首页>中国副刊>副刊品读

灯逢知己千盏少

时间:2020年09月30日 来源:中国副刊 作者:殷小林
0

  我虽然是学工科的,却醉心于文玩收藏。年轻的时候是玩儿“杂项”,喜欢什么,只要兜儿里钱够,家里摆得下,就收。后来改弦更张,专门收藏历代古灯。

 

  

  收藏古灯是一个几乎无人问津的“冷门儿”,注定是一条寂寞之路。在收藏界的主流之外,寻寻觅觅,一路走下来,不觉已经三十几年了。

 

  

  我虽然热衷收藏古灯,但又不仅仅满足于收藏。我更喜欢琢磨,希望能从古灯中尽可能多地发掘出它们的“内在”,弄清楚这些古灯“坎坷的前世”,在条件允许时,给它们安排好“幸福的今生”。

 

  

  1998年,我在北京的报国寺举办了首届古灯收藏展,引起了广泛关注。

  现在,我收藏的历代古灯,约2000盏。年代从原始社会到近代,连绵不断,犹如一串绚丽多彩的珠链,形成了一套以实物构成的古代灯具发展史。

 

  

  2004年我完成了《古灯史话与收藏》的书稿,由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2006年,我的古灯展览馆在江苏昆山的千灯古镇正式揭幕,到今天,展览馆已经运行十五年,迎来国内外逾千万的游客。

 

  

  灯具绝不仅仅是一种照明的器具,它承载了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这么说吧,灯具的诞生和发展之路,与人类的文明进步的历程,紧密地契合在一起。

 

  

  人类历经新、旧石器时代,青铜、铁器时代,从惧怕野火(跟其他动物一样),到引火种回家;从保存使之长燃,到发明出“钻木”和“击燧”等人工取火方法,完成了在自然界有别于其他动物的蜕变。

 

  

  在旧石器时代,原始人的生存能力很弱,一直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直到新石器时代的中晚期(距今15000~10000年前),生产力有了发展,生活有了盈余,灯具才应运而生。

 

  

  最初,原始人利用天然有凹槽的石头或贝壳,以植物纤维作捻,注入动物油脂,点燃,早期的灯就诞生了。

 

  

  原始人利用这样的灯,继续完成白天没有做完的工作,提高了生产效率;在灯光的照耀下,描绘、嬉戏,丰富了文娱生活。从此,人类除了追求物质以外,还有了“精神追求”。文化氛围,在有人居住的地方逐渐形成。

 

  

  随着对灯的需求越来越多,天然灯具不够用了。于是原始人就仿照着天然灯具的样子,动手制作出“人造石灯”。这种“人造石灯”,才真正是人类自己制作出的照明灯具。

 

  

  陶器出现之后,灯具能“批量”生产了。

 

  

  青铜器诞生之后,专供贵族使用的灯具出现了。

 

  

  人类为灯具注入了越来越多的文化内涵。

 

  

  我收藏的第一盏灯,是一盏很不起眼儿的清末瓷灯。它个头不大,相貌平平。一眼看去,就是那种最普通的百姓家里使用的灯。而我之所以看上它,把它淘了回来,是因为我发现灯具上有四个字,“如日高升”。这是它的“不寻常之处”,让我知道了灯在寻常百姓心里不寻常的地位。

 

  

  我收藏的第一件青铜灯,是西汉的“龙手柄行灯”。这盏灯虽小,却是货真价实的“皇家御用”。你看它挺拔的颈,昂扬的头,无不透露出皇家的高傲和威严。那时候我还没接触过青铜器,马上拿给文物局的陈华莎老师看。陈老师一看便说:“西汉的,开门儿。”这件“青铜龙手柄行灯”是我花了五十块钱收的,用古玩行里的说法,就是捡了个“漏儿”。

 

  

  说到“漏儿”,我也有“漏”的时候。大约在上世纪末,有朋友帮我找来一件一米多高的大型陶灯。灯分七层,最下边的基座是神龟海水,其上是西王母,再往上就是一层层的灯盏,记得总共有十几个。每个灯盏都是人或动物头顶着。动物有马、有兔、有青蛙、熊等,还有马上骑着人的。

 

  

  这件大型灯具是汉代的,出自四川邛窑。但当时北京的古玩市场上,汉陶大多都是西安或洛阳的,邛窑的汉陶几乎没有。所以这件灯具让我看不懂了。我请了好几位古玩城的“行家”,帮忙给“掌眼”,可是他们也说“看不懂”。无奈,我只好忍痛退回给了朋友。

 

  

  顺带说一句,这盏灯是朋友一万收的,一万一转给我,绝对够朋友。可是我看不懂不敢收。等我搞明白的时候,朋友已经以几倍的价钱卖给别人了。就这样,这件本该成为千灯馆中镇馆之宝的大型汉代陶灯,就从我的手里“漏”走了。这件事儿,什么时候想起来,心里都会刺痛。

 

  

  漏掉了大型陶灯,我又在琉璃厂收到一件小陶灯。这是一盏红陶狮子驮灯,在冷清的古玩铺子里,被冷落在货架的一角不知道多少时候了。我一眼就看中它了,但才疏学浅,也看不大懂。直觉告诉我,它应该是有些年份的。可是老到什么时候?我说不准。于是就当是“新活儿”,一个劲儿地砍价。可能是老没开张了,也可能是老板也不怎么懂,最后真的一百块钱就卖给我了。

 

  

  我拿上它,马上找到懂行的老师,老师一看就说是辽代的佛前灯,好东西!问我多少钱收的,我实话实说。老师当时就说,三千元转给我吧!我当然不会,我没有卖东西的习惯。尤其是灯,到了我手里,就不会再转给别人。

 

  

  后来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的耿莹大姐来我家,一眼就看到了这盏狮子驮灯,说同样的灯曾在美国的一个拍卖会上见过,成交价几万美金!我不在乎这灯值多少钱,反正我的收藏都是非卖品。但是能分别从不同渠道被认可,我还是很得意的。

 

  

  我收藏的第一盏原始灯具,没有人工的雕凿,天然形成的一个凹槽。原始人放入动物油脂和草捻,点燃就是最早的灯。它第一次被点燃的时候,应该在7000~10000年前,甚至还要更早些,真正是灯具的老祖宗。

(编辑:马征)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