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原创交响合唱《奋进新时代》在成都开启2020年全国巡演首站——
脱贫攻坚关键年,高歌再唱奋进曲
10月23日晚,大型原创交响合唱《奋进新时代》在成都城市音乐厅第二十六届“蓉城之秋”成都国际音乐季上恢宏上演,同时开启了2020年全国巡演。由中国音协副主席张国勇执棒,王宏伟、王丽达、杨小勇、周晓琳、龚爽、薛皓垠、徐森、王传亮、陈淼和彝彩妹妹组合等歌唱家轮番登台,为现场观众带来了《嫦娥与我》《高铁来了》《金不换银不换》《一个都不能少》《奋斗的血脉》《奋斗才有幸福来》《新时代的光芒》等歌曲。四川省副省长罗强,中国音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韩新安,成都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田蓉,中国音协副主席印青,中国音协副秘书长、中国文联音乐艺术中心主任熊纬等出席音乐会。
《奋进新时代》由“序”、4个乐章和“尾声”6部分、共12首作品组成,通过独唱、重唱、合唱和单乐章交响曲等形式演绎,饱含抒情、抒怀、赞美、自豪、激励、奋进的情愫,既有大气磅礴,又有高山流水,既有振聋发聩,又有涓涓细流,急缓有致,动静相谐,张弛有度,相映生辉,以丰富的音乐语言生动表达了中国人民置身于新时代的幸福感和使命感。
韩新安认为,音乐会围绕“新时代”这个主题,每一首作品、每一个篇章都有特定的视角和独特的风格,同时在器乐伴奏和声乐表达的交响化上下了很多功夫,更好发挥器乐在其中更深、更持久的功能,把新时代用艺术的语言表达了出来。
组织创作推出大型原创交响合唱《奋进新时代》,是中国文联和中国音协组织音乐界中坚力量、紧扣新时代主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集中创作推出的优秀原创成果,力求全面反映新时代,深情讴歌新时代,把中华儿女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新时代的赞颂,化作温暖人心、振奋人心的最美和声。《奋进新时代》从策划至2019年8月在国家大剧院首演,历时近一年的时间,曾先后组织召开了16次研讨会、改稿会、审听会等反复打磨提高。音乐家们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潜心创作、倾情奉献,将中国传统音乐元素、地域民族风情和当代中国音乐表达有机结合起来,题材视野新颖、思想情怀真挚、风格形式多元,艺术地展现了时代脉动和时代风貌,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现实意义和高度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
作为《奋进新时代》艺术总监、音乐组组长,印青表示,“这部作品从策划到创作完成,期间音乐会的主题在中国文联领导的指导下逐渐明确,那就是‘奋进新时代’,用交响合唱的方式,全景展示国家日新月异的变化、老百姓的幸福感获得感,以及蓬勃的精神面貌。”在印青看来,整个创作过程中,“好听”是基本的要求,不仅要好听,还要动听、震撼心灵。在中国音乐的历史上,曾涌现过《黄河大合唱》《长征组歌》等经典之作,新时代更需要主题鲜明且兼具艺术性和大众性的作品,用音乐激励人们,为民族复兴、国家富强而奋斗。
此次成都演出也是该作品继2019年首演之后于今年开启全国巡演的第一站。除首演的原班人马外,此次巡演还邀请贵阳交响乐团、成都交响乐团、成都大学生合唱团全新加盟。作为本场音乐会的指挥,张国勇感慨道,“这是一台高水准的演出,所有曲目都是词曲作家投入深情的创作,为我们祖国、我们民族唱出了最强的声音”。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记者了解到,这台大型原创交响合唱中的两首歌曲都聚焦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的主题。其中男高音与混声合唱歌曲《一个都不能少》由屈塬作词、张千一作曲,具有浓郁的陕北风格,表达了中国共产党向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描绘了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进展的生动画卷。歌唱家王宏伟坦言,每次在唱这首歌时都很紧张,因为不仅需要调整到最好的状态,还要将最好的情感表达展现出来,“整首歌在创作上匠心独具,用浅显的音乐元素表达宏大的主题思想,既有‘一个都不能少,千里万里同怀抱,一个都不能少,追梦圆梦在今朝’这样的宏阔深情,又有‘滚烫的梦,舒心的笑,火热的朋友圈都是喜报’这样的新词新语,唱起来有一种豪迈的自豪感。”
女声组合与混声合唱歌曲《金不换银不换》由彝族词曲作者罗木果、阿说阿木等创作,用富有生活气息与地域特色的语言和旋律,表达了西南少数民族人民对党和政府的感恩之心和对绿水青山的由衷赞美,“唱青山唱绿水,唱不够家乡的今天呦,金不换银不换,换不来你的恩情暖”。这样的歌词朗朗上口,有着少数民族人民独特而温情的特殊表达,令人印象深刻。正如曾在国家大剧院看过首演,这次又在成都现场观看演出的罗木果所言,“第一次在自己的家乡四川看‘彝彩妹妹’组合在台上演唱代表我们西南少数民族的作品,心情特别激动,跟在北京演出又有不一样的感受,一方面是光荣骄傲,更多的还是感动,这让我对接下来全国的巡演有更多的期待”。
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特约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