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帐号: 密码:
English日本語简体繁体

如何消除“版画的寂寞”

时间:2012年01月09日来源:中国艺术报作者:李荣坤

盼过年(综合版) 赵红雨

  2011年,版画市场似乎有“要热”的味道了,应运而生的版画机构和各种版画展览逐渐增多。然而,版画在国内更多时候处于一种尴尬境地,市场容量小、缺乏准确定位,使其发展屡屡陷入困境。近20年来,版画市场一直处于低迷状态,很多人都在寻找原因,探索版画市场和版画的产业化之路,但却难以形成主流。好在国外的版画市场一直向好,国内又不乏热爱版画的人士积极参与,探索的步伐虽慢,但还是掩盖不住版画的前行之势。

  版画认知缺乏谁之过?

  在西方和东方的日本,版画消费量很大,它们是中产阶级的主流收藏品,但在中国,版画消费基本是个空缺。

  在日常生活中,版画还没有走入千家万户。一方面,大众对版画存在着认知误区。许多人认为版画是印刷品,实际上版画只是利用传统印刷手段进行创作,凝聚了创造者的理念和创新,与印刷品有着本质不同。另一方面,版画创作的学院风过于浓厚,无形中与大众拉开了距离。

  天津美院版画系主任范敏表示,版画创作集中于象牙塔,与大众群体脱节。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版画进入转型期,随着此前的创作群体逐渐瓦解,创作的力量向学院集中,更多关注文化精神层面和个人情绪的表达,而忽略了普通大众的需求。著名版画家阿鸽也曾说过,版画有其自身的优势,版画家应该运用版画技法、形式的多样性,使其贴近生活,创作出人们喜闻乐见的反映生活的经典之作。同时还要兼顾中低消费人群,创作一些价格适中的作品,这样对版画艺术的普及有很重要的意义。

  版画市场路在何方?

  历史上,版画曾经在两个代表时期很兴盛:一是明朝,特别是万历年间,中国古代版画发展到了一个高峰期;另外是鲁迅倡导新兴版画运动时期,把版画作为一种“武器”,现在有些人对其进行主题收藏,但它们未必适合挂在家里,因为这与我们繁荣、向上、蓬勃发展的时代不相符,在家更多是需要一种放松的环境。

  繁荣过后,版画到底要往哪个方向前行呢?是符号化、遵循传统,还是可以换一个角度让大家慢慢接受,接受之后再让市场去检验?这就涉及到版画的作用和意义:它首先应该具备装饰性,有唯美的欣赏价值,再附有投资性和收藏性。这些基本功能拥有后,才由评论家品味其艺术性。版画从来没有改变过作为时代记录符号的功能,如在瓷器、家具等拍卖会的图录中,就会找出当时的版画来说明瓷器、家具准确的历史来源和出处。更为重要的是,原创版画是艺术品,而市场上限量印刷的某些名家作品只能归为工艺品,所以买艺术品还是工艺品,对版画收藏者来说,的确是个问题。

  中国美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吴长江认为,让艺术走近大众首推版画,因为它更容易被大众接受。相对于动辄十几万元、几十万元的油画、国画、雕塑等名家作品,版画的公众基础还表现在市场价格更易被接受,毕竟版画可以限量复制,并能够得到等同于原作的艺术享受。他还提出,版画家要放下架子,回报社会与人民,“版画的寂寞”是社会给予艺术家积累的机会。

  中产阶层是现在人们常常提到的一个词,它不仅体现在个人财富上,更重要的是其艺术形态、文化修养、审美基础能达到一定的水平。这样看来,中国进入中产阶层时代还有一段距离。因此,完善市场经营机制,是发掘版画市场的前提条件之一。

  20多年的版画发展中,市场上几乎没有可以让版画机构借鉴的成熟方式,有机构正在研究版画的成品化问题,提出让客户买到的是包括作品、作品认证书、包装等一整套的东西,而不仅仅是“一张纸”。也有公司在探索艺术品市场的退出机制。假如哪一天从某机构购买过版画的客户急需资金,只要他的手续合法、作品确认无误,机构会以原价退还。如果作品的市场价涨了,机构会尽量在最短的时间里找到愿意买作品的藏家,扣除必要的手续费外,其他差价部分归还客户,这无疑解决了买画人的后顾之忧。

  此外,金融手段如租赁业务和信托业务也有待进一步开发。试想,如果你喜欢版画,但不知道该怎样妥善保管,就可以借鉴房地产的方式为客户做信托,版画的所有权是客户,有机构负责版画的保管工作;如果有人租,机构会在客户同意的情况下帮他达成租赁业务,当然会收取适当的管理费;当版画在市场上有差价变化时,机构也会及时建议客户何时买或卖,这无疑又给客户提供了投资机会。

  版画具有不同于其他艺术门类的特质,优秀版画家的作品数量其实很有限,版画的复数性就决定了在全民收藏日益临近的未来,会是大有前途的一个艺术门类。


(编辑:孙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