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帐号: 密码:
English日本語简体繁体

乡村与城市 相隔一座图书馆的距离

时间:2011年12月14日来源:中国艺术报作者:王雨檬

2007年冬天,湖北省黄冈市蕲春县的青石镇中学内成立了一家黄侃图书馆。

  中国有超过半数的农村人口,中国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腾飞,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乡土中国的改变,乡村教育是通往腾飞的起点与根基。只有完善基层的乡村教育,提高基层的文明程度,社会才可以积极、全面地发展。然而,由于社会资源向城市倾斜、乡村人口基数大、乡村人力资本匮乏等原因,导致乡村教育水平大幅落后于城市教育的平均水平,使得中国国民的总体教育水平远不及其他一些亚洲国家。乡村教育的推动,不仅意味着为乡村青少年提供平等的受教育机会,更意味着待他们步入社会之时,可以获得参与社会竞争的平等权利。如何帮助乡村教育健康发展,照亮乡村青少年的未来,是不容忽视的问题。在这个层面上,民间公益组织立人乡村图书馆为乡村教育的推进带来了星星之火。近日,该馆代表在中国传媒大学与到场的大学生们就乡村教育的创新展开交流。——编者按

  有人说:“在图书馆阅读,生命将得到延展,因为那里为人打开了一道通向世界的大门。”或许,立人乡村图书馆的出现,正是这句话的例证。2007年冬天,湖北省黄冈市蕲春县的青石镇中学内成立了一家黄侃图书馆。出自农村的北大硕士生李英强与其他几位来自重点院校的高才生一手创办了这家承载着梦想的图书馆。是什么将这些原本可以在城市里过着舒适生活的年轻人留在了经济条件落后的农村?在他们年轻的心中有一个笃定的目标,在乡村和城市之间搭建一座桥梁,让乡村青少年了解山的另一边甚至是地球另一边的大千世界。凭借这份信念和社会各界的热心帮助,当初的黄侃图书馆如今已发展为在河南省淮滨县、四川省巴州县、云南省巧家县等各县乡、镇拥有10家分馆的立人乡村图书馆,每馆藏书达7000册,覆盖人群数量达万余人。

  乡村里不曾有的

  “文艺”与“时髦”

  与一般图书馆不同的是,立人乡村图书馆不仅为乡村的青少年提供了收藏书籍的物理平台,更为他们提供了自我完善的精神家园,让那些不屈的向上的灵魂得到慰藉和温暖。传统的捐赠图书馆经常是满馆的图书却鲜有人问津,主要原因是捐赠者无从了解受赠者的需要,只能依据个人偏好,单方面地进行输出,加之没有专人在图书馆介绍图书内容,引导阅读,激发人们阅读的兴趣,图书馆里的图书只能被束之高阁。

  但是,立人乡村图书馆基于网络的沟通方式,让捐赠者可以及时、清楚地了解到图书馆的需求。另外,每个分馆都有一名专职义工长期派驻在当地,主持图书馆日常事务,并根据当地实际情况为学生们开发各种“立人选修课”。这些年轻的志愿者们每天所做的工作就是将全国各地的赠书上架,带着孩子们开读书会、办讲座,给他们放映电影、播放英文歌曲,邀请大城市的学者来作交流,跨校组织作文比赛、冬令营和夏令营。老师和同学们一同品味北岛翻译的诗《秋日》,猜测几米绘本的故事涵义,在山野间扔洋学生们玩的时髦飞盘,甚至探讨哲学中生命的意义,虽然乡村校园中鲜有这样的“文艺”与“时髦”,但在孩子们眼中,这是多么令人神往的洋溢着人文情怀的新世界。

  立人乡村图书馆华中区馆长王一夏表示:“立人乡村图书馆是社会创新的另一种可能,促进乡村教育的发展,促进当地公共生活的呈现。立人乡村图书馆的教育理念就是要让学生参与到图书馆的建设中来,而不是单纯地向学生输出内容,成为形而上的图书提供者。”

  爸爸、妈妈在山那边

  我在山这边

  在城市资源为主导、外出务工人员不断增加的背景下,乡村中多了一个令人酸楚的词语:“留守儿童”。他们的父母为了生计在外奔波,孩子们跟隔代亲人一起生活,有的甚至被寄养在朋友、邻居家中。孩子们不知道山的那边到底有什么,爸爸、妈妈去了很久也没有回来。

  中国人最为广阔的栖息地就是乡村,但这片令人挂念的热土已逐步成为一座老人与孩子相伴的“空城”。据统计,在一些劳动力输出大省,由于父母外出打工不能与父母生活在一起的儿童达到了全部儿童的半数之多。据王一夏介绍,立人乡村图书馆所在的乡县中,平均超过40%的儿童是留守的,因为城市与乡村资源的分配不平等,信息不对称,大量劳动力涌入城市,高昂的城市生活成本使得父母无法将孩子留在身边。由于代替父母照顾孩子的监护人大多是年迈的老人,文化水平有限,孩子在学习上得不到较好的家庭辅导。更令人担忧的是,一些留守儿童因为长期与父母分离,在情感上缺少关爱和沟通,产生了一些心理障碍,在未得到及时疏导的情况下,产生了感情脆弱、焦虑自闭等心理问题。

  在这种情形下,立人乡村图书馆的建立显得尤为重要。留守儿童比那些待在父母身边的儿童更需要了解外面的世界,掌握知识的力量,感受人文关怀的温暖。曾经令他们孤独的大把的闲散时间可以用来学习、思考,通过志愿者为他们推开的视窗更真实地贴近外面的世界,相信父母在山那边的广阔天地将大有作为,相信自己脚下也有一片沃土等待自己去开发、探索。

  坚持梦想的同行者

  立人在每个分馆都有服务期在一年以上的专职义工驻守,也有大量的短期志愿者参与到立人寒暑假和平时的活动中来。除了义工,支持立人的中坚力量还包括立人之友,就是那些持续给予资源支持并参与组织立人在城市的各种活动的立人志愿者,也有许多自发捐书、捐款、捐时间的朋友。所有这些人,都是自己找到立人的,他们没有得到任何世俗意义上的“好处”,只是想笃定地坚持自己的生活方式、自己的理想。正如立人乡村图书馆的名字,“立己而立人”,是他们成就了立人的今天,也在立人这个开放式平台上成就了自己。

  专职义工丁舒奇在四川省巴中市南县正直中学晏阳初图书馆工作已经有一年零一个月了,谈及自己来立人的初衷时,他更像是个外表叛逆内心敏感的孩子。从小就热爱读书的他却一直得不到老师的认可,从小学到大学可以走进他内心的老师少之又少,这让他有一点受伤。但值得庆幸的是,他在大量书籍的阅读中塑造了自己的个性,找到了生命的活力,并可以将这份个性与活力运用到现在的公益事业中。采访最后,他写下了这样一段话:“我在旅途中很偶然地认识了立人,立人做的事情,正好涵盖了我年少时的一个小小的梦想碎片,于是我来了,捡起了这个梦想碎片,然后,亲吻自己的生命,幸福感油然而生。”

  目前在立人做专职义工的志愿者年龄都相对年轻,他们很容易便和学生们打成一片,在与立人共同成长的过程中,专职义工与学生结下了亦师亦友的缘分,这其中有许多故事。四川茶坝中学的专职义工贺飞辉有这样一段师生友情:去年6月,自己的一名学生突然决定退学,这名学生平时是立人学生义工中的积极分子,性格开朗,做事充满活力,这个消息让贺飞辉分外吃惊。贺飞辉跟他一起爬过山、唱过流行歌曲,内心早已把这位学生当成了自己的朋友,很担心他会在将来的社会中四处碰壁,建议他先在暑假的时候尝试打工,体验一下工作生活,不要把外面的世界理想化了。最终,这名学生还是退学了。前些天,贺飞辉和这位学生再次见面,昔日的少年成熟了不少,也懂得倾听别人的意见,这样的改变让贺飞辉很欣慰,他说:“学生身上的韧性和激情让我反观自身,生命本该活出自己的精彩,在坚持自己的梦想这条路上,我们算是同行者。”

  “我们没有办法去改变大环境,但我们可以改变小环境。小环境改变了,大环境也会慢慢改变。中国有2000多个县,如果你改变一个县,就是1/2000的改变,如果你到一个县,让那个县有一家像样的图书馆,那么你就完成了1/2000的改变,如果这2000盏灯一一点亮,对于当下的中国又将是怎样一种改变。”——立人乡村图书馆第七分馆馆长熊培云

到自己的家乡去做一个图书馆

  李英强(立人乡村图书馆执行理事、创始人之一)

  立人是一项以人为根本的事业,没有合格的“立人之人”一切无从谈起。立人迄今最可珍视的就是一批愿意脚踏实地做事的理想主义者,他们不以微薄的收入为苦,却以简朴的乡村生活为乐,从自己开始,读书立人,影响乡村青少年的生命成长。这两年逐渐有一些对乡村教育和乡村青少年有关切、有理想、有行动力的年轻朋友加盟立人,其中一些人计划在立人工作较长时间,这对于立人在公益组织上和教育上的专业性成长非常重要。

  因为立人所做的是基于图书馆的自主教育和开放式教育探索,这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是一个新事物,没有现成的人才可以直接来做事,都必须在实践中成长;而立人的公益性质、乡村工作环境,都让很多有理想有抱负的青年人望而却步。进入立人专职团队的都是相当有超越性有行动力的人,然而要让这些人在民间公益教育事业中不断成长,立人面临的挑战还有很多。

  我期待未来立人能成为一个乡村文化教育创新的平台,不仅能够聚集更多专业的立人之人,举办更多有意义的教育活动,开设更多有效运营的分馆,而且能够支持更多的人“到自己的家乡去做一个图书馆”;也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可以把立人大学有效运作起来,让更多高中毕业后的青年得到更好的高等教育。

(本文节选自李英强博客)

志愿者日记

  2011年11月23日

  从一张纸条开始

几米作品

  贺飞辉(立人乡村图书馆专职义工)

  图书馆目前有两本几米的绘本,一本是《照相本子》,一本是《幸运儿》。因为要给初一的学生上一节课,我想了想,选择了几米的绘本,我是一个喜欢故事的人,几米的绘画配上文字增添了趣味,让绘画本身具有了活力,里面好像有很多话要说,有很多事可以回想。

  学生们是喜欢画画的,虽然画作都很简单。我对这节课的预想很简单,一个是想告诉学生喜欢画画是个很好的爱好,若是喜欢,可以坚持,有时候画里面包含很多,就像文字一样,也是一种很重要的表达形式;另一个是想让学生尝试为一幅画配上自己的文字,进行二度创作。因为我相信初中的学生有极其敏锐的捕捉能力和想象力,我期待着学生带来的惊喜。

  我先给学生3张图片,然后用几米的文字进行了简要的讲解,让学生明白图片和文字是如何产生呼应的,它们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然后给学生另一张图片,去掉书上原有的文字,学生们开始自己写。

  陆陆续续地我收到了许多学生写好的纸条,有一位学生的纸条是这样写的:

  我很伤心,我很失落,我很孤单

  我看到小小的木船远远走去,小鸭子们也慢慢地走了

  一切都走了,一切都远远的离我而去,没有人理我

  就连鸭都一样

  我想要诉说心中的伤心,没有任何人听,

  我无奈伤心,默默的埋在心中……

  又能怎样,无力挽回

  也许通过文字的交流能够将我们内心的距离拉近,从这些文字中,我认识到中学时期的那个我也曾同样地写错别字、喜欢描述孤独。

  2011年11月20日

  爱是什么样子的呢

 

  王敏(立人乡村图书馆专职义工)

  小孩子们是永远不会感觉到累的。今天给小朋友讲的故事绘本是《爱是什么样子》。我先问他们自己心中爱是什么样子的,他们的答案各不相同:幸福的一家、爸爸妈妈的疼爱、有好吃的东西等等,看来我还没有讲,他们心中已经有了答案,不错。全班50个小朋友,各个上阅读课都精气神十足,我问他们,“你们是不是都很喜欢上阅读课呀?”“是”。声音大得几乎冲破屋顶了。第一节课的时间给他们讲完绘本以后,我让他们分组讨论了个问题:你们心中的爱是什么样子?然后,第二节课的时候让他们把自己心中爱的样子画下来。

合作者心声

  城市:荒漠中的孤岛

  乔精一(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茶坝中学教学主任)

  诚实地讲,校方刚开始与立人合作时,大家的反响不是很积极、热烈,大多数教职工持一种观望的态度。后来我们发现,立人给乡村带来的绝不是几本图书,而是一种精神。这种精神正是时下的中国特别需要的,它不是简单的公益行动,它拥有着博爱、平等、尊重、奉献、关心社会等诸多元素,立人志愿者是用生命在影响生命、感染生命,从某种角度讲,立人是在用热忱和智慧影响、改变中国农村孩子的未来和中国乡村文化建设的现状。谈到与立人合作的益处,我想它是多方面的,与立人合作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无疑是学校另一道读书风景,同时也体现了办学特色。从教师层面讲,开阔了眼界,引发了部分教师对师生关系、教学方法、学术交流等方面的思考、探索和改变,从而有力地推动了校园的文化建设工作。从学生层面看,立人为分数当道、枯燥乏味的校园生活添了一抹亮色,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中播撒了健康的种子,给他们打开了另一扇窗,特别是大多数缺乏亲情、心灵孤寂的留守儿童在立人所营造的平等、尊重、自由、安全的氛围里找到了一份情感寄托,孩子们的行为习惯、精神面貌,在与立人的自主、平等的交往中发生着微妙的变化,这种微妙的变化正是我们教书育人一直孜孜以求的。

  立人乡村图书馆的课程设置是学校课改工作强有力的补充和支撑,从立人开展的阅读辅导、电影欣赏、夏令营、冬令营、征文活动、亲近自然、有奖读书活动、专题讲座、班级书箱阅读计划等活动看,其最大的特点是:活动即课程。让孩子们在活动中充分享受学习、生活、成长的快乐。孩子们在这里学到的不仅是书本知识,还有生活中的待人接物、知人论世等实实在在的生活经验,后者尤其重要。

  我校留守儿童的数量约占全部学生数量的73%,乡村中庞大数量的留守儿童已经成为一个棘手的社会问题。立人在这一点上是有贡献的,立人周末的电影欣赏活动、走访活动、谈心活动,从很大程度上解决了留守学生一些心理问题和情感问题,我觉得时下乡村最缺的是教育平等。城市与乡村的教育均衡有时像一个遥遥无期的期盼,当中国乡村被遗忘和荒芜后,中国的城市则是荒漠中的孤岛。很多乡村目前不仅是一块资源贫瘠的土地,也是精神贫瘠的土地,我们需要别人的认可,更需要自我认可。至于孩子,我想他们最缺少的就是关爱和信任。

  这里没有呵斥与责罚

  文波(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茶坝中学语文老师)

  学校是学生获得知识、价值观、行为养成的重要场所,同时更是传播文化,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人才的机构。对社会家庭(特别是农村)而言,学校是他们改变命运的重要场所,因此社会、家庭和学生在面临升学的重大压力时,过分关注分数,而忽略了学生的心理健康、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的发展。立人乡村图书馆的适时出现,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健康成长的舞台。

  在升学压力面前,一些教师以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对待调皮、“厌学”的学生,以灌输为主的教学方式,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对大多数学生身心健康、独立思考能力和个性的发展起着消极作用。而立人乡村图书馆的志愿者们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把学生们当亲人和朋友。当学生犯错时,这里没有呵斥和惩罚,只有微笑的脸和改过自新的机会,处处保护他们的心灵。在两年多的时间里,图书馆带来的这种教育方式潜移默化地让学生明白,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

  在应试教育的束缚下,学生长期在机械、单调、乏味而低效的题海战术中疲惫不堪,立人乡村图书馆开展大量的课外阅读活动,丰富了学生课余生活,为学生提供了心灵的舒适和愉悦的文化阅读氛围,同时活跃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思辨能力在活动中得到锻炼。志愿者们凭借耐心和喜闻乐见的教学内容,大胆探索、勇于创新,以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获得学生的欢迎。

  立人图书馆不仅为学生们开阔了视野,也让我这个稚气未脱而加入教书育人行列的教育工作者重新审视自己,给自己定位,在两年多的时间里,我阅读了大量书籍,认真反思自己的教学,通过阅读和交流,迅速成长起来,让我的精神家园不再是一片空白。


(编辑:孙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