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生其上之四十一(骨质瓷彩绘) 潘鲁生
谈潘鲁生的绘画,首先要弄清楚“民间”与“当代”概念之间的关系:来自于大地的民间美术为何在他手中转换为当代艺术形态?我在鲁生作品自然淳朴、风格多样的背后,读到了他智性的起点:给“民间”提供一个“当代”的词根,让民间与当代生活、当代视觉形成结构性关系。
从观念层面上看,民间美术是底层社会数千年来精神沉积的活化石。其形象往往具有特定的吉祥寓意,往往采取隐喻、象征的艺术方式。在观念性表达这一点上,民间艺术和当代艺术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正是领悟于此,鲁生对民间图像的视觉改造才未仅仅停留在形式的层面,而是以此为契机,力图激活民间美术所特有的精神体系,使其在当下语境中复活与再生,重新焕发出思想的活力。从这个意义上讲,鲁生的绘画是一种具有强烈当代意识的观念性绘画。
从语言层面分析,潘鲁生的绘画创作大致可以分为三类:民间图像的再构、抽象绘画和民间艺术形态的装置化。值得关注的还有鲁生的瓷绘,民间瓷绘的寓意性以及绘制上的随心见性,从观念和手艺两个方面构成他瓷绘的基盘。鲁生以触摸瓷胎产生的心理感受为基础,以心造境,神与物会,不拘泥具象或抽象,无论古典或现代,皆为心象之迹化。
读鲁生的作品,可以自然地得出这样的结论:鲁生是大地之子,他的绘画观念、精神、故事、语言无一不来自于大地,他的艺术是从民间肥沃的土壤中生长出来的艺术,因而有着极其旺盛的生命力。在我们这个浮华的时代,还有什么比脚踏着大地的艺术更有力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