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族女民兵 1973年 黄 胄
南海女民兵 1974年 黄 胄
英姿飒爽的女民兵、淳朴可爱的海岛渔民、保卫国家的人民解放军战士,蓝天、海洋、海鸥、帆船、军舰……也许观众不禁会问这些具有黄胄特有的动人笔触但又迥异于“西北风情”的画作,是黄胄何时何地因何而作的呢?时值黄胄先生创建炎黄艺术馆22周年,炎黄艺术馆和黄胄美术基金会主办的“被尘封的记忆——黄胄与南海”展览近日在炎黄艺术馆成功举办。此次展览展出了上百件黄胄以西沙群岛自卫反击战为主题创作的速写及中国画作品。其中尤为引人关注的是,这批作品是黄胄在特殊年代针对南海和海防进行的艺术创作,而展出的大部分速写作品又是当年因政治运动被黄胄先生打包封存起来的,所以于39年之后首次展现在观众面前的它们,更显弥足珍贵。
尘封于画作的南海记忆
南海是中国南部的陆缘海,西太平洋的一部分,作为中国四大海域之一,因位于中国南边而得名,南海总面积约356万平方公里,是中国面积最大的外海,在世界范围内居于第三位。作为海上交通的主要航线,拥有丰富的各类资源,因此南海领域进入20世纪以后逐渐成为相关国家利益争夺的焦点,同时更是当下国家地缘政治的焦点。
黄胄与南海结缘,开始于1962年。时年37岁的黄胄,作为解放军政治部文化部创作员,赴福建海防前线进行采访写生,并以此为素材创作了著名的《海南女民兵》等画作,开启了以“南海人物”为刻画对象的人物画创作。在此后的岁月里,黄胄又分别于1973年至1974年和1984年,在战争环境与和平环境的不同时代背景下,多次重返南海,在海南岛、西沙群岛等诸多地方都留下了其勤勉作画的身影。
其中最为特别的要数黄胄第三次来到南海进行写生的经历。1973年,经过总政宣传部批准,黄胄来到广东军区南海舰队基层,采访写生广东与海南岛的军民生活。1974年1月,当他在三亚榆林港听说越南海军对我国西沙群岛领域进行侵略的行径,便毅然要求跟随南海舰队进入西沙群岛进行实地写生。在这场西沙群岛自卫反击战的进行过程中,黄胄作为亲历者和观察者,冒着生命危险登上了永兴岛即现在的三沙市,并留下了大量的写生稿。然而,在当时动荡的历史条件下,这批画作却被军事博物馆的造反派以审查的名义没收了。而黄胄想通过这次深入生活之后,创作一批以此为基础的主题画的愿望也因为创作任务的改变而无法实现。后来黄胄虽然又重新获得了这批画,却不得不将其封存。据其夫人郑闻慧先生回忆,黄老曾亲笔在封条上写下“30年后再观”,而现在留存在画稿上的编号,还是出于当时造反派要审查而不得不做的无奈之举,可见这一帧帧尘封的画作承载了太多的东西。而在距西沙海战已39年的今天,这些作品的首次展出,却将黄胄笔下充满魅力的南海通过鲜活厚重的视觉生命力充分展现出来。
黄胄曾说:“画室功夫固然重要,但应有一生活基地,不断地或长期地在生活中起草稿或完成创作。”这体现了他将“生活”视作“创作的唯一源泉”的艺术理念。实际上,大西北的辽阔和豪迈,虽然奠定了黄胄一生的艺术特色,但以广阔天地为师的他并没有将西北地区作为唯一的“生活基地”。曾与黄胄先生一起在南海战斗过的战友回忆道:“海战期间他是第一个深入到前线、深入到舰艇和海港去写生和创作的,使官兵们感受最大的就是,当时条件很艰苦,但是黄胄还是和我们同吃同住。”
对于久居北方的黄胄,每一次来到南海,那里的人和物应该都是陌生而新鲜的,而这些迥异于他惯常生活的视觉景观,必然都会对黄胄的创作产生影响。郑闻慧先生认为:“一个艺术家最重要的是激情,如果当时黄胄没有这个激情,他在当时的条件下也不会创作这些作品。”所以,在南海系列创作中,黄胄并没有因创作对象的陌生化而踌躇,他依然以我为主,以速写为基础,以生活为构图,用笔、墨、线条,描绘出理想中的南海风情,这样的南海正是黄胄的“南海”。南海的人和物,在黄胄风格独具的创作手法下洋溢着活力,而黄胄的艺术创作也因南海风情而有了更深入、更全面的展现。
他的画很阳光、很健康、很振奋
在黄胄于南海舰队期间,同是美术工作者的李宝林谈道:“当时,听当地的司机讲,黄胄每到一个地方经常让他们停车,这里画画,那里画画。后来在舰队里也听到了许多这样的故事,今天观看展览,知道了黄先生在短短的时间里画了那么多作品,从未见到一个画家到一个地方可以画这么多作品。当时在南海舰队我觉得是很艰苦的,那时广东的气候也非常不好,在短短20多天的时间里画了上百张速写,且并非简单的寥寥几笔,而是非常认真深入地去画写生和肖像,这种劳动量是很大的,由此也可以看到黄胄作为艺术家这份勤奋是很少有人能够企及的。”
“他的画都是很阳光、很健康、很振奋的,充分显现着对生活、对祖国、对艺术的热爱,他的心境很博大。”画家张广这样形容其一直深以为师的黄胄先生。而在画家李燕生看来:“黄老的特点在于其创作中那种生命的激情很强烈。理论家说艺术分为两类,为人生而艺术、为艺术而艺术。我们这个年代可能更多的还是为人生而艺术,我和黄胄相处很多年,了解黄胄具有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精神,而这些也自然而然地融入到他的艺术之中。所以在南海他是真正地投入到战斗当中去了,并不是收集素材,而是明确地以实践为艺术。这批作品充满激情和情感的印记,很珍贵,其历史价值、艺术价值都是很独特的。”
对于黄胄的艺术有着深入研究的画家史国良认为:“从他的线条里可以感觉到,那是一个特殊的年代,在当时还没有彻底放开的时期,能有一个机会重新回到生活中去画速写,可以从他的画作中感觉到黄胄先生那种激动的心情。他的创作道路是从速写中来、从生活中来,追求生活中唯美的、人文的、人性化而不带政治和功利色彩的创作思想。回想新中国成立以来,在那个很多所谓的经典作品都带着红色印记的时代,现在看来这是很少见的。如黄胄的《丰乐图》《载歌行》这类作品不会让人感到距离感,真正做到了没有时间、国籍等的限制,任何有人的地方,大家都会被其扑面而来的热情与风土人情所感动。”
据悉,在明年春节前后,炎黄艺术馆还将举办“黄胄与他的时代”系列展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