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帐号: 密码:
English日本語简体繁体

“最重要的是跟自己比”

时间:2013年10月14日来源:《中国艺术报》作者:高艳鸽

“最重要的是跟自己比”

——中国音乐“小金钟”奖第二届全国少儿二胡比赛掠影

  两年之后,全国少儿二胡比赛再度归来。由中国音协、河南省文联共同主办的中国音乐“小金钟”奖第二届全国少儿二胡比赛,于10月2日至6日在河南郑州举行。正值“十一”国庆长假,赛场内外,随处可见背着二胡的孩子和陪伴他们的家长们。他们来自全国各地,有参加过首届比赛的孩子们,也有更多的新面孔。两年一届,举办城市在轮换,孩子们也在成长,一周的比赛时间里,在淘汰和选拔的过程中,他们经历着期待、紧张、惊喜和失落。每一个比赛的参与者,都有属于他们自己的故事。

  家长:让孩子知道现实有多残酷

  复赛结束后宣布进入决赛选手的名单时,偌大的音乐厅里几乎坐满了人,100多个孩子加上他们的家长,气氛热闹而紧张。来自江苏南京的李女士和她10岁的女儿陆宇昕,坐在第二排。公布业余组儿童A组的选手编号时,李女士紧张起来,拿着笔飞快地记,听到有女儿的编号时,终于长长舒了一口气,拍着胸口说:“吓死我了,每到这个时候就紧张得不得了。”相比之下,陆宇昕显得很淡定,知道自己进了决赛后,继续低头拿着手机给没来的父亲发微信。两年前,在第一届全国少儿二胡比赛上,陆宇昕获得幼童组金奖。

  女儿5岁时,李女士带着她找老师开始学习二胡。学了大概半年后,老师对她说,这孩子的音乐感觉出来了,给她选对路子了。为了这次比赛,陆宇昕准备了半年,整个暑假也没有休息。“每天都要练《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因为这个曲子对她这个年龄的孩子来说太难了。”李女士告诉记者,“一天练三四个小时,我坐在旁边陪着她。”

  “在台上紧张吗?”“不紧张。”“你觉得拉二胡苦吗?”“不苦。”陆宇昕看起来文静乖巧,对记者问题的回答都很简洁。这个小女孩正享受着母亲用心良苦的家庭教育。“让她来参加比赛,就是让她出来看看外面的世界有多大,不要做井底之蛙。”李女士说,“在家里她得到的鲜花和掌声太多了,我想让她知道现实是残酷的,人生中没有那么多现成的东西在那里等着你去拿,一定要学会吃苦。”

  钢琴伴奏:要盯住孩子

  这几个月来,只要是中国音协主办的全国性赛事,就有曲大卫的身影。从江苏常州的全国少儿小提琴比赛,到湖北宜昌的长江钢琴音乐节、贵州凯里的“金芦笙”全国民族器乐比赛,再到这次河南郑州的全国少儿二胡比赛,曲大卫均作为部分选手的钢琴伴奏,和他们一起上台、演奏、鞠躬、下台。关于他作钢琴伴奏的经历,有个“传说”:有次比赛,上台前,他的钢琴谱子的第一页没了,他安慰选手,我给你现编吧,于是比赛现场即兴创作。

  这对曲大卫来说或许不难,因为他本就是作曲专业出身。这次来二胡比赛作钢琴伴奏,他和5名选手合伴奏。其中有几个选手本已带了钢琴伴奏,发现他来了,就又来找他。几次比赛下来,曲大卫觉得合伴奏的经验愈加丰富了。“每个选手表达情感、拉琴方式、对作品的处理都是不一样的,作为一个合格的钢琴伴奏,要懂得什么时候去跟选手,什么时候往前推他一把。”他对记者说,“如果一看选手节奏要乱,好的钢琴伴奏最好能跟上去,不要让人听着觉得这是选手的错误。”

  因为孩子们的技术和音乐还不是很成熟,曲大卫表示,给孩子们作钢琴伴奏时,就要多听。“要盯住他,他有可能忽快忽慢,或者音不准,节奏不稳,这个时候钢琴就要贴上去。”作钢琴伴奏时间长了,听到选手拉出来的第一个音,曲大卫就基本知道他(她)的性格,是急的,还是很稳的,然后再跟对方相互磨合和融合。

  指导老师:让学生尽可能发挥出平时的水平

  专业组决赛前的晚上,是在音乐厅合伴奏。上海音乐学院副教授汝艺坐在台下,指导台上的学生——上海音乐学院附中初二的蔡煜辉。大概练了有二三十分钟的时间,最后他问:“你觉得怎么样了?”学生点头,他们的练习终于结束。

  刚才的合伴奏你满意吗?下台后,记者问汝艺。“还可以,基本达到了满意的效果。”他表示。从蔡煜辉考进上海音乐学院附小时,汝艺就是他的指导老师。决赛的四首备选曲目,他为学生选了《二泉映月》和《第一二胡协奏曲》。他告诉记者,蔡煜辉的音乐感觉很好,对乐曲深度的理解是他的强项,所以给他选了《二泉映月》。“这首曲子大家耳熟能详,要拉好它是非常难的,需要很强的控制力,这个小孩在这方面还是不错的。”至于《第一二胡协奏曲》,汝艺认为,作曲家关乃忠写的曲子有个非常大的特点就是把二胡交响化,二胡的音乐语汇和表现力非常厚重,跨度非常大,表现力非常丰富,这对小孩来说是一个挑战,也是一种锻炼。

  这已不是汝艺第一次带学生参加比赛了。他的心态是“尽心尽力”,“比赛就是平时的一个反映,平时的基本功、状态、水平怎么样,比赛时就会表现得怎么样,不可能是平时不行到这里来就行,只会有打折扣的地方。所以最大的愿望就是让孩子尽可能发挥出平时的水平”。

  评委:金奖有限,选手的进步无限

  不在现场,是无法真正感受到孩子们对著名二胡演奏家宋飞的喜爱程度的,她无疑是他们的偶像和榜样。宋飞是本届比赛专业组的评委会主任,公布完进入决赛的选手名单后,她一下台,就被孩子们包围了,拿着本子要她签名,要跟她合影……人群跟着她的步伐缓慢移动,一直从音乐厅跟到她上车。她上车前,一个五六岁的漂亮小女孩,因为没有进入决赛,在她面前禁不住哭了。“老师给你签个名吧。以后还有机会来参加比赛。”她安慰小女孩。

  从10岁起,宋飞就开始不断地参加全国二胡比赛。她觉得自己很幸运,因为父亲每次都会对她说:“作为老师和父亲,希望你能赛出好成绩,但是比赛最重要的不是去跟别人比,而是跟自己比,要看看自己在不断的历练中,是否有更多的提高和进步,这对你的学习是最重要的。”现在,成为二胡演奏家和评委的她,和选手们分享了这一参赛心态。

  专业组选手们的表现,让包括宋飞在内的评委们很感慨:“水准很高,不亚于‘大金钟’。”“虽然选手们还是少年,但除了他们在技术上完成得比较好之外,我们能通过音乐感受到他们对音乐的理解,对不同作品中的情感、情绪的把握,以及他们自己所表现出来的个性。”宋飞表示,从选拔人才的角度来看,这些是非常可喜的。她也认为,通过比赛,最重要的是成就人才的成长,“作为评审,我们坐在台下不只是评判选手场上的表现,更多的是在选拔的过程中,看到我们二胡事业的不断发展进步。比赛中的金奖是有限的,但选手在比赛中的进步是无限的”。


(编辑: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