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帐号: 密码:
English日本語简体繁体

多元文化对话与中华“和文化”价值

时间:2013年10月14日来源:《中国艺术报》作者:言恭达

  2010年11月,在《解放日报》第41届文化讲坛上,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发表了题为《以未来的名义》的主旨演讲。潘基文指出:“我们生活在一个发生巨大变化的世界,这个世界的连接越来越紧密,文化的多元性变得越来越重要。文化多元性是联合国的一个重要事项,也是全球社会首要的事项。”

  确实,当下我们正处在一个经济全球化的互联网信息时代。这是一个多边合作的时代,也是个多元文化的时代。在全球化语境下,守护世界文化的多元性,促进各种不同文化与文明之间积极地对话,保护世界文化遗产,是今天我们共同面对的现实问题。

  文化是人类发展的基本组成部分,是个人和社会集体创造力的源泉。文化的发展,既是社会发展的一面明镜,也是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与智力支撑。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体现了人类社会对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哲学思考。第65届、66届联大通过的文化与发展决议中强调,文化对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国家发展目标,以及千年发展目标等国际商定的发展目标具有重要贡献,肯定文化是经济与社会生活现代化和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倡文化在发展领域实现主流化。

  世界多元文化是由宗教信仰、思想和价值、生存状态、生活方式和其所产生的民风习俗、行为模式等构成的一个庞大复杂的生态系统。多元文化价值观是毋庸置疑的历史与现实的客观存在。不同的民族往往具有不同的文化价值观。文化价值观的民族性是一个民族自身炫耀的标志。文化价值的个性化、多样性是世界多元文化存在不可替代的理由和依据,因为它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也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如果一种文化仅仅只是追摹他种文化,单一地吸收引进其他文化,没有自己的个性文化品牌与特质,那么,它仅仅是其他文化的附庸品,它的文化价值也就不复存在了。因此,今天,面对全球文化的多样性、个性化的多彩呈现,每一种文化价值观都以其自身特有的方式充满活力地存在时,我们必须认真地思考并研究人类多元文化的对话及其文化价值。

  >>多元文化的对话应该是平等的、开放的、真诚的。多元文化是对话而不是对抗,求得共存与融通。

  世界各种各样的知识与精神的交流塑造了文化,文化的形成可以说是对话过程的结晶。中国的儒学与佛教,欧洲的基督教与希腊哲学的有机融合都是很好的例子。世界多元文化各赋其态,各具其质,各抒其情,各留其铭。诚然,跨文化的对话能保证各自文化在借鉴他文化中不断反思、完善,得到受益,并能确立自己在全球化语境下的文化身份,从而进一步彰显个性民族文化的特色与气质。这证明了一个普通的真理:人类的繁荣必须依靠世界文化的多样发展,多元文化的对话必然在理解、尊重、欣赏、兼容中得到丰富。正如当下世界国与国之间的政治已逐步被沟通、合作与协商的形式所取代。尽管跨文化对话交流中存在不对称性,但我们要站在全人类文化学的高度观照世界,以“求大同存小异”、“向前看”的态度,去辨析普适伦理,正确地厘清东西方、科学与宗教、现代与传统等关系。同时要反对狭隘的民族主义或大国沙文主义。鉴此,多元文化的交流必定以平等为前提。世界文化应以关注并服务于全人类发展为基本准则,是一种在充分尊重人与人、国与国之间平等基础上培育起来的和谐文化。

  >>多元文化对话应是互动的、互鉴的、互补的。真正的和谐世界的文化交流必须融聚各国文化成果,伴随经济与社会的发展而交流、融通、兼收。

  不同文化的互相学习、借鉴,多种文化的交汇、融合是人类文化发展与创新的源泉。英国哲学家罗素曾说,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已被多次证明是人类文化发展的里程碑。这种世界性的社会哲学,将极大地有助于改善人类的自身冲突与倒退,成为个人、社会、世界的良性互动与国与国之间关系的融通,真正达到天人相应的境地。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发展模式的差异不应成为人类文化与文明交流的障碍,我们应维护人类文明的多样性,推动不同文明的对话交流,相互借鉴而不是相互排斥,形成一种面向未来的文化创造力量,促进人类社会整体可持续发展。当然,目前的问题是:我们需要选择与锻造存在于世界认同理解的文化语言进入国际化的对话,从而在我们各自个性化的民族文化承传的基础上走向国际的文化创新。无论何种文化,单向传播或强求契合是不可能的,有效的传播只能在互动与对话中相互影响、欣赏与互惠。因此,当下在经济全球化的态势下,如何强化世界多元文化的互动与重构是一个值得深化的课题。

  >>多元文化的对话必须立足于世界共同的关注点,以人类共同的终极目标为宗旨,这就是“改善人类生存环境与人类社会整体可持续发展”。

  在这里,我们可以十分骄傲地宣告:中华文化的“天人合一”思想是人类文明史上的创举,是对全人类作出的最大文化贡献!“和合”理念一直是几千年来的中华民族人文精神。“天人合一”、“天人合德”的自然观,“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发展观,“和而不同”的世界观,“和衷共济”的政治观,“以和为贵”的社会观……“和文化”始终是唤醒中华民族全民觉醒的文化信仰。不是吗,从尧舜时代的“协和万邦”、“燮和天下”,《周易》中贯穿的“天下和平”政治理论,时至春秋,管仲发出了“和合故能谐”的“和文化”先声,为中华民族“和文化”价值的实现搭起了从个人、家庭到社会的基本框架。“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以和为善,以和为美,以和为本,从社会伦理、审美心理到人类道统,共同构筑了中国文化核心价值体系。这种“和文化”对当下人类文明新阶段的发展有着十分巨大的意义。有学者曾精辟地指出:天人之和,构架生态平衡;家庭之和,构架万事之兴;群己之和,维系社会稳定;民族之和,促进邦国振兴;宗教之和,弘扬四方安泰;国家之和,构架世界和平。“和”实质上已潜在于人类文化精神之中,并在人类文化精神的全息协同作用中呈现出来。世界应以“和文化”为精神同源唤醒的方式分享这宇宙核心规律的“和”,从而推动人类社会整体可持续发展。

  中国文化是“道”的文化。中国文化强调“中庸”哲学。“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中即性,庸即道”。《礼记》中有“中也者,天下之大本”,“故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历史的文化积淀形成了中华民族传统的人文精神。中国文化所包蕴的人格理想是人类的最高理想。就说中国书画艺术——艺术创作的心理体验是书画家心灵与人类原始精神的交融,是对宇宙生命与自我生命的双重感悟。它以中华人文理念为根本支点,从技法体系到内在精神都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其思想源就是老庄“天人合一”的“和文化”。“气”和“韵”始终是中国书画的哲学思辨,是中国书画本体的主旋律。王羲之时代文人书法的标志性成果,民族文化的内美与古雅,显示了民族审美心理的必然反映和人性觉醒折射自然的微妙情韵,因此,它是不朽的!

  文化是引导创建集体人格价值与生活方式的精神诉求。人的生命过程其实是文化的历程。社会发展的终极体现为时代经典的文化积累,而一切文化都将会沉积为“人格”,表述为“国民性”,其最终目标是普及人性中的大爱!

  传统中华“和文化”中的“仁者爱人”、“上善若水”、“止于至善”等是中国礼义文化的核心理念,是千百年来“君子之道”的人格理想,民族延绵的精神支柱,也是“治国平天下”整个社会管理体系必须遵循的集体心理原则。尽管中国五十六个民族存在小文化的差异,然而,千年一统的中华大文化赖以“和”文化的强大生命活力让中华民族成为迄今世界上唯一绵延五千年的团结大家庭,生生不息,代代相袭。

  >>“和文化”以崇尚和谐、追求和合为价值取向,它融思想观念、理想信仰、社会风尚、行为规范为一体,反映了当代中国对和谐社会、和谐世界的总体认识、基本理念和价值追求。

  “和文化”是以和谐、仁爱为本质内涵的理想社会蓝图,同时也承载着世界各民族文化的文明基因。今天,我们从人类学的高度提出和谐社会、和谐世界的建设,乃是从更高的社会层面对人的生存、人的尊严和人的幸福以及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作了肯定,从而使人们达到精神自由,使心性和谐而达到心灵秩序的安顿。

  世界文化史证明:没有多样与差异、没有文化的竞争就不会引发人们的创造活力,就没有人类文化的进步。凡是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民族文化总是在多元文化的互动中寻求启迪之源和创新的灵感,并彰显不同的文化主体相互借鉴、健康发展。世界文明史也终将证明:中华“和文化”为世界多元化文化对话与交流带来全新的正能量,并对当代人类社会产生不可估量的精神力量!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超越世界历史上任何一次文明复兴,特别是超越西方文明复兴。因为它是一个和合思想的复兴,一个丰富人类文化多样化的和合文明的复兴!

  一个不重视自己传统文化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一个不走向世界,推动和合文化的民族是可悲的!

  坚守自己灿烂的民族文化,并不断进入人类“和文化”的时代创造的民族,它将永远昂首于世界的前列,实现历史的文化价值。

  (本文为作者在2013年8月马来西亚文化高峰论坛上的演讲)


(编辑:黄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