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由中国音协、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组委会主办,上海市文联艺术促进中心承办的“人民心中的梦·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特别推介”《中国,我可爱的母亲——陆在易作品音乐会》在国家大剧院举办。无论是《在十八岁生日晚会上》《行路难》《雨后彩虹》《桥》《祖国,慈祥的母亲》《夜林酣舞》,还是压轴之作音乐抒情诗《中国,我可爱的母亲——为大型合唱队与交响乐队而作》,都让北京公众听到上海音乐界的整体实力,也让首都音乐界进一步感受到陆在易作品的音乐魅力,感受到以上海市文联为代表的上海文艺界是如何诠释“人民心中的梦”的。
歌唱“中国,可爱的母亲”诠释“人民心中的梦”
《中国,我可爱的母亲——陆在易作品音乐会》在国家大剧院成功举办
“我跟国家大剧院的陈平院长说:今天应该是大剧院的上海日——歌剧《假面舞会》有廖昌永参演,话剧《推拿》是上海话剧中心出品的,再加上陆在易作品音乐会——中国文艺的南北交流非常重要,我们要致力推动更为频繁的交流局面的出现。”在《中国,我可爱的母亲——陆在易作品音乐会》举行前两个小时,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陈东很是兴奋。
让她兴奋的不只有音乐会的举办,更有“让北京观众看看上海音乐界的实力”的自豪——合唱序曲《在十八岁生日晚会上》、合唱音画《行路难》、混声合唱与乐队《雨后彩虹》、音乐抒情诗《中国,我可爱的母亲——为大型合唱队与交响乐队而作》等,展现出著名作曲家陆在易的艺术成就;同时,音乐会由著名指挥家陈燮阳执棒,“百年名团”上海交响乐团担任演奏,著名歌唱家廖昌永、周进华、方琼、韩蓬、熊郁菲等担任领唱、独唱,上海歌剧院合唱团担任合唱。
陆在易作品音乐会现场
台前:北京首听“泣血”之作
在国家大剧院音乐厅拉开此次音乐会序幕的是合唱序曲《在十八岁生日晚会上》。这是陆在易在上世纪90年代初满怀激情献给当代青年的一首单乐章混声合唱曲。曲调流畅而潇洒,感情炽热而奔放,充满了蓬勃朝气和青春的活力。而接踵而至的音画式单乐章混声合唱作品《行路难》,则根据客家山歌《高声调》为素材而创作。全曲运用固定音型、音量反差、模拟登山时的喘息声以及歌唱性或性格化的旋律等表现手段,描绘出一幅山地民众的生活画卷,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陆在易在写作此首作品时不追求新奇的音响和复杂的技术,而尽力用朴素、简洁的音乐与语言去创造动人的意境,并让听众在意境中联想、回味人生哲理。“20年前,我就唱过《行路难》的领唱;20年后,这部作品在民族性、音乐性方面依然走在时代前列。”本曲领唱、歌唱家方琼感慨。
在合唱音画《行路难》之后,是被誉为“20世纪世界华人音乐经典”的混声合唱《雨后彩虹》。这是一首充满抒情浪漫意境的混声合唱曲,和声色彩瑰丽,旋律清新优美。陆在易通过对雨后彩虹这一艺术意象的音乐抒发,写出了心中的美好理想和绚丽憧憬,并将这一切美好感情的归宿,直指改革开放初期欣欣向荣的祖国。《桥》《祖国,慈祥的母亲》《夜林酣舞》……听众聆听音乐会上的这些作品,可以清晰地感受到陆在易在思想精神和艺术质量上的努力探求,他鲜明的音乐风格及形成过程;著名作曲家朱践耳曾这样评价陆在易的创作:“陆在易的作品形式上是高雅的,但语言上又是接近群众的。”
音乐会的下半场唯一一曲,同时也是本场音乐会的最后一曲,是陆在易的代表作品音乐抒情诗《中国,我可爱的母亲——为大型合唱队与交响乐队而作》。这是一部以第一人称的自白形式写成的交响合唱作品,取材于烈士方志敏的《可爱的中国》。这也是陆在易情感最为投入、写作时间跨度最长的一部作品。据音乐评论家居其宏介绍,《中国,我可爱的母亲》构思于1991年并完成其中两个乐章,在当年“上海之春”新作审查时赢得同行和专家们的高度赞誉,许多人力主陆在易拿出来公演,但被超常谨慎的他婉拒;此后,他全身心地续写后三乐章并对作品进行精雕细刻,历时整整两年,直到1993年6月才让这部“泣血”之作公开面世。
在这部“自述体”的大型合唱作品中,方志敏和作曲家同为作品的第一抒情主人公。陆在易通过各种音乐元素的强烈对比,刻画了一位伟大爱国者面对灾难深重、满目疮痍的祖国,由童真般的炽爱而生痛楚、忧思和激愤,为救母亲于水火、解万民于倒悬,面对死神威胁、矢志不移大义凛然的音乐形象;悲怆的戏剧性、恢宏的史诗性、深刻的哲理思考和他所独具的音乐抒情诗人气质有机交织,并像地火岩浆在作品中运行突奔,形成巨大的情感爆发力,显出深沉博大、气壮山河的忧患诗人气质和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由悲剧意识生发出来的更显阔大与深沉的抒情本性,得到全场观众的热烈掌声。
陆在易作品音乐会新闻通气会现场
幕后:能让陆老师满意,太困难了
“排练过程中,陆在易先生可谓殚精竭虑,经常整夜无眠。”上海市文联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宋妍说。
“每一次演出,对他而言,对我而言,都是一次煎熬。在排练国家大剧院的《假面舞会》的中间,我飞回上海去排练陆老师的作品,他一句一句帮我抠。我有时不能理解,但每次演出后都能明白他的苦心。”著名男中音歌唱家廖昌永说,“90年代,很多作品我都是看着陆老师构思、创作的,甚至有些作品我都是首唱:《家》《中国,我可爱的母亲》《望乡词》……我得到了他的很多提携和指导。”而1998年就唱过陆在易作品的上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声乐系主任周进华回忆,那首作品“虽然只有两句高腔,但能让陆老师满意,太困难了”。
八月、上海,这两个词加起来,等于“气温超过40度”,自言“除了《祖国,慈祥的母亲》之外,其它曲目都是首次指挥”的指挥家陈燮阳在上海自己租了宾馆,花了10天沉浸在总谱上。“我跟他说你在家看就好了,他说在家总有别的事情来打扰,住宾馆可以全情投入。”陆在易说。陈燮阳为指挥合唱做了精心准备,合唱预排指挥王燕在工作时,他也到现场去听陆在易给合唱队员分析作品;随后又自己指挥了两天合唱。“陆在易是我的同学,比我低两班,而在上海音乐学院附中学作曲时,我们在同一个班学习。他的创作深深感动了我,他的严谨、认真、负责,令我感动。”陈燮阳在谈到此次合作时如此表示。
而廖昌永的加盟,就更为戏剧性。他年初就和国家大剧院为歌剧《假面舞会》签了排他性的合同,定了9月5日这一场也是他演。“我的这个音乐会,压轴作品《中国,我可爱的母亲》里,他又是主人公的角色,分量十分重。这样日程就冲突了。他花了好几天时间,努力和国家大剧院沟通,把他的档期调后。”在演出结束后,观众的鲜花和掌声,不仅献给60年献身音乐事业的陆在易,也献给同样兢兢业业的他的上海音乐同仁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