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艺>新闻眼

公共艺术,重在出于公心

时间:2013年07月01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段泽林

福建漳州国际公共艺术展,“猛犸”、“蚂蚁”、“石狮”等30余件大型作品入驻碧湖生态公园

公共艺术,重在出于公心

猛犸复活 陈文令

  6月的福建漳州,雨水丰沛,大雨突袭常使市民措手不及。街道边突现的巨大不锈钢“猛犸”,成了人们避雨的落脚点。在“猛犸”不远处,玻璃钢制萌态“胖哥”旁总有市民轮流与其合影,“可爱”、“有点傻”、“怪怪的”……虽然漳州百姓并不十分清楚这件作品的作者到底想要表达什么,但他们喜欢这件作品就会在拍照结束后说上两句。而这一切,都因碧湖生态公园的开园以及由此而来的“从卡塞尔走来——漳州国际公共艺术展”的举办。展览中的作品让公园多了些趣味,也让周围的百姓无意间与公共艺术来了个亲密接触。只是不知道等到11月30日展览结束时,人们会不会想念曾经给其带来快乐的“猛犸”与“胖哥”。

  从卡塞尔到漳州

  因公共艺术而结缘

  6月16日在碧湖生态公园内开幕的“从卡塞尔走来——漳州国际公共艺术展”是海峡西岸地区第一次举办如此规模的公共艺术大展,包括许江、展望、陈志光、缪晓春、牟柏岩、陈文令、蔡志松、潘松、柳青、赵国明、邬建安、吕品晶等29组艺术家创作的30余件大型作品,为漳州市民和来自各地的游客带来一场艺术盛宴。展览由漳州市政府、中国美术馆联合主办,中央美术学院、柏林自由大学协办,漳州市城市建设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承办。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副院长余丁担任展览策划人。

  如果不是因为本次展览,很难让我们把德国千年古城卡塞尔和中国的历史文化名城漳州联系在一起。德国卡塞尔因其举办的五年一届的卡塞尔文献展享誉全球。2012年在德国“中国文化年”活动中,范迪安、余丁应邀特别策划了“卡塞尔中国公共艺术展”项目,展出中国当代最为活跃的艺术家创作的雕塑、装置、影像作品,并在卡塞尔市区的户外环境中与城市建筑、环境、民众互动,展出期间吸引了150万市民和游客参观,成为当地的一大人文艺术景观。而这次漳州展览的部分作品就是直接从卡塞尔海运而来,还增补部分艺术家为漳州特别创作的作品,与漳州的地理环境、人文历史和展览场地形成新的对话。德国卡塞尔市市长办公室主任魏尔克特专程来到漳州,并在展览开幕式上将来自卡塞尔的花种赠送给漳州人民,希望两个城市的缘分长久延续下去。

  漳州市副市长王毅群表示,相比我国国内的很多城市,卡塞尔市只能算是个小城市,但是小城市有大品牌,有五年一届的卡塞尔文献展这样的艺术盛事,有一系列有特色的建筑、街道、公园,能让世界各地的游客流连忘返,让市民自豪。这也和漳州提出的“提升城市文化内涵、实现差异化发展”的思路不谋而合,漳州在发展中也非常重视历史文脉的延续,重视城市建筑、景观的尺度感,今后也要用各种文化艺术活动、各种有创意的细节丰富城市内涵。

  公共艺术新趋势

  融入环境 倡扬环保

  纵观本次展览,无论是参展艺术家的艺术水准还是作品质量,都可显示出当前中国公共艺术发展的整体水平以及新趋势。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的作品《共生会否可能之一》把其油画中常表现的葵花做成立体雕塑,葵花的形象似乎是大火燃烧以后焦灼而孤独挺立的姿态,显出浓郁的沧桑感,传达了艺术家的反思。陈志光为家乡特别创作了《圆荷泻露》这件不锈钢作品,漂浮在水岸边的荷花枝叶映射着天光水影,具有很强的视觉观赏性和梦幻色彩。毕横的《解·放》则是将变形金刚、机器人与关公形象有机结合在一起,富有年轻一代的机器美学之美。范迪安表示,一件件艺术作品在水岸、草地、景观中穿插点缀,与城市环境互相渗透、映衬、激发,带给民众新鲜感。独立艺术构思的公共艺术作品,不是简单的设计或装饰,它们凸显出社会空间的文化性,并在与市民的互动中实现文化的全民共享。

  据记者观察,大体量、坚固与简洁的形式语言是当前公共艺术品的几大特点,而在本次展览中一些作品呈现出与环境紧密融合并注重环保节能的新的创作趋势。参展作品朱锫的《意园》,由1520支玻璃管构成“光的矩阵”,诗意地诠释了集合地的概念。玻璃管下部透明,上部呈半透明的磨砂质地,其效果如同漂浮在地面上空的一朵云彩。加之,其安放地处于公园高处,又适逢漳州雨季,空气湿润多雾气,远望好似云彩在漂浮一般,巧妙地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带给观众美的享受。而吴达新的《光荣岁月》则在节能环保上做文章。作品用冷光板做了一个11米长的翅膀,另一只翅膀由长9米、宽2米的太阳能板做成。在两个翅膀之间,有一根7米长的支撑柱,顶部安装一个磁悬浮风力发电机。白天,太阳能翅膀和风力发电机蓄能,并储存在支撑柱内,供晚上冷光板翅膀发光之用。整个作品所需高能电耗,均由作品自身的功能在与自然环境间互动获得,在能量的收放与转换之间形成一道亮丽的景观。艺术与科学、艺术与环境,实现一次有机的循环交互。

  前景乐观 空间无限

  雕塑装置涂鸦遍布全球

  作为伴随城市兴起而广泛出现的公共艺术,其特有的文化内涵和传播效应,成为城市中不可或缺的文化景观,也是城市文明化程度的标志之一。一件出色的公共艺术品不仅会成为城市的标志,还会为城市建设、文化旅游带来巨大影响。据柏林自由大学教授克劳斯西·本哈尔介绍,成功的公共艺术品不仅是城市历史的讲述者,而且是城市文化的介入者。曾经的卡塞尔文献展参展作品、奥登伯格的公共艺术作品《镐》,将卡塞尔古老的雕塑与二战后遭破坏的城市建筑相联系,将卡塞尔的历史与现实通过艺术的方式讲述出来,成为很多去过卡塞尔的游客最难忘的记忆。德国当代最重要的艺术家博伊于斯的《7000棵橡树计划》,直到今天还在延续。虽然艺术家本人已经去世,但其将生态观念融入生活,以此介入社会的做法,影响深远。与此同时,包括德国在内,多个欧美国家都有大量的城市涂鸦和街头壁画存在。由于涂鸦具有匿名性,并带有参与者对城市空间占领的意味,很多不合法的涂鸦乱画会被禁止,但有意思的是,欧美城市管理者并没有将其抹掉,而是把大多数保留下来。为了加强引导,管理者还会专门开设墙面和区域,供涂鸦爱好者创作,并有机地成为城市居民生活的一部分。

  克劳斯西·本哈尔还特别提到轰动世界的1995年柏林国会大厦捆绑项目,这个耗时25年才最终由国会投票通过的公共艺术作品,将柏林国会大厦整体遮蔽达数星期之久,以艺术的方式反思二战后的德国境况以及对自由的永恒向往。这件作品不仅将世界的目光聚焦柏林、宣告德国再次崛起,更为柏林带来了数百万的游客。而每年在此举行的灯光艺术节,也吸引了数以万计的游客和艺术爱好者。显然,在西方很多国家,公共艺术从来不只是艺术,它关乎一个城市的形象、荣誉甚至经济发展。

  随着中国城镇化脚步的加快,作为与城市、公众关系最为紧密的艺术样式,公共艺术的发展空间巨大。特别是在五位一体的发展格局中,公共艺术的参与性、共享性、艺术性都会为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养料,并会在防止千城一面、实现差异化建市方面作出独特贡献,而这也成为近年来公共艺术受到世界关注的原因所在。据文化部艺术司副司长诸迪介绍,作为受众广泛、参与度高的艺术品种,公共艺术在生活方式多样化、拉近艺术与社会、与人民关系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应该在城市建设中承担更多责任、发挥更大功效。文化部也拟定在明年举办大型的公共艺术展,促进其健康快速发展。

  虽然国内的公共艺术发展方兴未艾,但与发展了几十年的国外公共艺术相比,在创作理念、形式多样性、与城市文化的关系方面还有不少差距。长期从事公共艺术研究的学者殷双喜表示,公共艺术并不只是雕塑、装置,还包括涂鸦、壁画、灯光艺术等多种形式。以前具有纪念和教育意义的如纪念碑等公共艺术品较多,如今,创作开始向生活回归,公共性日益凸显。殷双喜认为,与西方公共艺术的发展相比,不少国内的公共艺术品还有简单抄袭自国外作品的现象。另外,在很多重要的公共空间如机场等人流密集处,大多被商业广告占据,很少有公共文化艺术的考虑。在中国,很多时候,公共艺术不是美学问题,而是社会学问题。他建议,在城市规划、设计过程中,特别是与建筑相关的项目中,如通风口、立交桥头、建筑物顶棚等都可考虑公共艺术的参与,让建筑与公共艺术有机融合,既美化环境又不增加公共预算。但这一切的前提是,公共艺术最重要的是出于公心。

(编辑:黄远)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