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在画坛上声名卓著,但杨力舟和王迎春两位美术家还是对艺术心存敬畏。在谈及本次展览时,他们都觉得自己的创作离他们的艺术理想还有差距,还有提高的空间。而在创作中,每一次拿起画笔,他们总在思考为什么而画?
南山岭上南山坡 杨力舟
牧之趣 王迎春
5月1日至14日,中国美术馆一层包括圆厅在内的多个展厅,挂满了杨力舟与王迎春的佳作,参观者络绎不绝。
对于曾参与中国美术馆改造装修工程的杨力舟来说,能在中国美术馆建馆50周年之际,和夫人王迎春一起来到曾经工作过的地方举办回顾展,意义不言而喻。而对于这对画坛伉俪而言,能在毛主席题写匾额的中国美术馆展示画作,回望自己几十年的艺术历程,除了激动与兴奋之外,还多了一丝忐忑。两位艺术家在多个场合都表示,能在这样一个时间点、在这样一个地方,全面呈现自己的艺术耕耘,总会有些紧张,因为觉得自己做得还不够,还在继续努力的过程中。
成绩斐然 仍存敬畏之心
杨力舟与王迎春皆出生于1942年的山西,那一年毛主席发表了著名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而《讲话》精神也成为他们一生创作的思想指引。在他们的作品中,既有表现伟大领袖人物的,也有反映普通劳动百姓的;既有英雄史诗式的豪迈气势与慷慨旋律,又有朴素的劳动者情感和学者型的人文主义情怀。这种英雄与平民相互交错的视角,伴随着他们一直以来的美术创作,而这些都与他们的经历密切相关。
杨力舟与王迎春的童年在抗战时期度过,1957年他们同时考入西安美院附中,1966年从西安美院本科毕业。两人经历了各种政治风雨,接受了革命文艺、苏联和中国传统的艺术教育,对艺术从认识到认知再到自己的追求,最终有了共同的人生目标。毕业后,“文革”政治风云也历练了他们的独立思考和创作能力。在上世纪70年代末,杨力舟、王迎春双双考上中央美院国画系研究生,回炉再造,开阔了视野,对艺术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新的追求。
看似相对平顺的求学经历,其实蕴藏着来之不易的坚持与坚守。在西安美院学习时,两人就有下乡写生的习惯,特别是到农村去画速写。“文革”期间,他们到了太原印刷厂,从事美术普及、印刷设计工作。可以说,在他们的求学与工作经历中,一直与人民群众保持着紧密的联系。不管政治如何变化,他们始终坚持独立思考,并以表现普通人民为己任。时至今日,虽然两人年事已高,但还坚持参加中国美协、中国国家画院组织的深入基层、写生创作活动。正是这种“走正道、扬正气、接地气”的创作道路,让他们在美术界声名远播。
从1969年合作油画《平型关大捷》,到1973年创作中国画《挖山不止》,从1980年毕业创作《黄河在咆哮》荣获“叶浅予奖学金”,到《太行铁壁》荣获第六届全国美展金奖,再到合作完成的巨幅水墨历史画《太行烽火》被公认为“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的优秀作品,似乎杨力舟与王迎春美术历程的每一步都是连在一起的,他们的合作作品取得了斐然的成绩,在当代中国美术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关于这两位画坛伉俪的创作佳话也被广为颂扬。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认为,在中国画水墨人物创作上,杨力舟与王迎春将现代意识注入水墨技法、水墨形式乃至水墨样式的探索中,达到理性布局和感性挥洒的统一,形成具有实验性、象征性和表现性相结合的当代水墨人物新格,为中国画人物画作出成功的探索。著名美术理论家薛永年也认为,他们的艺术创作在与时俱进的同时,始终使作品面貌溶解在强烈的时代精神和浓郁的生活气息之中。两人作品中形形色色的人物皆来自生活,来自对生活的真情实感。他们的创作扩展了中国画的语汇,发展了中国画的笔墨技巧。和他们两位相识多年的中国美协副主席王明明,亲切地将其称为中国美术界的“双打冠军”。
虽然在画坛上声名卓著,但两位美术家还是对艺术心存敬畏。在谈及本次展览时,杨力舟和王迎春都觉得自己的创作离他们的艺术理想还有差距,还有提高的空间。而在创作中,每一次拿起画笔,他们总在思考为什么而画?“如果没有这个展览,我也不会如此完整地阅览我们的创作。看过后,我依然觉得每张画都有遗憾,每张都不是最佳境界,下一张可能会更好。”王迎春说。
探索不止 誓言再攀高峰
共同的艺术追求、相同的学画经历、相似的工作环境,致使杨力舟与王迎春有着太多相像之处。他们众多的优秀合作作品,也说明两人在创作上具有互补性与共通性。杨力舟从油画入国画,王迎春从国画入油画,两人在国画与油画之间纵横驰骋,探索不止。有趣的是,在合作创作之余,杨力舟与王迎春在创作技法、形式语言等方面,也在不断进行着各自的实验。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杨力舟在田园诗韵黄土情与纵横逸笔追雄风中,在大写意笔墨境界中吸收西方表现主义和立体构成,在民族风情领域发挥骨法用笔与奔放色彩、张扬豪迈气概。借鉴了立体派和未来派的构成、重叠和夸张变形手法与狂放的色彩,将黄土高坡上的淳朴沧桑、赛马场上英姿飒爽的骏马和骑手,表现得淋漓尽致。王迎春坚持传统笔墨深厚的优长,立体构成的画面设计和金石古风、活泼生动的笔墨情趣都彰显出她对人文精神博大而深沉的关怀。仅从他们两人都钟爱的对“羊”的表现处理上,我们就能感受到他们在形式语言上的区别:杨力舟画羊用大笔触写出,强调笔力;王迎春用没骨画法,重视用笔墨的虚实,体现立体和空间,强调黑白灰节奏和对比。
有评论认为,杨力舟对艺术形式的敏感和早年学习油画的经历,使他在水墨的造型和色彩上都更注重构成,讲究形的意趣。与他的奔放与激荡相比,王迎春的风格呈现出一份宁静与内倾,她对中国女性的历史命运投以深情的关切,在一大批反映战争时期中国女性的作品中,倾注了真切的悲悯和沉思,让人观之深为感动。然而,与画作所呈现的面貌不同,在奔驰的骏马与狂放的笔墨之外,是杨力舟一以贯之的儒雅与大度;在母亲与女性的慈爱与隐忍中,是王迎春骨子里的倔强和不服输的脾气秉性。无论是他们的合作作品,还是其各自的探索创作,都暗含着新中国培养起来的一代美术家共有的特点,他们的创作总是与时代和人民紧密结合,无论其形式语言如何创新,他们都不忘艺术创作的使命与责任。与此同时,面对日益多元化的价值理念和多样化的创作手法,他们始终在思考,传统的中国画如何从古典向现代形态进行转型,中国的人物画创作如何在更迭的时代中保持鲜明的主题性同时又不失个性化。诚如他们两人在展览前言中所说,“在中国画这块广袤深厚的土地上,我们携手耕耘,几度春秋白了头,蓦然想起少年时铭记的格言‘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略感安慰。面对艺术这座无顶的高峰,只能说,我们努力了。”
艺术家的最大特征在于酷爱精神自由,至此其创造的作品才会凝聚出美的结晶和真正的价值。然而他所酷爱的精神自由如果缺乏对祖国、对民族和人类的挚爱,其作品想要有动人心魄的效果几乎是不可设想的。
读书,读中外名画,不懈地去实践,这是我充实自我精神自由的三部曲。
——杨力舟
艺术不能规范继承,只有借鉴和领悟。
艺术不能灌输,只能感染。艺术不能统一,应该多样。艺术不强制,本属自由。
——王迎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