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之神,一直都在——从40岁的云门看4岁的歆舞界
近日,走进国家大剧院,继2004年在广州现场观看了《水月》之后,再一次近距离地感受云门舞集的作品,让自己安静下来,走进《九歌》里创造的剧场祭奠与心灵的安抚。
对于神的态度,即对艺术的态度
林怀民在《九歌》的介绍中写道:“众生必须无止境地祭拜,是因为神从未降临,众生的苦难只能由众生自我救赎”,这是一位长者对在1993年创作这个作品时对生命的感悟。此时,作为与林老师身处不同年代与地理位置上,却又有着微妙联系的我却感触到自己的体悟:“神,一直在那里。”只是我们要去发现、感受并唤醒她。尤其是在创作之中,她会在我们无助时像灯塔那样给予指引,以及光亮的慰藉。每一个新作品的创作,都在接近真实的自我,也都是我们向心中之神虔诚献舞的重要时刻。而那个心中之神的“在与不在”,也神秘地推进并引导着每个创作者的前进。
从1973年建立的云门舞集反思2009年出生的歆舞界,每个团队都有自己的“微历史”与长期建构的传统。今年66岁的林怀民于1973年建立云门舞集,“云门”是中国最古老的舞蹈,中国人常说名如其人,云门舞集的定位也如同名字一样。他们的舞作多由传统文化中取材,并以现代的观点、独特的形式呈现。而作为“80后”的我,于2009年初建立歆舞界,“歆”来自我的名字,是父母所取,也可视为一种对自我的鼓励与肯定;“舞界”则是对创作领域和范围的界定。歆舞界的定位建立在我们对于表演概念的思考之上,提出以身体语言为主要的创作元素,同时进行对其他表现媒介的融合,结合声音、影像、戏剧表演、环境空间等元素进行对当代表演艺术的探寻,并力求在传统与当代的语境中向过去、现在、未来取材,探寻身体文化的现代性,建构以身体为主的表演形式的多元性。团员来自毕业于各个艺术院校的年轻创作者及独立艺术家,大家共同拥有对当代艺术执著的追求,秉持真实表达的价值观进行创作,在一次次的表达中挖掘个体生命对自我体验和现实世界的反思。
从生命祭奠到探寻信仰
1993年被创造出的舞作《九歌》,在今日看来依然胆大与新颖,新颖不在手段,而是虔诚跳舞的心。每个创作者都有属于自己的母题——就是那种被莫名吸引,想不断深挖一个主题的冲动。林怀民曾多次表示他对祭奠一直有极大的兴趣,因此他创作的《薪传》《生民》《焚松》等作品都具有祭奠的意味。而《九歌》则是透过古代祭奠的形式建造当代的剧场祭奠,是这一系列中最重要的代表。
用《九歌》反观自己近期的创作,对信仰的质疑与找寻是我这个生命阶段的创作母题。2009年的西藏,我对作品的构思最早源于一个单纯而强烈的质疑:“我的信仰是什么?”这是一个如今已被人们小心避开的问题,但我就是在那一刻,在西藏纳木错的湖水边开始了自己的思索。整个创作的过程一直持续了3年,完成于2011年9月的纽约。我在开始质疑后经历了迷惑、觉醒、到达与回归;创作期间漂泊经尼泊尔、日本、泰国、新加坡、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伦敦、柬埔寨、丹麦、荷兰。每到一处,感知当地的风土人情,再体悟自己的创作,更觉得充实。最终,这部以信仰为主题的当代舞作品《霞谐帛瓦:觉、白、梵》三部曲完成,舞蹈完成的那一刻,我的内心平静如水。
云门舞集的品牌打造
一个舞团如何能够成为一个文化品牌,云门舞集给了我们很多的启示。除了创作方面,政府的重视与民间力量的不断注入也十分关键。1月中旬,“台湾品牌团队计划”奖助名单公布,共有5个团队获得了奖励。其中云门舞集获得的奖助金额最高,约有830万元人民币,相当于云门2013年度预算的20%。这是台湾文化主管部门首次尝试的“台湾品牌”计划,由负责人龙应台特别争取预算,用以补助“能拓展台湾文化品牌形象”的团队,并以此希望“台湾品牌”团队能因此拓展过去不敢开拓的部分,同时增强募款及行政推广。这的确是一个鼓舞人心的消息,如果等到一个优秀的团队和艺术家不能坚持、准备放弃的时候再伸出援手,恐怕就为时已晚了。
相比于经济建设,文化素养的提高同样重要。期待在未来,我们的艺术也能从“中国制造”转变为更多的“中国创造”,而我们的舞蹈作品也能从简单的自我欣赏慢慢将香味散发到更多的地方。我和歆舞界作为年轻的创作者和团队,会努力将把这场身体文化的苦旅进行到底。一个4岁的孩子要快快成长、快乐成长、坚持成长,这是一个舞团的宿命,身体会老去,舞者会散去,但心中的创作之神永在。
(编辑:单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