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帐号: 密码:
English日本語简体繁体

创意不是把“红箱子”变成“绿箱子”——来自2012“伯奇杯”全国创意摄影大展的声音

时间:2012年10月12日来源:《光明日报》作者:王国平

 

 

残秋

  鲁迅《伤逝》摄影连环画插图之三十——“子君变得很颓唐,觉得凄苦和无聊,至于不大愿意开口。”

  2012“伯奇杯”全国创意摄影大展收藏作品,唐民皓摄。

  走进北京798艺术区“悦·美术馆”,14条1米宽、6米长的条幅齐整地“从天而降”,上边有14幅精美的摄影作品,还附有专家的点评,引得观者驻足。

  今天上午,由中国摄影家协会、广东省摄影家协会、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主办,中国摄影报社、南海区文体旅游局、南海区大沥镇承办的2012“伯奇杯”全国创意摄影大展在此间开幕。这项向在大沥镇出生的“中国照相机之父”邹伯奇致敬的摄影比赛,检验着全国摄影人的创意成果。而大赛的部分评委以这次评选工作为观察点,对创意摄影的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评述。

  创意疲惫的现状亟待改变

  中央财经大学文化与传媒学院教授刘树勇认为,创意摄影首先强调的是作者自己对某一功能诉求的独特理解,并且用自己独特的语言手法、技巧去实施表达。但结果是,“我们看到了多少干裂的土地、鸡蛋、玻璃?光灯泡、瓶子出现有多少?”

  现代广告杂志社社长陈永认为,“模仿”一定不是“创意”,创意的生命力在于原创性。哪怕模仿的技术再好,甚至精致程度超过原作,也失去了“创意”的生命力。

  陈永还发现,现在一些所谓的创意作品刻意追求猎奇搞怪。不少作品为了吸引眼球,极尽搞怪之能事,呈现出的画面怪诞荒唐,不仅不美,甚至还有点丑。“好的作品一定是美的,美的东西往往不需要过多的语言描述,是人人都可以感知的,谁看了都会产生共鸣,都会感觉美好。”陈永说。

  “草率、幼稚”,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副教授姚璐认为这是一些所谓的创意作品经常出现的毛病。姚璐表示,在影像创作的认识上,学校的教学还有很多路要走,要对“创意”这个词抱有敬畏感。

  在中国美术学院教授陈晓蕙看来,当下文化创意疲惫、匮乏,与我们的教育模式和方式有关系,因为“被动学习”成为了常态。没有积极主动的探索,就没有感动,感性也就渐渐钝化了。加之社会对于速度的狂热追求,要想快速成功就只能“山寨”,一点小小的加工和改变也被视为创意,这只能养成惯于从他人作品中去找创意、找感觉的惰性。

  好的创意是“情理之中,意料之外”

  什么是好的创意摄影作品?刘树勇给的答复是既要看创意是不是巧妙、独特,又要看影像表达是不是准确、机智和丰富饱满。

  “旧的元素,新的组合”、“情理之中,意料之外”,陈永认为这可以视为创意的标准。他进行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类比:过去每个家庭都有装衣物的箱子,便于存放但是难于搬运,因为运输物体要用车辆。终于有一天,有人把车的轮子装到了箱子上,就出现了今天用的拉杆箱。正是两个旧元素的重新组合,才产生了新的“拉杆箱”,这就是“创意”。它源于生活需求,往往好的创意大都源于生活需要,“但是把大箱子改成小箱子,把红箱子变成绿箱子就不能叫创意。这个例子不够精准,不过可以有助于理解复杂的‘创意’概念”。

  江苏省射阳县摄影学会会长吉东育的作品《整容》获得了此次比赛的大奖。画面上,一个女性模特的脸庞被分割成若干个方块,寓意整容就是要美哪一块,就抽出哪一块,到“流水线”上进行再加工,“美女”成了标准化生产。他说自己一直关注城市改造、市容整顿的问题,直至想到整容这个具体的点子,才艺术化地表达出自己对这个社会现象的思考。

  “创意,先要有‘意’,才能用各种手段去‘创作、创造’。”评委李孟苏在点评这张作品时如是说。


(编辑:伟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