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摄影家杨圆圆与她的“中间地带”
海底隧道 杨圆圆
购物中心前的公园小径 杨圆圆
1989年出生的杨圆圆,目前还就读于伦敦艺术大学,但她的系列摄影作品《童年研究》《日常的神秘》等,却以其成熟、冷静的探索风格进入人们的视野。日前,杨圆圆在798艺术空间在3画廊展出的最新系列作品《中间地带》同样让人眼前一亮。
静谧蓝色夜空中划过天际的颗颗流星下面是正在填海、准备建筑高楼的热闹景象,巨大灰白墙面中微小窗口透出的秃树旁边是贴着半句标语“一类人——新有钱人”的海景房售楼处,一位黑衣女孩行走在购物中心下沉广场中曲折蜿蜒、错综复杂、无从找到出路的阶梯上。这一次,杨圆圆将镜头对准与她的成长背景息息相关的公共空间。这些人们最为熟悉却又陌生的空间,这些属于这个时代却又似乎与时间本身失去关联的空间,通过她的创作重新排列组合,为观者提供了一条模糊的线索,激发出他们心中的一张心理图景——只与个人经验、记忆与想象有关的“中间地带”。
在杨圆圆看来,一个现代人可以在陌生的城市找到无数与家乡雷同的景物,而“家乡”却变得更为陌生;一切看似唾手可得,实际却是越发遥远。采访时她回忆道:“印象最深的是我在海洋馆里,选择用曝光需要半小时的最小光圈,再蒙上大大的黑布,整个拍摄过程变得像一个仪式。隧道是两个拱形,中间被隔开,源源不绝的游客从左边的隧道被传送到右边。他们观看着那些原本最为神秘,现在却可供观赏的海底生物,观看着钻在黑布里的我,同时也在被我观察。最后仪式结束,人的痕迹全部消失,画面里留下的只有光与颜色。”这些略显荒诞的图景让她产生了某种奇异的乡愁,并且让她意识到生在这样的时代,跟所有的人与事物都是捆绑在一起的。
谈到这次的系列作品为何取名“中间地带”,杨圆圆说这个词组本身已经让她非常迷恋。“中间地带”,作为一种地理上的概念,或是描述心理状态,可以去形容任何一件事情。在英国读书时,乡愁带给她的是对于北京更多的浪漫想象。有外公陪伴的幸福童年、林海音的《城南旧事》、窦唯的音乐,这样那样的碎片,构成了一个“并不存在的故乡”,这与真实的北京之间是一种中间地带;而心态上,她喜欢年轻时可以一直处于“在成为什么”的阶段,而不是已经“成为了什么”,这种过程也是一种中间地带。
英国宽松的学习环境给了她更为广阔的思考与创作空间。作为一名年轻摄影师,那里严谨、规范的创作、展出体系则向她提供了更多展示自己的平台。当然,伦敦这座城市本身对于艺术与历史文化的保留与传承,也让她收获颇多。因为喜欢收藏旧物,她经常会去逛跳蚤市场。在那里她买到一张1900年的伦敦照片,照片中的那个伦敦与现在的城市并没有太大不同。这和在中国每每感受到的城市建设速度真可谓天差地别。
而出于对心理学的兴趣,无意间她去了弗洛伊德博物馆。所谓的博物馆,其实就是当年弗洛伊德的家,被完全保留成他在世时的样子。为此,她还参加了一个专门讲授“精神分析引论”的课程,虽然课的内容她听不大懂,但最让她欣喜的是,这个课就在弗洛伊德博物馆进行。在伦敦,这样大大小小的博物馆很多,它们都带有自己的身份与痕迹,非常具有历史感。她流连其中,开始试图用一种超越这个时代的眼光,用历史的、古旧的思维方式去进行创作。因为她懂得,摄影本身也是一种关于“消失事物”的艺术,它应该是非常缓慢、精心的过程。
杨圆圆最喜欢的摄影师杉本博司在他的著作《直到长出青苔》中,曾有这样一段文字:“我以为真正的美丽,是可以通过时间考验的东西。时间,有着压迫、不赦免任何人的腐蚀力量,以及将所有事物归还土地的意志。能够耐受这些而留存下来的形与色,才是真正的美丽。”年轻的杨圆圆身处于“中间地带”,正用她的作品带给人们更多的触动与思考,也许在将来,更能展现出超越时间的美丽。
(编辑: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