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帐号: 密码:
English日本語简体繁体

演了一辈子小角色的大演员——缅怀著名表演艺术家黄宗洛

时间:2012年07月09日来源:中国艺术报作者:张成 高艳鸽

  

黄宗洛在话剧《茶馆》500场纪念演出前讲话 新华社发

  北京人艺著名表演艺术家黄宗洛去世后,引起社会各界对他的深切缅怀。

  黄宗洛1952年进入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以“三小”起家,即《茶馆》中的松二爷、《智取威虎山》中的黄排长、《三块钱国币》中的巡警这几个小角色,成为舞台上和观众心目中的表演艺术家。除此以外,他还先后扮演了《带枪的人》中的叶费姆、《星火燎原》中地主家的人、《怒涛》中的许政、《凤水东风》中的魏老增、《同志,你走错了路》中的陈参谋长、《左邻右舍》中的赵春、《小井胡同》中的毕五等50余个舞台角色,都于微细处大放异彩。

  尤其是《茶馆》中的松二爷十分鲜活。北京人艺的同事回忆道,“为了演好这个角色,黄宗洛简直到了走火入魔的地步。他从研究旗人习俗入手,然后以松二爷身份步入生活。他身穿长袍马褂,腰带上挂了十三件零碎:挖耳勺、烟荷包、鼻烟壶、玉佩、丝穗儿……他蓄须留指甲,成天练兰花指,还特意到鸟市弄来一双黄鸟,将鸟笼擦得锃亮,就这样全身披挂,在隆福寺、地安门一带泡茶馆。按照剧情要求去生活,去捕捉感觉。天长日久,就连茶馆里跑堂的、惯常的茶客都把他当成真的满族遗老。”就这样,上得台去,把一个满清遗老演得活灵活现。不论在国内,在欧洲,在日本,黄宗洛在《茶馆》中演的这个“松二爷”,都给人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

  北京人艺著名演员郑榕回忆说:“他在每个小的角色上全力以赴。他说,做一个演员,就必须对生活‘晕进去’,全身心地投入,不管是大角色小角色,有台词没台词,戏里戏外,台上台下,都得要认真地进入人物。他时常把不知名的小角色,在舞台上演得非常出彩,导演都佩服。像《智取威虎山》《三块钱国币》,他都把一个小人物演成了一场戏。黄宗洛的这种精神就是做好普通事,做好普通人,全力以赴,不争名争利,这种精神是最伟大的精神。”

  黄宗洛在影视方面,也多次表现出过人的表演功底,电影《田野又是青纱帐》《远离战争的年代》《找乐》,电视剧《擎天柱》《大宅门》《笑傲江湖》《西游记》《我爱我家》等作品中,更多观众认识并喜爱上了他。

  中国电影家协会主席李前宽深情回忆道:“我和黄宗洛老师在《田野又是青纱帐》中有过合作,黄宗洛、陈强、张瑞芳老师都是我国电影界的前辈,他们把自己一生的才华都奉献给了广大观众,创造了很多经典形象,自始至终把观众奉为上帝。他们严谨的创作态度、质朴豁达的人生境界是我们学习的楷模。他们不为名不为利演出。他们走了我们很难过,但他们的精神留下来了,他们的高风亮节、做人的品格都让人难忘,尤其是在名利场上大家都晕头晕脑找不到北的情况下,他们的精神尤为可贵,其人生的品格像金子一样沉甸甸的,我把他们奉为学习的榜样。我们年轻的艺术工作者要把他们的精神财富传承下来,当今文艺大发展大繁荣,我们得做得更好才能不辜负老艺术家们未竟的事业,我们虽然心情很难过,但他们永远定格在我们心里,定格在电影艺术的画廊里,从未离开我们。”

  北京电影学院院长张会军说:“在艺术教育中,我们要发扬宗洛老师的精神,当年他们所接受的教育促使他们这样做,这跟今天的演员、演艺界的人面临的问题是不一样的,那么我将来在学校所要做的,是在课程中把老艺术家们的精神、艺德传承下去,同时开一些老艺术家们的创作课分析,告诉年轻人这些老艺术家的电影创作在今天仍然是很经典的。我们要思考当下拍的这些作品过了几十年后,我们的后辈能否认同我们的创作态度、我们的作品。”

  北京人艺流传着一句话,叫做“只有小演员,没有小角色”。这固然是人艺精神的一个体现,但很多人在说到这句话时,第一个想到的往往就是黄宗洛。任何一个哪怕只有几句台词的小角色,到了“龙套大师”的手中,也被挖掘出独特的艺术魅力。就是这些琳琅满目的小角色,使得黄宗洛获得了话剧和影视等诸多奖项。

  在黄宗洛的“龙套”生涯中,在舞台上、荧屏上和银幕上一共塑造了100多个类似的栩栩如生的小人物艺术形象,自诩为“百丑图”,其中重要的形象有72个,他自称“七十二变”。

  “自己高兴,让别人也高兴,这辈子就没白活!”这是老艺术家黄宗洛对自己艺术人生的评价。黄老粉墨一生,给人们带来了无限欢乐。


(编辑:伟伟)
延伸阅读:
· 黄宗洛:烹小鲜成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