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帐号: 密码:
English日本語简体繁体

北京网站共建辟谣平台

时间:2013年08月03日来源:《人民日报》作者:余荣华 李亚楠

技术创新合力推动网络辟谣

北京网站共建辟谣平台

  8月1日上午10时08分,北京地区网站联合辟谣平台(http://py.qianlong.com/)正式上线。辟谣平台在北京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首都互联网协会指导下,由6家网站共同发起,千龙网负责内容搭建,搜狗负责数据整合,新浪微博、搜狐、网易、百度提供辟谣信息,一上线即整合汇集数据10万余条。业界期待,这一平台在技术应用创新的推动下,改善网络谣言治理现状。

  搭建“一站式”辟谣平台

  今年高考期间,网络上大量转载“丢准考证”消息,这是网络骗子在利用人们“助人为乐”的心理进行电话吸费诈骗;热点事件中,网络上充斥的大量“现场照片”,其实大部分是陈年旧图,事后证明此类信息多为子虚乌有;诸多反复出现的“生活小窍门”“养生知识”,其实已被权威机构证伪……

  在刚刚上线的北京地区网站联合辟谣平台上,这些由不同网站发现、澄清的网络谣言、不实信息,被一一呈现,轮流曝光。这是全国首个集宣传、教育、举报、公示、互动等功能于一体的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一期工程已完成,共整合数据超过10万条。平台为首批参与网站提供了“辟谣产品专区”,并汇集了北京地区主要网站的举报方式,便于社会公众直接查询使用。

  作为平台数据整合方,搜狗公司负责人介绍,初期该平台的建设目标主要是各联盟网站数据的标准化和一体化,使现在零散存于网络的辟谣数据经过标准化的甄别后,统一纳入辟谣联盟共享平台,向广大用户提供一个辟谣信息的集纳平台和权威窗口。

  而在下一步,还将利用联盟成员网站打造辟谣信息数据库的分发网络,建立起覆盖PC、移动互联网的信息传播渠道,最终实现网络谣言一经核实即在网络各个角落“无以遁形”,改变现在“一个谣言A网站查封B网站传、这个月辟谣下个月重来”的尴尬现状。

  北京属地网站协力辟谣

  大数据时代,网络谣言治理为何难?北京市网信办网络信息服务管理处处长陈华认为,原因有三:发布太容易、传播太快、删除干净太难。

  作为文化中心,大量新闻门户网站和社交网站的总部在北京。治理网络谣言,北京承担着特别的责任。近来,在北京市网信办的指导下,北京各属地网站在网络辟谣方面分别进行了一些探索。搜狐的“谣言终结者”,2012年6月栏目创立,至今已推出54期,平均每周1至2期,每期至少“粉碎”5个谣言,截至目前已“粉碎”了近300条重大谣言。由于与新闻热点紧密结合,受到了网友认可,每期有100万以上的点击率。百度的“阳光行动”则重点打击虚假网站和虚假信息。开展以来,打击的虚假网页数已近8000万,仅今年上半年打击虚假网页数量已超2100万个,处理下线虚假违规网站1345家。伴随着用户规模的不断扩大,新浪微博面临着治理谣言的巨大任务。2012年5月,新浪微博颁布实施《社区公约》,旨在规范、管理用户行为,维护社区秩序,杜绝不实信息。一年来,新浪微博社区管理中心共接到用户举报超过1500万次,处理用户纠纷及不实信息200万次,超过20万用户被扣除信用积分。

  伴随着北京地区网站联合辟谣平台的上线,这些网站的辟谣资源将汇集成一股力量。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一平台为开放式,欢迎更多的管理部门、行业组织及网站加盟,共同打击网络谣言。

  公众参与增强辟谣力度

  打击网络谣言,离不开公众参与。

  建立畅通有效的举报机制,是打击网络谣言的重要途径之一。据北京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介绍,除了该中心网站接受公众举报外,新浪、搜狐、百度等北京26家属地重点网站都在网站首页设立了公众举报渠道,并统一向社会公布。网站除了要及时处理举报外,收到重要的举报线索要随时上报。

  据统计,仅今年6月,举报中心共向属地网站下发网民举报的不良信息3758条,属地网站自身接收网民举报信息41万余条。此外,举报中心向社会公布了《北京市违法和互联网信息举报办法》,对积极举报的网民和接受、处理公众举报得力的网站进行奖励。

  而在新浪的《社区公约》中,对谣言和不实信息的认定,除了几种可以直接认定的类型,裁判机制参考借鉴了陪审团制度,建立起社区委员会制度。社区委员会的成员全部来自公开招募的微博网友,他们参与违规行为的研判,决定具体行为是否违规。目前社区委员会成员已达近2万人。他们的参与,既增强了辟谣信息的可信度,也是公众辟谣意识的自我教育。

  为了鼓励公众参与网络辟谣,尤其是提高普通网友面对大众传播信息时的选择、理解、质疑、评估等能力,北京地区网站联合辟谣平台还有一大使命——对公众的媒介素养教育。平台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将增强平台互动性,陆续推出谣言有奖举报、谣言分级评估、防忽悠互动游戏、谣言识别测试等特色栏目。此外,还将依托“谣言粉碎报告”、“谣言识别测试”等素材,制作辟谣社区宣传册,加大对非主力上网群体的辟谣知识普及力度。

  

  链接

  四件“武器”识破谣言

  据新华社北京8月2日电  (记者崔静、黄小希)清华大学伊雷尔·爱泼斯坦对外传播研究中心研究员王君超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只要掌握几种“武器”,就能提高对谣言的辨识能力。

  “武器”之一:看信息来源。有些信息来源于道听途说,有些属于个人臆想式的“孤证”;有些媒体发布的信息也没有明确的信息来源,只好标明“网传”,类似信息的可靠性值得怀疑,不能轻信。

  “武器”之二:要善于搜索、比对。一些谣言属于“旧闻翻新”,虚化了时间、地点重新上传以误导网民;还有一些谣言的内容情节离奇,可以用关键词搜索的方法,将不同的说法进行比对,以判断信息的可信度。

  “武器”之三:有条件尽量直接核实。对于发布在微博、微信上的“原创内容”,联系到发帖者本人只是举手之劳。

  “武器”之四:多问几个为什么。对于貌似“科学”的谣言,需要再了解相关科学知识,或请教有关专家后才能做出判断,不能盲目轻信和随意传播。

  参与创立了“谣言终结者”栏目的搜狐新闻中心总监吴晨光分析说,假消息一般具备三个特点:一是违背常识和逻辑;二是缺失新闻要素,往往只有事件,而时间、地点、人物不明确;三是无消息源,或消息来源不确切、不权威。


(编辑:单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