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帐号: 密码:
English日本語简体繁体

从革命老区汲取精神营养

时间:2013年08月03日来源:《光明日报》作者:

7月13日,光明网“群众路线教育”实践团成员冒雨参观苹果园。图为下地照看果园的老乡请大家品尝苹果。光明网记者 熊宪斌摄

7月13日,光明网“群众路线教育”实践团成员采访“梆子舞传人”郝景裕(右二)后,与其家人合影。光明网记者 施墨摄

  7月10日,光明网“群众路线教育”实践团一行6人来到陕西省延安市延长县下盘石村,这也是光明网青年编辑记者第三次延安行。7天的时间里,我们与老乡们同吃、同住、同劳动,感受乡村生活,感悟老区精神,吃了一些苦,但更多的是精神上的收获。

  下盘石村,一个陕北高原上的普通小山村,没有黑土地的肥沃,没有大城市的繁华,却是我们念念不忘的另一个家。还是在2011年的时候,光明日报、光明网积极响应中央号召,广泛开展记者编辑“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我们的同事第一次来到下盘石村,与老乡们同吃、同住、同劳动,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为了延续这份情谊,2012年,光明人再次来到这里,将下盘石村确立为光明日报、光明网的基层联系点。因此,我们的来访可以说是一次轻车熟路的“回家之旅”。

  搭乘了13个小时的火车,再走3个小时的山路,我们终于踏上了下盘石村的土地。呼吸着雨后山中的新鲜空气,看着老乡们热情的笑脸,我们满心欢喜。暂别电脑屏幕和网络世界,这个散发着泥土芬芳的地方有着别样的温暖和亲切。正是在这里,我们真正领悟到,当代新闻工作者的位置“在路上、在基层、在现场”。只有在路上,心里才会有时代;只有在基层,心里才会有群众;只有在现场,心里才会有感动。

  初到村子的第一天,大叔大婶们为我们准备了满满一茶几的水果,这是下盘石人表示欢迎的淳朴方式。吃过水果,我们习惯性地找水池洗了手,这时才发现,老乡家的洗手池内留存着废水,想来是陕北干旱,乡亲们用水非常节省。于是,不约而同地,当再吃完水果时,大家只是用纸擦一下,再不肯多使用一滴宝贵的水。后来的几天中,没有人去洗澡、洗头和洗衣服。在缺水的陕北,老乡们怎样生活,我们也应该怎样生活。

  在村子里的几天中,老乡们经常主动串门和我们聊天,我们也因此听到了最基层劳动人民内心发出的声音。还记得老乡们最常说的一句话:“你们这些娃娃,都是文人。”最初听到这话还没太在意,后来仔细一想,感觉很不对味儿,老乡们想表达的意思可能是我们这些新闻工作者不管说话还是写字都是文绉绉的,关注的话题也都是“阳春白雪”,与他们距离太远。

  在下盘石村文化室学习时,我们看到玻璃柜里摆满了绣花鞋垫和虎头鞋,墙上挂满了剪纸作品和农民画,它们的主题大多是在表现陕北人民的生活和劳动场景。画面里的鸟兽、花草都取材于日常生活并被赋予美好的寓意,而“拉话话”“纺线线”“织布布”等方言表述,更让我们直接感受到了浓郁的乡土气息和火热的生活情感。

  想到这些,我们感觉十分惭愧。我们总是不自觉地以写“阳春白雪”为荣,以写“下里巴人”为耻。殊不知,不接近群众、不深入生活,就不了解百姓的所思所想,写出来的文章只能曲高和寡,最后变成一纸空谈。

  70多年前,正是在这里,《边区群众报》根据老乡们的实际情况和文化接受能力,机动灵活地进行宣传报道,从而风靡整个陕甘宁边区。70多年后,在报道手段多样、技术水平先进的今天,如何做出让群众关心、读者满意的新闻,依然是广大新闻工作者不停思索的问题。乡亲们的一番话让我们明白,只有把笔触聚焦基层,把镜头对准基层,把感情投入基层,写出来的文章才会少了空话套话、多了生动鲜活,才会真正充满感情,让乡亲们喜闻乐见。

  短短一周的延安之行,虽然路程奔波、信息闭塞、生活不便,还赶上了百年不遇的洪涝灾害,导致返程艰辛、几经周折,但是我们依然精神饱满,更充满感激。放在院子边角处收集雨水的小铁桶、大喇叭里传出的广播声、下地回来后满是泥泞的裤腿、大叔大婶们质朴的笑脸……在我们的脑海里汇聚成温暖的“基层”印象,瓦解掉一个个业已固化的思维模式,让本该积极向上的新闻理想再次展露出来。

  基层是新闻工作的根基,群众才是新闻的主角。走在田间,坐在炕头,倾听心声,唠唠家常,这是对深入实际、深入生活的一种践行。我们开始明白要去做什么样的新闻,成为什么样的新闻人——那就是把激情挥洒在脚下的大地,把新闻书写到群众的心坎。(光明网记者 张雪莹 张 璋 施 墨 郝魁府 熊宪斌 黄 蓉)


(编辑:单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