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外汉”更需专业精神
电影《听见下雨的声音》剧照
作家郭敬明导演的两部《小时代》获得近8亿元票房;歌手周杰伦执导的《天台爱情》票房破亿;填词人方文山导演的《听见下雨的声音》、音乐人卢庚戌执导的《怒放之青春再见》也在近期相继公映。再加上近几年崔健、高晓松、九把刀、王力宏、尹丽川等与电影行业不搭边儿的音乐人甚至诗人频频“触电”,无疑都在证明在今天这样一个媒介高度融合的时代,“门外汉”跨界当导演早已见怪不怪。
在中国这样一个年票房产出超过200亿元的庞大市场中,只要你像周杰伦那样出名,或者像郭敬明那样具有社会话题性,那么是否受过科班训练就不会成为你当导演的障碍。而在好莱坞,由于电影导演协会的存在,外行人想进入导演圈并不是一件十分容易的事——在业内极具号召力的导演协会,会对导演的专业资质进行十分严格的审查,由演员转型为导演的成功范例都屈指可数(无非克林特·伊斯特伍德、本·阿弗莱克等寥寥几个),遑论音乐人、诗人这样的大幅度跨界。也许正是因为准入门槛高,好莱坞出品的影片才极少会像《富春山居图》《恋爱通告》那样因为导演的“思想幼稚”、“技法雷人”而遭受批评。
然而事实上,纵观整个世界电影史,“业余”却并不能成为“门外汉”导演的“原罪”:意大利电影大师费德里科·费里尼的本职工作是记者,美国邪典宗师昆汀·塔伦蒂诺本是个录像租赁店店员,奥斯卡最佳影片《拆弹部队》导演凯瑟琳·毕格罗原来是位画家……在北京电影学院,坊间曾流传着一种说法:“近年来,摄影系培养了一批名导演,文学系培养了一批名导演,连表演系、管理系、电影学系都培养了名导演,就是导演系没出几个像样的导演。”诚然,程耳等青年导演近期的创作说明北电名头最大的导演系还是能出人才的,但这种说法的流传却在一定程度上证明,导演这个行当考验的并不仅仅是学校的教学水平。
电影《怒放之青春再见》剧照
郭敬明说,小说家天生有成为导演的潜质,他们在写小说时脑海里就已经有了画面和分镜头;卢庚戌说,音乐与电影的共通之处在于,都需要打动人心的情感;方文山说,导演的养成教育是学校给的,但艺术的创作却是学校不能给的。这些电影“门外汉”的言论各有各的道理,因为与摄影、录音、美术等技术部门相比,导演这个行当的确对从业者的生活阅历乃至思想高度具有更高的要求——所以很多评论家才会认为,并不是北京电影学院造就了“第五代”导演,而是“文革”的经历造就了“第五代”导演。
既然导演的专业技术可以在实践中不断提高,那么“门外汉”要成为优秀导演的首要条件又是什么?在笔者看来,无疑是专业精神。在当年香港电影繁盛的时代,几乎所有行当的人才都涌入了电影圈,无论是做音乐的、搞戏剧的,还是退役警察、现役运动员,都想在电影这个大“金库”里捞上一笔,鱼龙混杂成为香港电影圈的独有特色。然而一大批急功近利、只求票房不求艺术质量的影片的诞生,在不断吹大香港电影虚幻泡沫的同时,也在无形中摧毁了香港电影的品牌价值——如今纯正港产片几乎绝迹的事实,正是当年香港电影界乱象丛生的残酷后遗症。可以说,香港电影的衰落,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从业者缺乏专业精神所导致的。如果所有从业者都把电影当作“玩票”,只求个体利益而不顾整个行业的利益,那么这个行业必然会在虚假繁荣过后迅速衰落。前车犹可鉴,香港电影的惨痛经历,应当给如今热火朝天的内地电影业敲响警钟。
电影《天台爱情》剧照
所幸的是,近年来几位“门外汉”导演执导的影片频频令人感到惊喜,有的甚至比职业导演的作品更加优秀——郭敬明将《小时代》升华为一场社会话题,在狂揽票房的同时,也成功勾勒出当今时代的一个侧面;周杰伦在《天台爱情》中独创“歌武片”这一全新类型,将音乐、爱情与功夫元素融为一体,在赢得不错票房的同时也收获了口碑;九把刀通过《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回顾那早已逝去的青春以及初恋,在感动自己的同时更感动了无数观众;阿牛导演的《初恋红豆冰》深谙“小清新”电影的精髓,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讲述了浓浓的亲情、爱情、友情……
在采访《怒放之青春再见》的导演卢庚戌时,他神情严肃地对记者说,自己拍电影绝不是“玩票”,而是将它视作艺术生涯的另一个起点。在观看完影片之后,记者所收获的激情与感动,印证了他的言论。回过头来看,郭敬明、周杰伦、九把刀、卢庚戌等具有专业精神的“门外汉”进入电影圈,对于中国电影而言,无疑起到了推波助澜之功效。
(编辑:高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