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帐号: 密码:
English日本語简体繁体

2013戏剧:在稳健中探索

时间:2013年12月30日来源:《中国艺术报》作者:王新荣

   梅花奖艺术团以“弘扬民族文化、服务人民群众”为宗旨,每年都深入各地为基层群众演出。图为中国剧协主席、首位梅花大奖获得者尚长荣,率梅花奖艺术团赴革命老区广西百色为观众演出。

  梅花奖走过30年

  今年5月,第26届中国戏剧梅花奖揭晓。至此,梅花奖已然走过30载,步入“而立”之年。30年来,梅花奖一共评选了26届,共评出了涵盖59个剧种,33个省区市(包括港澳台)的戏曲、话剧、歌剧、舞剧等获奖演员634人,其中包含二次荣获梅花奖44人(“二度梅”42人,跨剧种2人),梅花大奖7人,被誉为当代戏剧表演艺术的最高奖。这些获奖者既有来自国家级大剧院的,又有基层县剧团和民间职业剧团的;既有京剧、昆曲、评剧、越剧、豫剧、秦腔等流传地较广的大剧种,又有许多被称作“天下第一团”的稀有剧种。

  30年间,从增设“二度梅”到增评民间职业剧团的演员再到设立“梅花大奖”,梅花奖不断改进评奖机制,探索新思路,有效推动了我国戏剧舞台出人出戏,推动了戏剧事业的繁荣发展。评奖不是目的,获奖也不是休止符。所有的梅花奖获得者一直秉承“上得奖台,下到基层”的文艺志愿服务精神,由历届梅花奖获得者组成的梅花奖艺术团自2005年成立以来,坚持为基层百姓演戏,坚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在文化惠民、传统戏曲传承发展、对外文化推广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复排搬演成主旋律

  这一年,话剧舞台上的改编、复排之作可谓不同话剧制作机构、演出团体面向市场的共同选择。比如北京人艺复排了《天之骄子》《小井胡同》两部大戏;国家话剧院也推出了《大宅门》《青蛇》两部改编自电视剧、小说的作品,复排了小剧场话剧《纪念碑》;国家大剧院与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合作改编上演了《推拿》;同时,还有一些民营戏剧创作团体、青年戏剧人也推出了根据不同文学、影视作品改编的剧目。“复排和搬演”成为2013年度话剧舞台的主旋律。这也许正好为长期以来困守戏剧界“没有好剧本”找到了一条出路。

  复排或改编经典剧目有利于优秀剧目的整理传承和戏剧人才的培养,但与此同时,改编和复排背后的一些现象也颇值得思索。为什么时下的创作者如此热衷改编、复排?原创匮乏的老问题或许可以为我们提供一种解释。创作机构、院团编剧锐减,编剧岗位虚设,编剧人员老化,编剧能力下降,戏剧剧本创作和编剧队伍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编剧的流失、优秀原创剧本的极度匮乏,已成为话剧艺术品质提升、可持续发展的瓶颈。此外,如何在改编中协调原著与二度创作、原著人文内涵与改编者艺术观念的关系?如何在复排中处理好继承与创新、传统与当下的关系?如何促进人才队伍建设?这些问题业界都应该深思。

  现代戏进入成熟阶段

  纵览第十届中国艺术节、第13届戏剧节以及近年来的现代戏创作,其中,十艺节戏曲参评剧目中包含23台现代戏,而第13届戏剧节现代戏也有15台之多。从这些现代戏作品中,我们发现一个可喜的现象——现代戏创作进入了成熟阶段。这是几十年探索的结果,虽然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很多,也出现过话剧加唱、舞美大制作等不正确的方向。现代题材和现代手法逐渐得到运用,戏曲本体特征得到更多专业人员的重视,这些成功的经验值得总结、推广和坚持,同时在具体的探索、运用中也需要更多思考,切忌盲目滥用、铺张浪费、竭泽而渔。

  纵观当前的现代戏创作,无论内容还是创作风格与艺术手法,都突破了以往的创作面貌,富含浓郁的时代特色和激荡人心的质朴力量,成为当前优秀现代戏的共同特点。越来越追求写出平凡人的血肉和个性,不回避性格的缺点、生活的弱点,用常人之心、凡人之理揭示精神发展的历程,从而写出了人物真实可信的心理轨迹,在具有亲和可信效果的展示过程中,水到渠成地完成了一个个鲜明形象由平凡走向不凡和“这一个”的艺术历程,追求人物性格的个性化、平民化、生活化成为这类作品成功的基础。

  地方戏发展迎来新契机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生活方式、语言方式、生活环境的变化,使得一些剧种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壤,地方戏曲剧种的保护迫在眉睫。这一年来,面对地方戏创作暴露出的“歌德派”倾向、泛剧种化等病疾,部分地方剧团转企改制后走市场的徘徊和茫然,建设文化强国,地方戏曲该怎么办,不断引发业界忧思和诘问,并最终推动上升到了国家层面的重视。

  文化部年中推出了以现有各种体制地方戏曲艺术表演团体为基础,以目前活跃在舞台上的地方戏曲艺术家为骨干,以切实可行的政策为保障,以一定的经费投入为支撑,全面加强地方戏曲剧种保护与扶持的计划。扶持保护计划以5年为一个周期,旨在以剧种保护与扶持为依托,推动地方戏曲的健康发展。12月20日,文化部通报了首批全国地方戏创作演出重点院团扶持评审结果,中国评剧院等39个全国地方戏创作演出重点院团获扶持。希望地方戏新政的出台能够在地方戏不景气的大背景下,在解放和发展艺术生产力、促进地方戏曲精品力作和优秀人才竞相涌现,充分发挥国有事业、转制的国有企业以及民营等各种体制地方戏曲艺术表演团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等方面注入一剂强心剂。

  校园“神剧”逆袭

  2013年,一部剧本、演员都并不知名的话剧《蒋公的面子》引起话剧界广泛关注。“90后”编剧,“80后”演员,成本不足5万元,却创造了近200万的票房奇迹,这出由南京大学的学生们创作的作品,引得南大校长自掏腰包买票、陈道明主动要求观摩排练,首度公演至今已在北上广深等城市连演百余场,所到城市“一票难求”,场场爆满,成为名副其实的校园“神剧”。《蒋公的面子》已然不再是一场话剧,而是一次文化事件。

  校园戏剧是中国戏剧的精神土壤,尽管当下在综合性大学排戏比之专业的戏剧院校或院团要困难得多,但综合性大学的优势即在于人文学科强大、历史底蕴深厚。《蒋公的面子》的杰出之处在于精神世界的纯粹。校园戏剧一定要清楚自己的发力点,它是不能替代专业戏剧的,而应凭借其丰厚的人文底蕴,着力于培养下一个曹禺式的创作家,在剧作和精神引导上寻求突破,做引导思想、开创风气的戏。


(编辑: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