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帐号: 密码:
English日本語简体繁体

为基层留下一支不走的文艺工作者队伍

时间:2013年12月04日来源:中国艺术报作者:武丹丹

  中国文联文艺培训志愿服务试点“戏剧培训”项目成功举办

中国文联文艺培训志愿服务“戏剧培训”项目(宜兴)结业合影留念

中国文联文艺培训志愿服务“戏剧培训”项目(玉溪)结业合影留念

 

①中国剧协主席尚长荣等艺术家在宜兴采风

②梅花奖获得者韩剑光现场给学员们边讲评边做动作示范

③讲评老师与学员们一起讨论剧本

宜兴培训班上,学员认真听课

学员在学习

学员讲述自己的作品

中国文联文艺培训志愿服务“戏剧培训”项目(玉溪)现场

  今年5月,中国剧协接到中国文联文艺志愿服务中心的戏剧培训试点项目之后,经过多方论证,探讨多种方案,最后针对全国各地普遍存在“剧本荒”的实际情况,决定从剧本创作的角度进行试点工作。因为剧本创作是戏剧创作的第一步,一旦能够通过文艺培训志愿服务取得成果,则可以带动剧目生产,获得更大更显著的社会效益。

  因此,中国剧协决定依托《剧本》月刊精心策划,对试点的江苏宜兴和云南玉溪的相关创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力求授人以渔。8月12日,培训项目在江苏宜兴开班试点,也是戏剧培训项目的第一站。在招募志愿者的过程中,涌现出大批明星志愿者,最终,年过七旬的中国剧协主席尚长荣亲自挂帅,由中国剧协副主席罗怀臻、央视著名导演娄乃鸣、李文启,空军电视艺术中心编导室主任王俭,中国剧协分党组成员、副秘书长周光,《剧本》月刊主编黎继德等组成了一支罕见的重量级文艺志愿小分队。

  烈日炎炎,倾心辅导

  为将志愿服务落到实处,切实为当地做好事、做实事,中国剧协和宜兴有关方面多次沟通,做了大量的前期调研准备工作,认为江苏宜兴群众文化发展有一定的基础,以在文化站工作的编剧丁国锋为代表的一批编剧,创作了大量基层群众喜闻乐见的小戏小品剧作,多次获得全国大奖,他们坚持不懈进行现实题材的小戏小品创作,并且储备了大量创作素材。针对宜兴试点的这些特点,中国剧协精心配备辅导老师,设计课程,在项目开始之初就组织志愿者大量阅读当地作者创作的近百部作品,从中精选出当地21位作者的23个小戏小品,提前分到老师手中,大家带着修改意见到当地。在教学方案中,既有提高学员整体文化素养的专业讲座,也有《剧本》月刊的编辑老师分组点评,详细提出修改方案,学员就地修改,随时沟通。今年夏天正逢江苏历史上罕见的高温天气,各位专家抵达宜兴时当天的气温高达44度,但专家老师不顾酷暑,不摆架子,和学员们同吃同住,课上课下随时交流对作品的看法……学员们也格外珍惜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餐厅、教室,甚至是去往会场的路上,都有学员在和辅导老师探讨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参加此次戏剧培训的学员中,既有职业编剧,也有业余爱好者,年纪最大者已年过七旬,但创作热情不减。学员里还有为数不少的群众文化干部,他们表示,这样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机会,实在太难得了,具有可操作性,极大地开阔了眼界、提高了审美品位,他们会像革命火种一样,把学来的知识在群众文化的工作中广为传播。

  乡土气息浓郁,探索精神高涨

  9月23日,中国文联文艺培训志愿服务“戏剧培训”项目玉溪试点项目顺利开班。与宜兴班不同,玉溪地处云南边陲,既是聂耳的故乡,也是花灯剧、滇剧的主要流行地,因此,中国剧协特别为玉溪配备了表导演老师。参加培训的学员除了全市八县一区文化馆、玉溪市艺术创作研究所编剧之外,还有60余名玉溪滇剧院、玉溪花灯剧院的艺术创作人才同玉溪的文艺爱好者们。

  中国剧协副主席孟冰、罗怀臻,娄乃鸣、周光,梅花奖获得者韩剑光等一批专家学者就地方文艺发展和戏剧创作等问题举办了专题讲座,并对由玉溪本土剧作家创作的花灯小戏《争嫁妆》、话剧《冬天里的故事》、现代滇剧《柳嫂》等14件本土题材原创剧本进行了点评和指导。

  “在点评剧本的环节中,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出乎意料。”王俭全程参与了14件玉溪本土题材原创剧本的点评,他认为这些参评作品带给他惊喜的同时还有感动。“没想到在玉溪还有像杨应昌和姚宝奇这样一批年长的前辈剧作者们在默默创作着。由于在农村生活了几十年,他们的作品带有浓郁的乡土气息,表现出了他们深厚的生活底蕴。而这恰恰是戏剧创作过程中最需要也最缺乏的元素。这样的作品不仅生动、真实,同时还紧扣现实热点,反映了农村的变化,这是很难能可贵的。”王俭同时表示,还有一批年轻的作者,他们的作品有的虽然不太成熟,但却透着一股热烈的探索精神。这两部分剧作者,形成了整个玉溪戏剧创作的团队,他对这个团队的创作前景特别看好,期待玉溪涌现出更好的作品。

  67岁的通海农民剧作者杨应昌在培训结束后说:“在这次活动中我收获了很多,各个专家针对每件作品都给出了实实在在的点评,提出了很多很好的修改意见。这次培训不仅让老一辈戏剧工作者的创作和表演水平有所提升,同时也给年轻的戏剧人启示和教育。”杨应昌认为,要把专家和学者们的指导应用到实践中还需很长时间,然而只要通过不断学习和积累,这次培训将会对玉溪戏剧水平的提升起到很大帮助。

  “专题讲座涉及编剧、导演和表演等内容,很全面,让我们的演员和创作人员收获很大。”玉溪市滇剧院导演刘斌表示,作为一名导演,他平时在对剧本创作和演员表演进行点评时,虽能看出不足之处,但总感觉点不到位。然而在本次作品点评环节中,老师们的点评针针见血,直指要害,让他从中获益良多。

  提升青年戏剧人才的思想理念

  玉溪班开班前夕恰逢中秋、国庆,志愿者们除观赏中秋国庆灯会,参观聂耳广场,培训期间还对玉溪文化进行不同程度的了解,并表达了自己的看法。“站在聂耳铜像下俯瞰,下方闪耀的灯组和聂耳大剧院的建筑群交相辉映,看上去很美,文化气息浓郁。”赏完灯会,顺着河滨路一直走到聂耳音乐广场,孟冰深有感触地说,玉溪是一个很宜居的城市,呼吸着清新的空气,头顶着蓝天,让人心情愉悦。初次来到玉溪的娄乃鸣认为,当前,国家十分重视文化建设,然而如何将文化蔓延开,让其感染每个人,是一个亟待思考的问题。“本次戏剧培训工作是一个‘根’,只有培养更多的人才,让他们将当地文化更好地展示出来,才能将中国梦落到实处,才能感染更多的人。这次培训只是第一步,以后我们还会持续关注玉溪文化发展。希望通过一己之力,为玉溪文化发展作出贡献。”娄乃鸣说。

  “玉溪是云南省的戏剧重地,在全国也小有名气,然而因观念差异,玉溪的戏剧与全国其他几大剧种相比仍有差距。我们希望能通过举办此类培训班,通过专家的授课和指导,提升‘编、导、演’青年人才的思想理念。同时,让这些文艺人才拓展眼界,更多地了解其他地域如何传承和保护好传统艺术,如何与时代接轨,从而创作出更多与时俱进的文艺作品。”玉溪市文化局副局长、市滇剧院院长冯咏梅说:“本次培训活动受益面广,意义深远,下一步,我们将继续保持玉溪地方戏剧在全省多年来积累的优势,通过类似的平台,提升‘编、导、演’人员及舞台美术等艺术人才的综合素质,形成强有力的队伍,把玉溪地方文艺发扬光大。”

  作为本次活动的协办方,玉溪市艺术创作研究所所长陈晓静说:“本次培训结束后,我们还将对此次选评作品进行跟踪、修改和加工,并希望此次选评的作品能搬上舞台,让广大人民群众检验。今后,我们将继续搭建更好更多的艺术交流培训平台,营造艺术创作的良好氛围,将优秀文化‘种’在玉溪,为玉溪留下一支不走的文艺工作者队伍,让玉溪文艺创作者和表演者拥有一块坚实肥沃的阵地。”

  针对两地的培训服务中发现的好苗子、好作品,中国剧协文艺志愿服务队进行了跟踪,成果喜人。在经过专业老师的指导、培训之后,两地都已初见成效。宜兴小品《一碗馄饨引发的故事》在2013年10月举办的“十艺节”的舞台上大放异彩,荣获文化部小戏小品“群星奖”,同时在宜兴乡村舞台上也十分抢眼,先后在18个镇、街道演出百余场。被称为“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玉溪学员作品《卓梅与阿罗》,也将在修改后参加明年在上海举行的“纪念莎士比亚诞辰450周年演出”。同时,两地部分小品经过后期追踪、修改、加工,也达到发表水平,将陆续在《剧本》杂志上刊登发表。  

  明星志愿者风采

  戏剧要为人民而不是人民币服务

  □ 尚长荣(中国剧协主席、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

  戏剧生于民,长于民,随着时代发展进入殿堂,进入高台教化,但现在我们更应注重还戏于民。过去三五岁的孩子,还没上学的时候,都是通过看戏获取知识。中国传统文化所崇尚的风骨精神,都可以从戏台上得到启迪。戏曲这个舞台,说大了叫弘扬,说小了叫“渗透”,就是潜移默化给人们激励和鼓舞。养浩然正气,弘扬真善美、鞭挞假恶丑,传播社会正能量。

  戏剧的发展要遵循一个规律,即要适应观众的审美需求。戏剧不一定曲高和寡,而是可以做到雅俗共赏,多出老百姓想看和爱看的戏。北京有个地方叫酒仙桥,现在是闹市,过去是田间地头。1958年我父亲带着剧团到那里为老百姓演出时,是在用木头搭建的临时露天戏台上,至今我还保留着那张照片。这就是戏曲供与求的关系,院团深入基层演出,老百姓有这样的文化需求,这是我们多年来的优良传统。21世纪更需要继承发扬这种好传统。

  中国文联文艺培训志愿服务“戏剧培训”试点项目,培养提高广大基层戏剧工作者的创作水平,为基层文化发展留下了一支不走的队伍,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戏剧工作者不能仅仅盯着人民币,而应该全心全意深入基层为人民服务。  

  保留“泥土味”,接通“大气象”

  □ 罗怀臻(中国剧协副主席、著名剧作家)

  30年前,我的戏剧创作起步于太湖。很多年前,我和今天的学员一样,也参加过业余作者培训班。当时作演讲的是一位上海来的专家,就是那次培训,让我一下子打开了创作的视野,也改变了我的人生。30年后,我又回到了太湖,希望学员们能和我当初一样,通过这次培训,在文艺创作上都能有大收获。

  近年来,宜兴的基层作家创作了大量的富有本土特色的小戏小品,其中不少作品斩获国家、省级大奖。作为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宜兴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各个地域、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不能一味模仿别人。作家们在创作过程中,一方面要努力发掘本地独特的地域文化,不断走进生活和基层,让作品保留“泥土味”;另一方面,随着文化传播速度越来越快,文化创作不能拒绝现代化,要打破地域通道,接通“大气象”,以找寻更多的平台来展示宜兴的文化。

  另外,一个好作品要能慰藉观众的心灵,保持文化的延续。通过戏剧培训,打开学员们的视野,提高他们的艺术素养,让宜兴走出几位国家级水准的小戏小品创作家,把文化的“火种”播撒在广阔的基层大地上。

  主旋律创作不要只写现在

  □ 孟 冰(中国剧协副主席、著名剧作家)

  主旋律作品创作,是编剧特别是基层剧作者创作中常常遇到且不可回避的话题。受命而作,好人好事,典型人物,此类题材创作的概念化、符号化等长期饱受诟病的创作误区是最难突破的。主旋律题材不能不写好人好事,又不能仅写好人好事,还有什么办法呢?其创作要领就是:写当代题材,写主旋律作品,一定要融入历史、地域与民俗的内涵,而不要只写现在。

  比如我写《黄土谣》,《黄土谣》的真实故事发生在湖南湘西,我把全部背景设置到了晋西北,山西、陕西和内蒙古的交界。有黄河就有歌,就有历史,就有地域文化。况且那个地方还有“走西口”,曾经有多少人跨过黄河去内蒙古讨生活,讨生活既有对新生活的追求向往和憧憬,又有对妻儿的背井离乡,所以,希望和痛苦并存。很多人死在讨生活的路上,才有“哥哥你走西口,小妹妹我实在难留”这样缠绵的歌。有这样的歌,必然有这样的谣——黄土谣,因此它的整体格调和品格就产生了,这样一个现代悲剧英雄故事就被嫁接在一个古老民族的历史上、那条古老的河上、那首古老的歌里了,汇入了这样天地间回响的歌声当中、黄河的涛声中去了。因此,今天的故事,就不再简简单单是今天的故事,已经融入了地域、历史和文化等内涵了。  

  学员代表感言

  戏剧路上的“圆梦者”

  □ 雷 佳(云南省玉溪市艺术创作研究所三级编剧)

  就算在这个纷繁匆促的时代,“梦想”,仍是一个可以拨动人们心弦的神奇词汇。那么,对于热爱戏剧、从事戏剧创作的我来说,我的梦想是什么呢?

  学习编剧之初,导师就有训诫:坐得板凳十年冷,不写文章半句空。戏剧创作是一条清冷而漫长的道路,路上有岔口,有迷雾,于我而言,走在这条道路上的心情就像暗夜里压抑着的一簇火焰,一直灼烫着内心。创作是心灵感悟和审美情感化的实践,当写出最浓烈的情感时,清冷和漫长在这内心的欢喜面前,显得多么微不足道。而我就因着这一点火光,不断在这条道路上下求索。但是,在创作中我却常常面临这样的困境:对于隐藏着的主题认识模糊,在写作中对主题的挖掘浅尝辄止,停留在表面的感性上,而无法站在一个高度将其结构理性化。每每遇到这类问题,便不由产生畏难情绪,一件件作品半途而废,一个个构思无限搁置,在创作上有了力不从心的感觉。能准确而深刻地表达内心的最为之激动的东西,成了我戏剧创作之路上一个最大的梦想。

  正当面对这样的困境时,中国文联文艺培训志愿服务“戏剧培训”项目在玉溪启动。五天,高密集、高强度的学习,专家老师们用最生动实用的形式向我们传授戏剧创作的方法。“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古人寥寥数语就将学习的重要性概括了出来。而这次学习的过程就好像在对我这块“顽石”敲打锤炼,期待有一天能呈现光洁温润的一面。

  “梦想无论怎样模糊,总潜伏在我们心底,使我们的心境永远得不到宁静,直到这些梦想成为事实才止;像种子在地下一样,一定要萌芽滋长,伸出地面来,寻找阳光。”林语堂的这段话正道出了梦想的美好之处,它是我们内心最幸福的所在,将引领我们人生的道路。和每一位编剧一样,创作的欲望,就是小小的梦想的种子深种于心,让人日夜辗转索思。无疑我是幸运的,与“戏剧培训”项目的邂逅,在我的创作中撕开一片迷雾,透进了些许阳光。愚笨如我,不敢说在编剧之路上就从此豁然开朗,但至少,我不再是一个人孤军奋战找不到出路。我看见了我的梦想有人在呵护,有人在为你加油,在这些“圆梦者”的指引下,也许有一天,梦想会变成阳光下的现实,熠熠生辉。  

  戏剧创作的三个立足点

  □ 丁国锋(江苏省宜兴市文化馆创作员)

  今年8月11日至18日,中国文联文艺培训志愿服务之“戏剧培训”项目在宜兴成功举办,我作为宜兴市文化馆的创作员,有幸参加了本次培训,聆听了尚长荣、罗怀臻、周光、娄乃鸣、李文启、黎继德等全国一流的艺术大家们的授课。8天的受训,不仅完善了我的《一碗馄饨引发的故事》等作品,丰富了我的创作知识,更使我明确了戏剧创作必须坚持的三个基本立足点。

  一是要立足时代,传递正能量。为时代发展、社会进步服务,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是文学艺术的责任,更是文艺工作者的使命。改革开放30多年来,社会和经济高速发展,文化需求量大。面对社会现实,戏剧作者及其作品的立足点和出发点,直接影响着社会意识形态的存在与发展。尤其是针对少数社会负面现象和发展中突现的问题,文艺如何立足时代,传递正能量?对此,娄乃鸣导演形象而生动的阐述,给予我深深的启迪:“剧作者要有敏感的头脑和清晰的思路。我们是安慰心灵的,带着大家顺着历史的潮流继续艰难地前进,这是我们要做的事。”作为一个戏剧作者,此番话好似深山佛钟,让我在迷惘中醒悟,彷徨中坚定,震撼中迸发力量。无论题材的正与反,事件的大与小,观点的立与驳,传递正能量,是这个时代赋予戏剧创作的首要立足点。

  二是要立足生活,写身边的故事。艺术作品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这一说法在文艺界早已是妇孺皆知。然而,我们在下笔行文时,又有多少是来自自己身边真实的素材?生搬硬套,肆意编造,七拼八凑,偷梁换柱的伎俩一用再用;追求时髦,赶浪头的作品俯拾即是。也许正是我们这些作者的明知故犯、误入歧途不能自拔,才使这次培训中几乎所有的老师,都强调了同一个课题:要立足生活,寻找身边的故事。京剧大师尚长荣在授课中说:“作者要有古典文学的积淀、生活的积淀、耐得住寂寞的苦读与实践,否则写不出好作品。”其中的“生活积淀”,我想应该是作者感知生活的宽度与厚度,贫乏而简单的生活,产生不了积淀,只有丰厚的生活积淀,才是戏剧创作的不竭源泉。生活积淀从何而来?李文启老师给了我们简明的指点:“别人可以自由自在,无所顾忌地生活,编剧可不能,编剧要有意识地去生活。”这个“有意识”当是作者对生活的用心观察、用心感受、用心思考、用心记录,用娄乃鸣导演的话说,“我们要学会复述生活”,从生活中搜录素材,不要凭空想象,否则,作品就会变成脱离生活的空中楼阁。罗怀臻老师更是用诸多著名作家的实例,证明了作者自身生活在创作中的重要作用。他告诫我们:“不要忽视自己,一定要写自己熟悉的,在自己身上找素材,找题材。”老师们的教诲,让我彻底醒悟:不能闭门造车,不能异想天开,自己不熟悉的生活,是怎么也写不出好故事来的。《一个馄饨引发的故事》,就取材于我青少年时期听说的一个民间笑话。在我的心里沉淀了30余年,无数次的复述,无数次引来笑声,也许,这就是这个作品能获得今年全国“群星奖”的坚实基础。

  三是要立足舞台,贯通编导演。戏剧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艺术,几乎包含了文学、音乐、美术、舞蹈、语言、声光电等专业的所有元素,这些元素通过编导演的融会贯通,使生活故事立体呈现于舞台。因此,作为一剧之本的剧本,作者应有牢固而清晰的舞台概念,必须给导演、演员和其他艺术形式的发挥留有充分的展示空间。然而,对编剧这种理念和要求,我们这些基层作者似乎始终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这次培训,中国文联把编、导、演的名师们都请来了。他们以自己的亲身实践,从各个角度讲述了对剧本创作的基本要求和方法。例如,尚长荣老师说:“唱段中,四至六句是常规,八至十句为中段,十六句左右应该是重唱了。唱段的长短、情感的缓急、音乐的配置等,都应随着剧情的推进而提升。”尚老师从演员的角度提出了编剧对剧本唱段的设置要求。特别是这次培训中,专家老师们对每个学员的作品都作了认真细致的点评,不仅肯定了作品的可取性而且指出了作品的不足,理论联系实际,让学员们饱尝甘甜。

  培训时间虽短,但影响与效果之深远显而易见。立足时代、立足生活、立足舞台,会让我永远铭记心底。感谢中国文联,感谢老师们。  

  组织者说

  人才培养应注重层次性、针对性、计划性、系统性

  □ 季国平(中国剧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

  戏剧艺术要发展,人才是保障。近些年,中国剧协一直重视戏剧人才的培养工作,培训班作为戏剧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抓手,在推动出人出戏出成效,特别是对于发现、挖掘中青年戏剧人才,完善戏剧人才梯队结构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这也是充分发挥文艺家协会的人才优势,为人民群众提供文艺志愿服务的一种重要形式。

  这些年,在探索戏剧人才培训模式方面,中国剧协用力颇多,极大地增强了戏剧人才培养的层次性、针对性、计划性和系统性。除了各种戏剧人才普通培训班之外,还有旨在选优拔高的戏剧人才高级研修班,从全国各地选拔一批已经在业界具备一定创作成果的中青年戏剧编剧、导演、音乐、理论评论、舞美方面的人才参加培训,更是将培训的触角延伸至边疆、基层农村、欠发达地区,关注基层戏剧工作者,推动文艺志愿服务“广接地气”。这次与中国文联文艺志愿服务中心共同开展的中国文联文艺培训志愿服务“戏剧培训”项目,就是通过专家专题讲座与作品点评并重,学员作品修改提高推荐、跟踪回访,全体人员观摩演出等不同方式,进一步提高基层文艺工作者的艺术素养和艺术教育水平。

  文艺支教项目后服务基层文艺工作者的又一力举

  □ 廖 恳(中国文联文艺志愿服务中心副主任)

  文艺培训志愿服务试点项目依托有关全国文艺家协会,以志愿服务方式动员组织艺术家深入中西部农村地区,重点面向基层文艺工作者、文艺骨干,开展专项文艺培训,以提升欠发达地区文艺工作者的艺术水平,促进当地公共文化建设。

  自今年3月以来,中国文联文艺志愿服务中心多次与相关全国文艺家协会召开专题会,研讨项目选点立项、培训课程、授课教师选派等工作,在深入服务地调研的基础上,贴近基层文艺工作者的实际需求,确定了项目工作方案。今年7月,先后启动戏剧、美术、摄影专项文艺培训志愿服务项目,选派了50多位相关门类艺术家,到两个市、4个县,以举办培训班、讲座、笔会、现场辅导和小型展览等多种形式开展专项文艺培训志愿服务,累计服务基层文艺工作者等超过6000人次。

  文艺培训项目动员文艺家以志愿服务形式服务基层,通过有针对性的集中培训和实践,较短时间内大大提升了基层文艺工作者的艺术素养和眼界视野,为当地公共文化建设起到了的助推作用,受到当地领导和基层文艺工作者的热烈欢迎和充分肯定。同时,项目实施也为文艺家体现社会责任,到基层去获取灵感、汲取素材、出好作品提供了有效渠道,真正实现了基层工作者、文艺家志愿者的双向受益。

  文艺志愿服务是双赢之举

  □ 周 光(中国剧协分党组成员、副秘书长)

  戏剧是生活化、大众化的艺术。伴随着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基层百姓的艺术创作热情和需求也越来越高涨,尽管很多农民剧作者在创作技巧上还不够专业,但他们并不成熟的作品中常常内含非常闪光的东西,直击灵魂。之所以从剧本创作的角度进行试点工作,是因为剧本创作是戏剧创作的第一步,一旦能够通过文艺培训志愿服务取得成果,则可以带动剧目生产,获得更大更显著的社会效益。文艺志愿者们在教授当地农民编剧理论和技巧的基础上,辅导创作、修改剧本,提升剧本创作能力和创作质量,促进剧本成果产出。与此同时,戏剧家们还举办了戏剧专题讲座,为当地戏剧爱好者们普及戏剧历史和理论知识。

  随着编剧地位和创作环境的改变,一些专业戏剧工作者逐渐远离生活。因此,专业编剧需要更深刻地体验和贴近生活。此举一方面为广大基层编剧提供了好的创作技术指导,另一方面也为广大文艺志愿者、文艺家和广大农民作家提供了双向交流共赢的平台。

  为基层培养“种文化”的能手

  □ 王建平(江苏省宜兴市剧目工作室主任、宜兴市文化馆党支部书记)

  中国文联和中国剧协来到宜兴开展文艺培训志愿服务“戏剧培训”试点项目,这是宜兴群众文艺创作的一件幸事。因为从宜兴的创作现实出发,这样的培训是一场“及时雨”。

  创作培训始终是宜兴长期坚持做的一件重要工作,几乎每年都有一次形式不同的创作培训活动。但是,中国文联的这次培训,规格档次之高、效果之好史无前例。一是师资强。11位老师都是全国一流的知名教授专家。这是我们平时想请请不来,想见见不到的。二是知识面广。戏剧创作编导演三大主体紧密结合,编是根本。编剧如何做到有利于导、有利于演,本次培训给我们做了很好的解答。三是情感真。本次培训抛弃了突击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一切都在热烈的交流中真情地传导。老师们平易近人、诲人不倦的崇高品德和深入浅出、循循善诱的教育方法,无不显示出德艺双馨的大家风范。通过各位老师和学员的共同努力,在参加本次培训征集到的50余件作品中,有20多件得以提高,经过两次修改受到老师肯定的有十余件。同时,学员的创作技艺迅速提高,作品越改越好,部分学员作品在《剧本》杂志上发表,有学员作品获得了全国“群星奖”……正是这样的培训,真真切切地为我们基层培养了“种文化”的能手。

  艺术创作需要志愿者

  □ 陈晓静(云南省玉溪市艺术创作研究所所长、一级编剧)

  9月23日至9月27日,中国文联文艺培训志愿服务“戏剧培训”项目在人民音乐家聂耳的故乡——玉溪开班。短短一周时间,来自中国文联、中国剧协和《剧本》杂志等多家单位的12名文艺志愿者聚集玉溪倾其心智,授业解惑。本次项目是中国文联为基层文艺队伍提供志愿服务、打造地方精品,培养戏剧人才、汲取素材、磨砺品格的一种创新措施,在玉溪戏剧创作人才严重匮乏断档的关键时刻,极大地调动了玉溪市戏剧创作队伍的创作积极性,为玉溪戏剧创作队伍的稳固和发展,为增强戏剧创作队伍的自觉和自信,为戏剧创作人员艺术素养和专业技能的提高起到了十分积极有效的作用,同时也为玉溪促进文化交流吹响了集结号。

  中国文联是文艺家共有的家园,是责任感和使命感让中国文联聚集了众多的文艺志愿者发出他们的声音,引领、培养更多的艺术人才创作真正具有民族特色、时代精神的感染人的艺术作品。艺术创作需要“志愿”,需要“志愿者”!需要上上下下一起努力!


(编辑:苏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