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隐于市”的北京秘境
近日,由《TimeOut北京》杂志编撰的《北京秘境》系列丛书第二期的新书出版,为此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特别推出UCCA旅行系列讲座——“隐于市”的北京秘境,为您讲述那些深藏于北京老地图里的线描历史,从市井的独特角度去理解京韵文化的精髓,带领热爱行走的人们一起去发现那些颇具传奇色彩的北京文化圣地!大多数人一说到北京,总是会首先想到要去故宫、北海、颐和园、天安门广场看升旗等,其实北京值得一去的地方还有很多,从修复版《阳光灿烂的日子》中采用的公主府场景,到地质博物馆、万寿寺、先农坛、大葆台、团城演武厅,以及那数不尽的名人故居等。
作为此次活动嘉宾的海航集团文化艺术总监杨浪对于北京城这个他成长、生活、工作的地方有着很深的感情,《北京秘境》系列丛书中介绍的上百个秘境,他当年几乎都是拿着老地图一一走过的,他喜欢用老地图印证历史,之后再去考证。杨浪认为:“旅游是要捧着书的,不一定要去很有名的地方,但真正的旅游一定是需要去切身地感受,旅游应该是对历史的抚摸和对文化的观照。”
提起北京的庙有多少?在号称数不过来的众多寺庙中,杨浪觉得坐落于北京东二环的智化寺尤为值得关注,这里最独特的就是那些乐僧们,据传其前人是来自于河南的一个村子,因有来北京出家的传统而聚集在这里。老的曲牌、谱子的稿本、悠扬的笛声代代沿袭,正是因其存在智化寺现已成为研究中国音乐的化石,而至今还有许多音乐家把这座寺庙中的音乐运用到自己的创作当中。今天,虽然在这里表演的人已经大大不一样了,但是所传承的曲谱、稿本、陈列的器乐依然还是那有着500年历史的东西,真正想听到明代音乐是怎样的人,还是可以到那里去感受难得的痕迹。另外,不得不说的还有五塔寺,即现在的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北魏时期最早传入北京的佛像现今就存放在那里,而从近代、当代在北京及华北地区活动的所有传教士包括利玛窦的碑也都安放在那里,且它还是北京唯一的一座印度庙。
如今的北京城已经是一个高速发展的现代化大都市,为此,其付出的巨大代价是对文化的诸多摧毁和埋没,但北京建都800余年的历史,依然会有些东西在缝隙中被留存下来,它们需要告诉人们其意义所在,并得到关注与发掘。若想寻找到那些遥远的记忆,可以到智化寺看看那地面铺就的来自苏州的金砖,也可以到位于西四的白塔寺看看那道700年前的水平线,现在因为修水泥路、柏油路,往上一层层覆盖,细细对比会发现路面早已增高了许多。在今日商业气氛浓郁的生活环境中,如有机会身处古建筑中,那么放眼望着周围的高楼大厦,一定会生出深刻的缅怀之感,当你登上鼓楼去聆听当年全北京据其校对时刻的晨钟暮鼓之声时,也一定可以被那种深沉的尽显历史沧桑的时代感所感染。
此外,还有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北京的许多地名都是来自某一个职业,或者跟传承这类职业的人有着莫大的关联。对此,《TimeOut北京》杂志主笔、《北京秘境》系列丛书副主编黄哲不由得和杨浪展开了热烈的讨论。黄哲谈道:“在南二环的永外街道一带,散布着景泰桥、景泰路、景泰小区,其皆以景泰命名是因为一门充分展现了我国明代最精美的工艺制作水平的‘景泰蓝’工艺。那里坐落着现在的北京市珐琅厂,如今看来窄窄的街道旁的门面显得如此平淡无奇,甚至赶上天气不好时偶尔还会透出几分萧瑟,但在改革开放前这里作为民族工业的重要出口产品生产地其所创造的外汇却是比首钢还要多。因为景泰蓝当年可是皇上御用的奢侈品,大臣要用都要靠赏赐。据说,现在依旧有很多来自台湾、马来西亚等地的爱好者去拜师学艺。”类似这样的还有米市胡同,据说当年那里就因为是厨师们聚集的地方而得名,又如苏州胡同,是源于以前一群来自苏州的工匠都住在那里,他们当年顺着漕运来到北京就都住在了崇文门、朝阳门一带。
从鲁迅先生的日记中可以了解到他当年来北京后,某年某月某日,曾在永和居吃了一顿饭,一起吃饭的有谁,点了几个菜,而现在虽然当年的永和居已经早已不存,但循着这个足迹,可以想见曾有位先哲也是这么走过的。西单、王府井是因清廷的太监们出宫门走东华门、西华门,应采买方便的需要而发展起来,后成为商区的,直到新中国成立初期许多老字号还都聚集在那里。在北京地图的左上角有一个明显的圆圈,那是中国铁道博物馆。此外,还有可以做24小时灾难生存现场模拟的消防博物馆,可以打CS的北京警察博物馆,可以试驾的汽车博物馆……秘境而非标本,琐琐碎碎的东西与生活相关,同艺术展品一样,用时间表现空间,用空间表现时间。旅游需要真实贴近地用双脚去丈量,它并非只是提供愉悦,还应该可以产生更多的认知,这些也许就是我们选择继续行走的力量。
(编辑:高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