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帐号: 密码:
English日本語简体繁体

第五届“神州唱响”全国高校声乐展演侧记

时间:2013年08月12日来源:《中国艺术报》作者:高艳鸽

“让音乐流动起来,形成线条”

——第五届“神州唱响”全国高校声乐展演侧记 

金奖获得者冯硕、王迎、刘丽(自上至下)在演唱

  8月5日,学生组美声唱法的比赛刚宣布完打分结果,冯硕一身白色长裙,妆也没来得及卸,就被媒体堵到鄂尔多斯市恰特剧院的大厅接受采访。刚面对镜头时,她的自我介绍说得不太连贯。“好不习惯。”她呵呵笑着解释。这个研一的女生,来自厦门大学艺术学院音乐系,刚刚凭一首《哦,我的费南多》,从参加决赛的选手中脱颖而出,获得第一名。“没有,真的完全没有!”记者问她是否预料到会取得这么好的成绩时,她用这句提高声音的回答,来表达自己的惊喜。

  冯硕是这几日在这座剧院中诞生的“第一名”之一。8月2日至6日,由中国音协、鄂尔多斯市东胜区政府主办,中国音协高校音乐联盟、鄂尔多斯市东胜区文化局承办的第五届“神州唱响”全国高校声乐展演,在鄂尔多斯市举行了复赛和决赛。来自全国多所普通高校从事声乐教育和学习的师生参加了本次展演,最终,来自乐山师范学院的“四叶组合”、冯硕和来自四川师范大学的王迎分别荣获学生组流行唱法、美声唱法和民族唱法金奖,来自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的刘丽和上海大学音乐学院的王思思分别摘得教师组美声唱法和民族唱法金奖。

  一定要选适合自己的曲目

  冯硕觉得这次自己发挥稳定,“比平时没有打太多折扣”。事实上,在打分结果出来之前,本届比赛的评委、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音乐系声乐教研室主任肖艳就表达了对冯硕的肯定和赞赏。冯硕告诉记者,她演唱的《哦,我的费南多》,是指导老师从她比较拿手的曲目里挑选出来的。此前,她也在其他的比赛中唱过这首作品,是自己“相对比较熟、会发挥稳定的曲目”。

  选择适合自己的曲目参赛,这是肖艳和其他多位评委在比赛过程中均不断向选手强调的。“这非常重要,选手们一定要选择适合自己声部和音域的曲目。”肖艳对记者说。在“神州唱响”展演的前三届,她曾作为指导老师带着学生们去参加比赛,并取得不错的成绩,所以她很清楚选手的心理。“选手们在比赛时往往容易选择过大的曲目,是稍微超出自己能力的,这样在比赛过程中就很难驾驭,因为比赛时多少会有些紧张,一紧张气息控制不好,就容易出现问题。”她说,“所以在比赛中选择曲目是有讲究的,既不能太浅,也不能选过难的。”

  比赛中,美声唱法和民族唱法均是现场钢琴伴奏。肖艳表示,因为学生们平常在学校演唱时,这样的合伴奏的机会不是很多,因此在和钢琴伴奏合作时,有时会出现小失误,所以她建议,在有条件的前提下,还是要多和伴奏合作,多听伴奏,多找感觉,因为“光想自己的旋律,不考虑伴奏的和声,是一种横向思维,如果听伴奏,就会找到声音的感觉和正确的发音方法”。

  巧合的是,这个建议恰是冯硕的经验。“合伴奏还是挺重要的。不能只横向地考虑自己的单旋律,加上伴奏的话,你就会对音乐的整体有更深的纵向的理解。”这次比赛,她的钢琴伴奏是从厦大带过来的,虽然两人是第一次在舞台上合作,但因为来参赛前已练习过,“合作很默契”。

  “穿西服的选手,能否改穿大褂彩裤?”

  “四叶组合”是乐山师范学院的四个彝族男生组成的一个音乐组合,在学生组流行唱法决赛时,他们穿着相同的彝族服饰,不用任何伴奏,清唱了《幸福》和《嘿,妹妹》两首歌,和声部分优美动听。本届比赛评委、中央民族大学副教授张全胜毫不掩饰对他们的喜欢。“没有伴奏带,就靠自己的人声,这种合作是需要更多的默契、经过更多的训练才能达到的。人们常说,‘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怎样把民族的变成世界的,是摆在民族音乐工作者面前的课题。”他认为,“四叶组合”如果把和声部分的音准做得更极致的话,未来会发展得更好。

  对选手们在比赛时出现的问题,评委们也同样直言不讳。在复赛结束后,声乐教育家、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孙德俊评价民族唱法选手们的表现时,就表示:“舞台表现要根据作品的情境和人物内心来把握,有些选手做得好,有些就太平淡,眼神不到位,手足无措。有些选手对作品吃不太透,表现得就不太够。”决赛时,对一位穿西服的男选手,他建议:“作为民族声乐的学生,穿汉族的民族服装来唱这首歌更合适,是不是可以穿褂子彩裤来唱?”

  在学生组美声唱法的决赛结束,教师组开始上台演唱时,评委们就感叹:“还是老师们唱得好。”但有些老师在演唱时因为激动,力量用得过大了。“气息和力量是不一样的。”南京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院长俞子正说,“我们常说‘唱歌要用气支持住’,但支持住呼吸气息的就是力量,它能影响声音的生动性。”上海音乐学院教授宋波也同样提到了气息的问题:“如果把声音搭在气上,或者气息支撑得更好一些,会使声音更具穿透力。”他还提出,有学生的高音过分打开了,“如果稍微收一点,高音会更漂亮,更有穿透性”。

  学声乐的终将要面对观众

  “有时候你觉得自己在台下在琴房唱得很好,但是一站到比赛的舞台上,可能就会打折扣。”冯硕对记者说,“所以在台上会练自己的胆量。学声乐的终将是要面对人的,是要唱给别人听的,比赛不仅是对自己声音技巧的检验,也很考验心理素质。”

  上十次课,不如站在舞台上演出一次,演出一次,不如上台比赛一次。这是经常被评委们提及的一句话,比赛这一形式对于声乐教育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肖艳告诉记者,学生们在上台演唱一次后,很长一段时间内脑子里都会不断回忆自己在舞台上的一点一滴,在回想的过程中就会有提高。“其实学声乐不仅要注意技巧,更重要的是用脑子,很多时候,在脑子里慢慢过歌,会比放开声音唱更有效。”她解释,“要无数遍地在脑子里按你完全唱出来的感觉去想。有些选手唱得不流动,就是因为他唱哪个音就想哪个音,音就在原地不动,影响音乐的流动性。实际上我们唱的时候,脑子想的要比嘴里唱的快,前者带着后者走,这样它才流动,形成音乐线条。”

  听完教师组美声唱法的决赛,俞子正感叹老师们的好素质:“在舞台上有充分的经验,不会被外界影响,唱得非常完整。”声乐教师素质的高低,他们的演唱技术,以及对音乐的表现等,都会直接反映到声乐教学上。“神州唱响”这样的比赛,让老师和学生同时参与比赛,俞子正认为,这样既可以看到声乐教师的风采,也可以展示他们教学的成果。整场比赛下来,评委们从教师们的表现,就窥探到了目前中国普通高校声乐教育的现状和水平,并由此感到欣慰。

  “老师唱得好,是能教好学生的很重要的因素,也是指导学生能够唱好的重要原因。”本届比赛评委会主任、著名声乐教育家、沈阳音乐学院院长刘辉表示。一共参加了四届“神州唱响”展演活动的他认为,几年间,老师们无论是演唱的技术技巧、音乐的表现、风格的掌握、舞台台风的表现,都有长足的进步和发展,“这样的比赛确实对日常的声乐教学和研究,以及艺术实践水平的提高,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编辑:单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