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帐号: 密码:
English日本語简体繁体

探究考古类纪录片的文化内涵

时间:2013年08月09日来源:《中国艺术报》作者:丁 薇

从《南海一号》到《发现肯尼亚》

探究考古类纪录片的文化内涵

纪录片《发现肯尼亚》拍摄现场

  肯尼亚,一个遥远而神秘的国度。在它的东海岸、印度洋西北部边缘,不仅有着丰富的中国古代历史文化遗存,还流传着当地居民源自中国人后裔的说法。2010年,中国与肯尼亚两国正式启动了一项联合考古项目,考古学家对肯尼亚的陆地和水下进行了长达三年的考古工作。以此为契机,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派出一流创作团队,拍摄了三集高清纪录片《发现肯尼亚》,探寻中国和肯尼亚之间的历史交流,了解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关注肯尼亚自身文明的变迁。纪录片由李侠、陶涛任导演,将于8月12日至14日登陆央视综合频道每晚十点半的《魅力纪录》栏目,与观众们见面。

  现在进行时的状态

  此次考古行动是中国水下、陆地考古队伍首次在境外展开工作,这不仅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考古队伍的专业水准与成就,同时也讲述了辉煌灿烂的古代中国海洋文化。《发现肯尼亚》的创作团队以一种现在进行时的状态,全面记录了这次考古行动。制片人韩雯说:“就目前来说,在我国播出的有关于非洲的纪录片绝大多数都是出自西方国家,而这部纪录片,是由中国的创作团队深入肯尼亚拍摄而成,是选题的一大突破。而与考古团队同步拍摄,也是创作手法的一种创新。目前考古队才刚刚进入收尾阶段,而我们的纪录片已经创作完成。”

  据李侠介绍,两国专家在肯尼亚对岛内建筑和各类文化遗址进行考古发现,并针对肯尼亚境内,海上“丝绸之路”沿线诸多最有可能的历史沉船位置进行潜水作业、定点勘察,以确定沉船的准确位置、船体大小等。陶涛表示,片中以大量的寻访和考证,试图解答中非古代文化交流、经贸往来的一些神秘谜团——中国郑和船队到底有没有到过肯尼亚?是否真有船员留下与当地人结婚生子?他们拥有的祖传瓷碗是否来自于古代中国?拥有类似中医治疗技法的当地医师,医术传承自祖先,是否意味着中国医生几百年前曾驻足于此?这些问题直接指向肯尼亚的文化历史,这些谜团也是全球历史学界研究的热点。摄制组通过实地考古发掘和探索,深入记录了肯尼亚人的现实文化生活,依托大量第一手的独家影像资料,拨开谜团的重雾。令人兴奋的是,在肯尼亚拍摄的4个多月时间里,剧组与中肯两国考古专家紧密合作,深入最偏僻的村落,捕捉到了很多难得一见的镜头。例如,极具异域风情的班图人婚礼,新娘身上震慑人心的文身图案,肯尼亚最古老的家谱……李侠说:“纪实的手法会让观众直观的感受肯尼亚人的文化生活——最真实的部落生态、最虔诚的宗教信仰与最标志性的文化样貌。”

  摄制组还与曾参与过《地球脉动》《人类星球》等国际纪录大片的顶尖水下摄影团队合作,拍摄了很多奇幻的水下影像。在拍摄《发现肯尼亚》的过程中,他们深潜几十米海底,全程记录了中国考古队发现海底沉船的全部细节与过程。那些考古队员在水下手持卷尺,丈量沉船铁锚的珍贵画面;那些不借助任何潜水装置,徒手射鱼的肯尼亚海底猎人,都会一一呈现。在李侠看来,这部纪录片最大的特点就是它的原创性:“我们在拍摄之初几乎找遍了国内能找到的所有专家,而在对非洲问题的研究上,在专家层面,我们得到的帮助非常之少。于是我们只好聘请学习阿拉伯语的中国学生翻看古书,以寻得线索。联络当地人寻找新闻线索,找机会拍摄当地的婚丧嫁娶等风俗,试图在人们的生活当中寻找历史的痕迹。不过也正因为它的未知性才让拍摄变得更加有意思。”

  猎奇只是一种方法,

  而不是全部

  在拍摄《发现肯尼亚》之前,李侠曾执导过纪录片《南海一号》,两部都为考古类题材。他说:“考古类型的纪录片有很多能吸引观众的拍摄方法,比如玩神秘、玩宝藏、玩财富等等,但是我不觉得这是好的方法。事实上,这与纪录片本身希望传达出的历史文化有些矛盾。拍考古类题材作品的初衷是想让普通大众对考古过程中的历史文化感兴趣,然而观众往往对片子中的神鬼之说,或者文物的市场价值更感兴趣,而不是作品本身的文化内涵。”李侠表示,“不过《南海一号》有一些成功的迹象,毕竟在当时,这部纪录片还是有很好的收视率的。”

  在《南海一号》中,李侠曾以哲学的态度引导观众,“哲学里最基本的问题就是,我是谁,我从那里来,我到哪里去,但是只做历史的话,不会让观众觉得这与他自己有关系,要把历史与现实生活当中人们天天能遇到的、能感受的细节收集起来,然后跟考古的东西相关联。我们是在沿海地区今天的生活中寻找历史的痕迹,并没有寻宝。我们挨家挨户地打听观察,然后发现,然后根据自己掌握的历史资料进行关联。”而在肯尼亚,李侠和他的团队也是在一步一步的打听和询问中完成拍摄的。尤其是那场班图人的婚礼简直是意外收获,而且拍到了新娘文身的全过程。这在当地,那种宗教信仰之下,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

  李侠是希望用这种平民化的、接地气的方式从另一个角度吸引观众。他说,猎奇只能成为拍摄考古纪录片的一种方法,而不是全部,如果有一天观众不再关注猎奇,能以一种平和的心态平静感受历史人文,那将会是最理想的状态。


(编辑: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