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帐号: 密码:
English日本語简体繁体

掬起中国动画90年中的浪花

时间:2013年08月07日来源:《中国艺术报》作者:吴月玲

掬起中国动画90年中的浪花

《梦的家园》讲中国动画的故事

  由北京电视台推出的大型纪录片《梦的家园》为了纪念中国动画片走过90年的历程而摄制,近期即将播出。中国动画的主要作品有1000多部,《梦的家园》精选其中最具代表性或里程碑意义的100多部作品,采访中国动画各时期的亲历者,挖掘那些尘封已久的幕后创作故事。从亲历者们的讲述中,可以看出他们对中国动画的赤子之情。

  

塑造一个真正的猴子、一个英雄的猴子、一个美猴王。

1961年出品的动画电影《大闹天宫》剧照  

严定宪与《大闹天宫》:

请“南猴王”上课

  1958年,严定宪被选入了动画片《大闹天宫》的5个主要原画之一。万籁鸣先生在拍出了《铁扇公主》以后,就想把《西游记》中最精彩的部分——第一回到第七回即“大闹天宫”,搬上动画电影的荧幕。这是一部近两个小时的动画长片,之前谁也没有搞过这么长的动画片,因此,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调集了所有的精兵强将,厂长特伟原先安排的5个原画都是参加过1956年《骄傲的将军》的创作者,他们对于古典故事和人物有生产经验,并请了新中国成立前就非常著名的漫画家张光宇先生做孙悟空的造型设计。

  《大闹天宫》是中国动画民族化的又一次实践。中国动画的民族化之路是特伟提出来的,严定宪说,提出这个想法是了不起的,在这个想法实现的过程中很重要的人物是钱家骏先生。1956年特伟导演《骄傲的将军》时,“分镜头台本是钱家骏先生画的,美术风格也是他确定的,人物造型的塑造是他画的脸谱,是钱家骏使特伟先生提出的探索民族风格之路成为现实”。为了做好原画设计,上美厂专门请京剧老师来讲课。所以,到《大闹天宫》时,他们也想到了向戏曲取经。

  他们把“南猴王”郑法祥请到了上美厂来上课,严定宪记忆中的这个“南猴王”个子高高的。这位“南猴王”说,猴子和人是两样的,猴子不是英雄侠客,他收起身子来,再做了一组表情,就活灵活现像一个猴王。他说孙悟空不能昂着头、伸着脖子、挺着胸,而是要端着肩、端着手。“你不要以为这种猴子相就是贬低了它,它就是个猴王,你美猴王出来个美人王不行,要美猴王。所以它说话的时候指指点点,抓抓痒,你掌握这些东西,才能够塑造一个真正的猴子、一个英雄的猴子、一个美猴王。”这么一说,严定宪他们就开窍了。“我们每个人本来就在苦恼孙悟空怎么画,如何与那些天兵区别开来?就要它有一个基本动态,抓痒、耸肩、端手、眨眼睛,说话指指点点,这就是猴子的天性。万籁鸣后来跟我们讲,他也总结成三句话,孙悟空要有人的威力、猴的习性、神的本领,神、人、猴,这也是从京剧学习启发得来的。尽管我们要跳开舞台,不要完全受到他的影响,但是很多基本动作,至少是思路上有一个方向。所以这些东西也是《大闹天宫》塑造动作、塑造人物比较成功的一个依据。”

  可惜的是《大闹天宫》上集的很多资料没能保留下来。当时,上美厂进口了一批赛璐璐片,“保定生产的片剂很黄,有的是淡黄颜色,两层一放背景就暗一层,三层一放红的就变成咖啡颜色了。有了进口的胶片,没有透明度很高的赛璐璐片,出来的效果不会很好”。当时,通过香港进口来的赛璐璐片在严定宪他们那儿就成了宝贝了。上集拍完后,除了选出一些资料以外,其他用过的赛璐璐片都往大汽油桶里一放,泡两三天洗掉,手工用纱布来擦。“原动画完成了以后,大家不分高低都去洗、擦,纱布垫在底下擦干净。因为下一部片子还要用,所以大家都帮着弄。”

  做过动画,一辈子都是动画人。在做《大闹天宫》3D版时,上美厂把几个老动画人都请去当顾问,包括严定宪在内。几个70多岁的老人一起听美国专家讲3D技术,都在认真地做着笔记。他们做了一辈子动画电影,退休以后还是很关注中国动画。“现在不缺钱,不缺人,不缺技术,关键还是缺好的领军人物。”严定宪说,在他们那个年代,没有一个文化部的领导提出:动画片应该怎么搞,不要去学美国人、不要去学苏联。特伟自己搞的一些片子就是在实践他所要求的中国动画民族化。“现在学日韩的东西太多,形象、处理方法,有的甚至在网上可以对比哪一个镜头画面跟哪一部片子雷同到一样,当然这是少数。美术片的动画表演成分相当重,现在动画片中生动的动作很少,都是简单化的,嘴巴动一动,静静说说话,也没有什么想象力丰富的、运动的东西。领军人物有好的剧本、好的艺术风格、精彩的表演,我觉得这几点抓住了,必然能够超过《大闹天宫》,能够创作出好的片子。”严定宪表示。

既然要走市场,就要走得彻底,包括配音也要和国际接轨。

1999年出品的动画电影《宝莲灯》剧照

常光希与《宝莲灯》:

全面与国际接轨

  自1986年的《金猴降妖》后,十几年里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就没有出品过影院动画,上美厂在社会上和厂子内部都面对着上马大型美术片的呼声。常光希时任上美厂副厂长,他说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上美厂资金短缺、人才流失,也许是“在市场经济大潮里面,我们没有太多的思考或者准备吧”。

  于是当厂里下决心要上马一部影院美术片时,大家对这部电影是有定位的,那就是与国际接轨。常光希谈到之前他们的创作状态时说:“我们以前有这种想法,我们就是搞艺术的,有些孤芳自赏的感觉,市场上好或者不好,我们不管。当时我们做导演都是这样的。因为当时的体制就是这样的,拍了片子就给中影公司收购了,所以放映或者市场票房等等,都跟我们没有什么关系,而我们只是把自己的这部片子搞得有艺术性、有动画的特性、有自己的个性就可以了。”

  所以这一部电影要走市场。虽然大家对于怎么走市场并没有太多的经验和想法,但是常光希决定,既然要走市场,就要走得彻底,包括配音也要和国际接轨。“以前我们多数都是在后期配音,而国外全是先期配音,他们请了很多非常优秀的演员,先把对白从头到尾全部说完以后,画家再根据配音的情绪、节奏、感觉、音色等绘制图画。”

  《宝莲灯》经过两年多的剧本修改,制作就是从先期配音开始的。不要说是原先给动画片配过音的专业配音演员不适应,就是专业演员也不适应。给孙悟空配音的陈佩斯就说过,这不成了广播剧了吗?“慢慢磨合以后,效果还是很好的。演员也有很多即兴发挥的东西,在配音过程当中,他们也根据台词的感觉,问我这个能不能改一改、动一动,我说可以,反正我们还没画,你就可以大胆地根据需要改。像陈佩斯配的那个孙悟空,他就改了很多,我觉得比原来更丰富、更好。因为口语很重要,说话时一些不经意的东西会出来很好的效果,然后画家会根据配音创作出很亮的一个点。”

  而《宝莲灯》的三首主题歌可以说是风靡了华语圈,为动画片传播插上了翅膀。刘欢、李玟、张信哲三个大牌歌手是怎么请到的呢?常光希也自嘲:“胆子很大,这点投资请他们,你怎么请得动?”结果一请才发现,这三个人正好是索尼唱片公司旗下的签约歌手,于是上美厂就直接去找索尼公司。索尼公司一听很高兴,因为他们从来没有跟中国的动画片有过合作。酬金方面上美厂不用支付,索尼公司提出的是分成。选歌也很巧,当时索尼公司给上美厂提供了三位歌手即将推向市场的曲目,让他们听听是否有合适的歌。他们选了三首歌,从情感、情节方面都非常吻合,这就是张信哲的《爱就一个字》、刘欢的《天地在我心》和李玟的《三百六十五天》。

台词的出笼也是受人物的性格或者是这部作品表达的启发,其实它从兔爷变成最后的兔侠,靠的就是这种信守承诺。

2011年出品的动画电影《兔侠传奇》剧照

范伟与《兔侠传奇》:

过把英雄瘾

  范伟配的第一部动画片是进口电影《赛车总动员》中的板牙,原本他不太想接这个活,因为他不是专业的配音演员,有点担心配出来的效果。可是他儿子一听说父亲要给板牙配音,特别高兴。“儿子说《赛车总动员》是经典呀,板牙这个人物他太喜欢了,太好玩了,让我一定要去配音。后来,我正好去欧洲旅行,在那看到《赛车总动员》的海报,还有板牙的一张海报,儿子就告诉我说你要配的就是这个形象。”可以说,儿子喜欢是范伟为动画片配音的动力之一。他说,自己演了那么多影视作品,儿子都没觉得怎么样,反而是这几部动画片,他同学到家里做客,就把片子拿出来,骄傲地说:“这个就是我爸爸配的,你们看一看。”

  第一次参加动画片的配音工作,范伟觉得最大的挑战就是跟不上。原声中的板牙语速太快,这让范伟怎么都找不到感觉。导演就亲自上去教,比如说这句话,他说上几句做个示范,就让范伟一下找着了那种感觉。“其实就是你不用去强调语速,就用心来带动。”范伟说,“板牙的那种憨跟我们中国式的例如《兔侠传奇》中兔爷的这种憨是不一样的,它是很张扬、很招摇的那种,很显摆、很得瑟的那种性格。”进棚里之后,范伟按与导演商量好的情绪来配,导演还让他尝试了走在马路上被颠得笑起来的那种感觉。范伟就一遍一遍地找这种情绪,包括调门、调值。“一下就找着了,后面配起来就顺了,有时候演戏真是不用去背词、去设计了。”范伟深有感触地说:“配音也是一种表演,原来我把它们剥离开了。我老老实实地看着人物,看着口形,他张嘴我张嘴,他闭嘴我闭嘴,那你就永远找不着感觉。你要把自己变成板牙,你在这里面演,张牙舞爪地演,他在马路上抖的时候,你就真在那抖,这样就全对了。”

  等到《兔侠传奇》中的兔爷找到范伟时,有了前一部的配音经验,范伟没有考虑太多就接受了。与前一部不同的是《兔侠传奇》是前期配音,即配音在先,动画绘制在后,这又给范伟以不同的表演感受,也是更大的表演空间。本来,《兔侠传奇》中的兔爷从形象上,导演孙立军就有意按着范伟的特点来设计,所以当范伟看过《兔侠传奇》的片花时,就觉得和自己很像,而且也是个小人物——一个卖炸糕的,广义上属于一个厨子。范伟演过不少厨子,《马大帅》里的马德彪、《即日启程》中的老崔以及《卖拐》里的厨子。《兔侠传奇》里需要什么类型的厨子呢?范伟与《兔侠传奇》的配音导演做了不少沟通,他甚至一遍遍地表演不同类型的厨子给导演看。最后,导演敲定了“带有一点北方的方言,然后语速偏慢,显得很木讷、很憨厚的那种感觉”。

  《兔侠传奇》中有一些台词还是范伟与配音导演一起在现场碰出来的,有的很有“范式风格”。“油炸糕它得面粉好,面粉好,它就油得好,油好它就炸得好,炸得好它就卖得好,卖得好我就心情好,心情好我就做得好。”这种类似一个圈状的台词,带点小小的幽默。范伟说这段台词的出笼也是受人物的性格或者是这部作品表达的启发,其实它从兔爷变成最后的兔侠,靠的就是这种信守承诺,“一根筋嘛,我既然答应了,就一定要做到,排除万难我也要做到,别的没想,就是像它卖的炸糕一样”。

  英雄梦人人都有,范伟觉得自己给兔侠配音,也过了把演英雄的瘾。“由兔二变成兔侠这个感觉非常好,包括打斗,也让我觉得很开心。”范伟说,“将来我要演一个英雄,我就要演兔二这种英雄,别演那种假模假式的、特装的那种英雄。什么叫好人,什么叫英雄?好人不是说我站在舞台上,向大家去说自己的事迹,而是说他做了好事后却都不知道自己做了好事。英雄也是这样,他有很多英雄行为,但他自己都没认为这是一种英雄行为,但是结果就是一种很英雄的行为。”


(编辑:单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