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帐号: 密码:
English日本語简体繁体

一个创作、欣赏、普及立体交汇的书法展

时间:2013年07月26日来源:《中国艺术报》作者:云 菲

“传承翰墨”,不办开幕式办艺术沙龙,让公众成为主角

一个创作、欣赏、普及立体交汇的书法展

  与专业领域中热火朝天的干劲相伴的是,社会上关于书法的危机论也不绝于耳。破解书法未来之困,还要更多普通人的参与和关注。

“翰墨传承”艺术沙龙现场

  7月23日,是中国美术馆自主策划并主办的精品书法艺术展览“翰墨传承——中国美术馆当代书法邀请展(2013)”开幕的日子。可当人们走进中国美术馆时却发现,正对着大门的方厅甚是冷清,全然不见大大的展板和码放整齐的排排座椅。“难道我把展览时间搞错了?”有观众开始犯嘀咕了。此次展览,作为中国美术馆又一次为观众呈现的书法艺术盛宴,规格和规模自不必多言。据展览介绍,共有40余位书法家受邀参展,展品占据了中国美术馆1号厅和13号厅至17号厅。可是,往常大场面的开幕式消失了。

  记者一打听,才知道中国美术馆圆厅中央区域被“开辟”出一个小型会议场所,由中国美术馆公共教育部策划的“翰墨传承——当代书法的创作、欣赏与普及”艺术沙龙成为配合展览的别开生面的开幕活动将在此举办。这让频繁出入各类艺术展览、习惯了所谓大场面的业内人士顿感耳目一新。在主持人一番简单的开场白后,邱振中、李刚田、白煦、叶培贵、刘灿铭、徐海等多位参展书法家,与志愿者代表、学校和少年宫师生代表、书法专业大学生代表及现场观众一起就当代书法的热点话题进行探讨,现场气氛热烈而活跃。

  “怎样看待当代书法的创作追求”、“欣赏当代书法应从哪里入手”、“人人都写汉字,学习书法的门槛高不高,有着怎样的学养要求”、“针对目前网络时代键盘代替书写的现状,学习研究书法的意义何在”、“与繁体字相比,简体字在书法创作中也能达成审美共识吗”、“如何书写出既能继承古意又有时代精神的笔墨”、“有些作品风格摒弃雅致,多为狂放,是否有着功利目的”、“现在有多少学校开设了书法课程,学生毕业后都在做什么”……一系列涉及书法领域方方面面的话题,在艺术沙龙中互相碰撞。大家围坐一圈,畅所欲言,你一言,我一语,对书法的传承创新、教育体系乃至市场走势、就业形势侃侃而谈,甚至会有争执,却处处充盈着真诚。这样的开幕活动,没有了嘉宾致辞,没有了大红花剪彩,也没有了围观群众的喧哗,但让学术探讨与思想激辩更加亲近书法爱好者的心灵。

  在中国,书法创作是历史最悠久、群众基础最深厚的艺术活动之一,很多观众不仅希望有展览可看,更希望可以在展览现场与作者深入交流、获得启发,甚至展示自己的学习心得。没有开幕式的展览,留下了一份沉甸甸的思考。对于这一别出心裁的开幕活动,中国美术馆公共教育部副主任杨应时说,本次邀请展在开展第一天以现场艺术家和观众参与的艺术沙龙活动代替了传统形式的开幕式,与以往展览开幕式上领导和艺术家在台上讲话唱主角不同,让公众转换为活动的主角。整个展览期间,会有多场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的教育活动,以吸引不同年龄段的观众参与,一起体验书法艺术的精彩与魅力。

  在此次艺术沙龙活动中,不少学习书法的小朋友坐在第一排。“您对于书法最初的兴趣是什么?书法给您的人生带来的改变有哪些?”面对小朋友稚嫩的提问,邱振中感触颇深。他说:“我也是从业余爱好者发展到专业创作的,对于书法的热爱过程有着切身的体会。作为书法家,我们就是要用作品来保持观众对书法的热爱,提高他们的欣赏水平,这是我最高兴的事情。我当了多年书法教师,看到很多小朋友认真临帖,能在自己最好的年纪投身到传统文化的普及教育中,我特别感动。任何领域如果能够争取到年轻人的关注和喜爱,就是有希望的。”据悉,为鼓励更多的少年儿童学习书法,中国美术馆还将在展览期间专门举办“翰墨传承——少儿书法邀请展”和“艺术家教我来创作”的书法体验专场活动,让参展书法家为孩子们导赏讲解书法之美、讲授书法书写要领、指导孩子们创作,并进行现场点评。

  艺术沙龙结束后,书法爱好者们涌入展厅,细细观摩钟爱的书法作品。本次展览分为3部分:“翰豪有仪”部分以20世纪30年代及以前出生的书法家的作品为主,“翰采从心”部分以20世纪40年代出生的书法家的作品为主,“翰圃积学”部分遴选取得书法专业博士学位并有较高临池实践水平的10位书法家的作品。由此,可一窥当代中国书法传承发展的主线。“当代中国书法经过近几十年的探索发展后渐趋平静、理性的多元式表现。书法家们努力地从传统书学思想和现代审美意识的二维层面寻找契合点,并从文化的多样性中去认识、发掘、表现书法艺术的内在美感。这是一种较为明显的变化,尽管这种变化有待在践行中获取终果,但它足以呈现出当代书法在时下境氛中多层面的发展态势。”展览前言揭示了该展的这种学术取向。

  多年来,经久不衰的“书法热”营造出当代书法事业大繁荣大发展的局面。一方面,书法由书斋时代的文人解读艺术向展厅时代的大众视觉艺术转化,丰富了书法创作的形式与技法,改变了书法的价值观与书法人的创作态度和生存状态,也带来了书法的职业化竞争与社会性泛化的双重表现。另一方面,高等书法教育在促进书法的保护、传承和发展中起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很多高校先后加入到发展高等书法教育的行列,并逐步探索形成各具特色的书法教育理念、体系和方法,一批批接受高等教育的书法人才,由高校毕业步入工作岗位,从不同角度、层面从事着保护、传承和发展书法事业的重任。但是,与专业领域中热火朝天的干劲相伴的是,社会上关于书法的危机论也不绝于耳。破解书法未来之困,还要更多普通人的参与和关注。此次书法展览以丰富多彩的公众体验活动代替习以为常的开幕式环节,可谓用心良苦。展览方加强公共教育的努力和举措,令观众感受到了全新的观展体验,更好地促成了公众与展览本身的互动,并借此使展览的宗旨“传承翰墨”得以实现。


(编辑:单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