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我国机制龙洋的诞生
见证我国机制龙洋的诞生
——话说喜敦版光绪元宝
喜敦版广东省造光绪元宝
常见的广东省造光绪元宝
“沉甸甸、白花花”的银子,我们在“大辫子”戏里丝毫也不会感到陌生。到了清末您若是想做买卖挣银子,我可以毫不客气地说“您心里要是没杆秤,再不多长上几个心眼儿,您最好就别出门了”。
晚清时期无论是官府还是民间,谁都能铸造重量单位不统一、规格形态大小各异的银锭,白银的纯度也千差万别。随着对外贸易的深化,“洋钱”大量流入我国,给“看成色、称重量”的原始货币制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更甚的是随着国内资本市场的开放,大量外国商业银行与旧有的本土钱庄票号并存,给老百姓带来的更是钱币的混乱与使用不便。后来随着清末大量“洋银”流入,因其“便于携带、规格一致、成色统一、交易方便”等优点,很快“商民乐用”。所以乘着大清“洋务运动”的风潮,银子也要“运动运动”了。
广东作为我国最早的通商口岸在光绪十三年(1887年),两广总督张之洞上奏朝廷,为维护“利权”建议朝廷允许广东省率先开铸与洋钱一致的银元用于流通,同年三月朝廷首肯。于是张之洞在广州大东门外黄华塘购置了82亩土地作为厂址,同时在中国驻英公使刘瑞芬的帮助配合下,了解了英国造币机器的性能、产力、价格、工艺技术等诸多要素,最终确定从英国喜敦厂(全名是“伯明翰拉尔夫·喜敦父子造币有限公司”)引进全套机器设备,并聘用了英国工程技术人员来华配合生产。至光绪十五年二月,正式建成,定名为“广东官银钱局”,该局是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造币厂,有熔化炉72座、铸币机90台,计划日产各种钱币260万枚。此厂规模之大在当时各国的造币厂之中可以算是首屈一指的了,至此广东省开创了我国铸造机制龙洋的先河。广东省造光绪元宝不但废除了我国千年不变的浇铸造币工艺,还改变了固有的银锭形态,为我国的货币体系与国际接轨迈出了蹒跚的第一步,广东龙洋的诞生因此具有了划时代的历史意义以及较为特殊的艺术收藏价值。
第一批广东省造光绪元宝俗称“七三反版”,因在钱币的背面镌有“库平七钱三分”而得名。“七三反版”的币模是英国著名雕刻师艾伦维恩(Allan·Wyon)在英国喜敦厂设计雕刻,后转交给广东钱局。艾伦维恩是德籍英国后裔,其祖父于19世纪初就在伦敦开办私人雕刻坊,设计生产钱币、勋章、纪念章用的模具。从后世的历史资料来看艾伦家的作坊并不受雇于任何造币厂,也就是说中方、英方与艾伦三方合作,后来我国很多钱币模具皆由艾伦设计并亲自操刀生产。“七三反版”本意是想用良币驱逐劣币、与洋钱一同使用,故比市面上流通的外国银元之代表“墨西哥银币”重一分。但事与愿违,就是因为重这“一分”,刚一发行就被大量囤积反而无法流通于市,“亏耗大,流通滞”,很快就停止生产了,故整体存世量稀少。
第二批广东省造光绪元宝俗称“七二反版”,张之洞采纳英国汇丰银行的建议,停铸“七三反版”银币,改铸重量为七钱二分的银币与洋钱的重量接轨。该银币正面点圈内为汉文和满文“光绪元宝”四字,外围为英文。背面蟠龙居中,周围镌“广东省造库平七钱二分”十字。由于它还是在钱币背面镌刻七钱二分故还是称其为“七二反版”。当此样币呈送朝廷审定时,清廷认为“洋文围绕着光绪皇帝”不合体例,下令将洋文改镌于钱币背面,洋文在钱币背面从此成为中国龙银的标准形式。因此,此币只留有试铸样币,故更为珍罕。
正当张之洞踌躇满志地等待第三批广东省造光绪元宝出炉时,因其被调任而只好与新任两广总督之北洋领袖李鸿章的亲哥哥——李瀚章办理交接工作。难怪后来盛宣怀说“铸银元自公创之”,张之洞也自称“洞乃创造银元之人”。
光绪十六年四月(1890年5月)量产版广东省造光绪元宝正式发行。此币因重量及成色划一且制作精美,很快被两广地区民众接受,大获成功。后来在光绪十八年的《申报》有相关报道,说广东造的银币样式新颖有很多的“一角、两角币”被带入新加坡等地流通或收藏。由于广东省周边省份钱荒严重,福建商号曾大量买进广东银元与辅币以供市面周转,来疏解压力,因此此币一直流通到浙江、上海等地。正是因为看到了广东铸币的成功,其他各省纷纷上书朝廷希望设局仿造,后来很多省份制造的龙洋在形制、成色、重量上都均以此为标准。
据说“光绪元宝,库平七钱二分”这十个字是当时的广东巡抚亦为金石书法家的吴大澄所书。特点其一,在于宝字,改“穴宝盖”为“珍宝盖”,此书法可见隋唐古碑,吴大澄将“珍宝合体为一个寳字”不愧为大家风范。其二,“庫平的庫車不出头,七钱二分的錢字金不出头”相映成章,极具艺术特色。
初造七钱二分时“广东钱局”仍然使用喜敦厂提供的制模工具改刻币模,所以初期制造的银币在很多地方还是保留了原来的形态,但随着银币产量的增加,币模的损耗,部分币模只能修补或是自行雕刻,故后期的广东省造光绪元宝再也难觅“喜敦风格”了。
(编辑: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