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帐号: 密码:
English日本語简体繁体

博物馆展厅能否告别“黑盒子”?

时间:2013年05月15日来源:《中国艺术报》作者:云 菲

  悬挂在法国卢浮宫墙壁上的《蒙娜丽莎》,为其照明的光源距离画作有15米远,通过纤细的光纤传导至画框范围内,可避免红外线和紫外线伤害,提高展出的安全系数;蓬皮杜艺术中心全馆只设计了一处光源点,而韩国史前文化博物馆的光源点则多达千余处,每处光源的角度、距离、反射率都有精心考虑,甚至参与了艺术作品的再创作。这些细微之处,普通观众大都不会理会,但光环境确已成为衡量一座博物馆展陈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正如法国卢浮宫照明设计师乔治·贝尔纳所说:“高质量的照明极大地凸显出博物馆卓越的室内外功能、价值和美,同时能够充分表现出博物馆的气质风貌、建筑形态和历史底蕴,打造独特的艺术个性。”

  近日,由中国博物馆协会、中国国家博物馆主办,中国博物馆协会博物馆建筑空间与新技术专业委员会、中泰照明承办,中国文物报社协办的2013年国际博物馆照明趋势专家研讨会召开。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文博领域第一次以博物馆照明为专业话题举办的国际交流性质的学术研讨会。国内各省市级博物馆专家与国际博物馆照明设计大师齐聚一堂,共同分享国内外博物馆照明的成功经验,探讨博物馆照明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照明对一个博物馆来说意味着什么?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展览一部制作室主任郝寅祥看来,光不仅能够提升展览的品质,创造展览的多样性和趣味性,更能够帮助吸引更多的观众,来提升博物馆的品位、影响力和感染力。

  事实上,近些年参观群体对博物馆陈列方式、手段、环境的构成有了更高的美术和审美要求,这就需要博物馆在技术上、设备采购上、展示环境营造上下些功夫和有新的提高。“更多高科技照明和多媒体手段运用到博物馆展陈中,丰富展示空间和展品表现,通过LED或投影这样的多媒体还能够制造出多变的动态空间效果,让观众感受展览及展品背后的故事。”德国宝马博物馆设计师艾伯赫·施拉格如此表示。

  纵观中国博物馆的照明,在理念和技术上逐步与国际接轨,也经历了从自然光照明到人工照明的发展阶段。在此过程中,窗小、窗少甚至没有窗,展厅就像是个“黑盒子”,成为了很多博物馆千篇一律的特征。一般而言,博物馆展线参观时长设计大多会控制在一个半小时至两个小时左右,长期在这样封闭的环境中,人的心理就会产生不舒适感。于是,博物馆展厅照明是否应该在展柜安装屏蔽红外线、紫外线薄膜或玻璃以达到文物安全保障的前提下,多利用宽敞明快的天然采光,使其回归到艺术品创作自然条件下的呼声越来越高。

  对此,中国著名博物馆展陈设计师费钦生认为,博物馆照明的功能要求包括防止损害、看清展品、营造良好气氛、有利于环保节能和防止光污染等方面,因此今后的走向肯定是自然光和人工光的融合运用,即混合照明,“天然采光与人工照明相结合,取长补短,相辅相成,将是博物馆陈列展览照明设计发展的主流趋向。未来博物馆建设,通过建筑师和建筑物理光学专家的合作,新的设计理念和不断发展的数字科技可能会颠覆原先的展陈理念,打破旧有的格局和氛围,从而创造出更多关于人、空间和展品之间的多元对话”。


(编辑: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