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帐号: 密码:
English日本語简体繁体

灵光、电影史学的同步与位移——读《中国当代电影史》有感

时间:2013年03月22日来源:《中国艺术报》作者:喜多橙

  《中国当代电影史》

  丁亚平 著

  中国电影出版社出版

  古人云:以史为镜。日新月异的中国电影,需要一篇相称的历史铭文。然而,电影市场的喧嚣和光鲜吸引了太多的瞩目,那就注定了当代电影史学研究的寂寥。《中国当代电影史》的适时出现则如同一缕和煦的春风,这是中国第一部关于改革开放三十余年来的电影发展通史著作。作者丁亚平先生花了近十年时间搜集相关资料,追踪中国当代电影的发展变化,其视野之宽广、考察之细致仅通过附录中的《中国当代电影史年表》就可见一斑。

  众所周知,电影史书写有三难:难堪、难为、难成。且说难堪,研究电影生产入行、研究电影艺术入世、研究电影文化入时,唯独研究电影史学与故纸堆打交道,还常被认为“无用”,是为难堪;再说难为,做史学是项严谨扎实的工作,视野要宽、方法要规范、考证要确凿、资料要充分,相比于前几项研究,费力尤甚;后说难成,禅语道,以手指月,指并非月,电影史能否辉映历史的灵光,是所有书写者的焦虑,是为难成。

  然而,丁亚平先生独树一帜地从空间的角度切中历史肯綮,构架全书。书中指出,所谓空间,包括时代政治经济力量(现实空间)、社会文化精神(真实空间)与全球性背景(文化空间),其间的消长变化及发展历史就是当代中国电影视觉再现与存在的历史。上述三重空间的位移轨迹,勾勒出了1978年至1989年、上世纪90年代和21世纪初三个阶段中国影像表意的特征和话语重心的转移。这三重空间恰如三组景深镜头,各种影史素材在作者的精心调度下走位、展示,不仅让人感受到电影话语的变迁,更打通了历史间的屏障,使读者在其间闲庭信步,如书中提取了1980版和2010版的《庐山恋》台词对比,前者是“你真坏”、“你真好”,后者是“世界在变爱却从未变”,一个千情百转,一个直陈胸臆。三十年,沧海桑田,个中体味,读者和观众自有体味。这是阅读《中国当代电影史》的独特感受,它抓住了电影史的灵光,即历史散发的神秘本真的光晕,和历史对探赜者的回眸凝视。书中类似的灵光比比皆是。

  同时,随着中国电影的蓬勃发展,电影愈来愈超越自身,与全媒体一道,成为社会性话语,作者亦希望能将电影史作品带入公共领域,与大众对话。面对上述的电影发展趋势,对应空间的位移,影史写作如何与之同步?这俨然已经成为新的课题,摆上案头。


(编辑:路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