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帐号: 密码:
English日本語简体繁体

长篇小说《雷锋》——回到现实主义

时间:2013年03月19日来源:《人民日报》作者:柴 莹 孟繁华

  长篇小说《雷锋》(谭仲池、彭海燕著,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题材的特殊性,决定了它不能倚仗曲折离奇的故事情节、花样翻新的写作技巧,它必须把目光投向读者大众,投向现实主义的传统。“以目前中国读者的接受状态来看,只有‘出色的现实主义作品’才能满足各个层次读者的需要,这是任何一种‘新潮’文学手法都做不到的。”

  《雷锋》整体结构遵循了现实主义原则,按照时间顺序还原了从1940年雷锋出生到1962年雷锋牺牲的历史。为了表现“真”,营造一种历史的“在场感”,作家进行了大量的采访工作。在讲述雷锋成长经历时,书中会直接插入一些重大历史事件的叙述,甚至引述一些正式文件。这些重大历史事件不仅改变了中国发展前进的道路,也深刻地影响着雷锋的选择和命运。

  整部小说采用第三人称叙事,力图隐去叙述者的印记,一切像是在客观的摄影机镜头里缓缓显现。作品的画面感、行动感非常强,对人物的外表、行动、语言以及周围的环境、景色描摹得非常细腻,文学色彩浓郁。相比之下,对人物内心世界的开掘则有意地忽略。雷锋的成长和崇高,基本上是通过行为、语言以及别人的对话展示的。作者营造了一个激情、乐观、向上的氛围,雷锋崇高无私的追求和当时的政治、社会环境如此合拍;他的理想与现实、性格与环境如此水乳交融。作者告诉我们,雷锋精神的出现,不能仅仅归之于他个人,也不能仅仅归之于社会,而是二者共同造就的。

  现实主义的叙事艺术延续至今,我们对于好故事大致心中有数。简单地说,好故事具有两重性质:生动与深刻。为一位家喻户晓、不断被赋予新的价值和时代精神的人物作传,作品本身的深刻性已经不言而喻。因此,作者把着重点放在生动性上,尤其是在细节的选择和描写上下功夫。小说对雷锋的出生、上学、修筑沩水水利工程、在团结湖农场开拖拉机、在鞍钢化工工作等部分讲述得非常详细,相对而言,对雷锋当士兵后经常被“主旋律”宣传、读者耳熟能详的先进事迹则简略交待,目的是告诉我们一个更加全面、生动却不会令人厌烦的雷锋。

  作品的生动还体现在湖南地方特色的展示上。作为雷锋的湖南老乡,作者有先天的优势,在小说的叙述语言中调制出原汁原味、浑然天成的湖南味。比如“冇”、“何解”、“庚伢子”等相当多具有地方特色的字、词的使用,读者从中几乎可以感受到冲鼻的湖南辣椒味。作者还引用了大量湖南民歌和湖南皮影戏:六叔嗲嗲为了寻找侄孙庚伢子,操起老本行,一路找一路唱极受当地群众欢迎的皮影戏;雷锋和伙伴们作为文艺爱好者,湖南民歌张嘴就来……

  作者在《后记》中说道:“雷锋短暂的生命,铸成的却是永远照耀我们生活奋斗的精神火炬。”在纪念雷锋牺牲50周年的日子,长篇小说《雷锋》用热情的艺术化的叙述,又一次给我们展示了精神火炬的光芒和热量。


(编辑:伟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