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术,真的迎来了繁荣期吗
在首届粤港澳台魔术节中,选手的节目民族风情浓郁。
在首届粤港澳台魔术节中,获得金奖的香港选手李泽邦表演《梦幻雪景》。
今年的春晚,刘谦的魔术又一次引起轰动,而傅琰东在元宵晚会上表演的魔术也引发了热议。魔术,这一曾经备受冷落的艺术如今越来越热,但这种热是否就意味着繁荣?
刘谦在电视屏幕上引发的“魔术热”,让很多人将春晚魔术看得神乎其神,以为这才是魔术。其实,魔术分多个种类,刘谦的表演仅为其一,而且,魔术在舞台上也已“热”了多年。
深圳欢乐谷是魔术重镇
2月末,并不是旅游的黄金时间,但是深圳欢乐谷最大的剧场——欢乐剧场内却座无虚席。夜幕降临,幻术、换衣、手彩、大变活人等魔术节目,令人目不暇接。伴随着起伏跌宕的音乐,魔术师慢慢将助手从薄薄的木板中变到了纸面里。当纸面展开,漂亮的助手撕纸而出,观众席中发出了阵阵惊叹。而中国传统艺术与潮流嘻哈、爵士的混搭,杂技、舞蹈等多种艺术的介入,更是将魔术的时尚、青春元素发挥得淋漓尽致,吸引了大量年轻观众。来自广州的学生陈阳已经第二次到欢乐谷了,但还是津津有味地观看了所有节目。“很刺激、新鲜,会让你反复思索是怎么变出来的。”这些魔术节目的设计者就是魔术师茹仙古丽,一位维吾尔族姑娘。
就在魔术界苦苦寻找魔术舞台的新热点时,1998年,20出头的茹仙古丽来到深圳欢乐谷,担任首席魔术师,当时,她的作品《牌技》已经荣获了大奖。“那时景区有演出的需求,所以我就全力排演以魔术为主的晚会,让游客在欣赏了各种节目之后又能有新的惊喜。从第一台《欢乐MD》,到《梦幻神曲》、《魔力玫瑰》、《魔幻之光》,如今我们已经创作了多台大型魔术晚会。”茹仙古丽介绍的这些节目,每台都是一环扣一环,一个接一个悬念,深受游客的喜爱,有些游客赶来深圳就是为了看魔术,魔术演出已经成了欢乐谷的热门。
深圳欢乐谷自创立后,一直将魔术作为主打品牌。自2000年举办首届国际魔术节以来,已举办了13届,成为世界最重要的魔术盛会之一,共有70个国家的430多名国际魔术师加盟,近330万游客参与。除了魔术节和魔术大赛外,还有魔术大师秀、魔术论坛、道具展卖、街头表演等,让大众走近魔术、爱上魔术。欢乐谷还给魔术师提供了一个舞台。“魔术其实很费钱,又需要不断地练习和锻炼,欢乐谷这个舞台就很锻炼人。现在知名的魔术师刘谦、傅琰东、李宁都在欢乐谷表演过。”茹仙古丽说。
茹仙古丽还创立了深圳大学生魔术社,她担任指导老师。“我给大学生们讲中国魔术发展,世界魔术发展。有了理论和历史,才能更深地理解魔术。”茹仙古丽一直致力的事情是魔术日常化,比如社交魔术,将魔术作为社交手段,打破尴尬局面;比如康复魔术,通过魔术恢复健康,他们还到福利院给孤寡老人表演魔术,教自闭症的孩子学习魔术,这些对治疗可以起到辅助作用。
“魔术能够培养观察力、想象力、表现力、操作力、思考力、创作力,前景远大。”茹仙古丽说。
最近几年,随着刘谦、茹仙古丽、李宁、傅琰东这些新一代魔术师的影响和引导,魔术热开始持续升温,学习魔术的人在增加,魔术师表演的场数在攀升,魔术道具、书籍和音像制品生意日益兴隆。
广东杂技家协会秘书长陈益刚介绍,据不完全统计,仅广东就有5万以上的魔术发烧友、上千名魔术师,其中有知名度的魔术师就多达300多人。还有各行各业的爱好者和在校大学生,加入了各种魔术团体。可以说,在广东,魔术呈现蓬勃发展的趋势。
娱乐和表演也是要素
魔术是舞台的老牌节目,春晚等晚会中始终没缺过魔术的身影,技巧虽说很高,但总也提不起观众的兴致。在魔术节目落入困境的时候,一些魔术师曾经心灰意冷,当今中国杂技团的“魔术王子”李宁,10多年前有一段日子就不得不下海,在北京动物园做起了服装批发生意。北京一位40多岁的中学教师回忆多年前的魔术表演时这样说:魔术师多是中年男女,衣着呆板、表情单一、语言贫乏,给人的感觉是重技术轻表演。
“魔术表演已经不能仅仅靠传统手段了,魔术师的形象、衣着、语言等都是成功的因素,而魔术节目本身也要讲究吸引力,吸引力包括表演性和娱乐性,还要增强神秘感。”中国杂技家协会副主席、广东杂技家协会主席宁根福这样认为。
2009年央视春晚上,来自台湾的刘谦以另一种魔术形象引起了亿万人对魔术的重新认识,迅速掀起一阵学魔术、看魔术、解魔术的热潮。宁根福说,魔术可细分为近景魔术、舞台魔术、大型魔术剧等,刘谦的近景魔术增加了表演的成分,肢体动作和临场语言都经过了精心设计,有很强的娱乐性,让节目充满了悬念。加上电视媒体的助推作用,扩大了受众面,调动了老百姓心里的神秘感。去年夏季在广州举办的首届粤港澳台魔术节,许多节目也很注重娱乐性、表演性,敢于突破传统,而且科技含量较高。以前的魔术重技巧轻表演,现在越来越意识到表演性、娱乐性的重要。其实,魔术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艺术,创意、情景、表演、服装、音乐等缺一不可。魔术师们还要注重语言叙述,不仅增加悬念、带来幽默、提高娱乐气氛,还可以恰到好处地表现魔术内涵。“以魔术为主题叙述一个故事,可以带给人思考。”
自从新世纪开始,尤其是刘谦旋风后,魔术表演已经开始强调挑战传统,加强了表演性和娱乐性,魔术师的形象也为之一变。获得过“金魔棒”奖的李宁,他的“魔法传奇”因其深厚的魔术功底和创新精神,让观众大呼过瘾,他独创的“移形幻影——三变”等节目,也深受观众喜爱。傅琰东的魔术,在精心设计下,悬念迭出,增加了视觉的冲击力。
如今是个讲究市场的时代,诸如魔术这样的节目,如果没有“两分钟一个悬念,三分钟一次刺激”,就很难立足。今天,魔术已经走出了往昔的困境,正在成为具有冲击力的节目。
内涵不足,原创欠缺
然而,是否因此就可以说魔术繁荣期已经到来?一些专家指出,情况并非如此。魔术热实际还是魔术解密热、欣赏热,而在魔术创作和表演人才里,拔尖者也很稀少。
宁根福就指出了魔术一直以来的软肋:不能够有力反映现实,文化内涵不足,“和戏剧、电影相比,魔术连接的文化底蕴远远不够。”
宁根福去年推动了首届粤港澳台魔术节的举办。宁根福说,港澳台地区的魔术深受国外影响,一向比较发达,而广东的魔术在全国也走在前列。通过魔术节的魔术大赛、魔术道具展销、魔术讲座等,可以推出新人新作,促进中国魔术艺术的发展。
令宁根福惊喜的是,参加比赛的多个节目已经具有了难得的意境。澳门选手杨美莲的参赛节目《闲情》,以闺密色彩给人温馨的感受;获得金奖的香港选手李泽邦《梦幻雪景》则表达了一个没有雪的地方对雪的向往,赢得了现场观众和评委的一致认可。但让宁根福遗憾的是,这样有文化内涵的节目还是太少了。
魔术文化内涵的缺乏,与魔术人才培养和教育的欠缺直接相关。目前,在国内还没有魔术的正规专门学校,魔术培养主要还是依靠师傅带徒弟的方式。茹仙古丽说,国内在魔术教育上,尚属空白,甚至连将魔术作为选修课都存在很大的困难。这对魔术的发展和创新是一种制约。
据了解,在魔术发展较快的韩国,釜山魔术协会和东釜山大学合作,设立了魔术娱乐专业,提供魔术知识学习,许多知名的韩国魔术师都是从这所学校出来的。在东釜山大学的魔术课程里,学员们一直被提醒,不要抄袭,一定要创作出属于自己的魔术,这深深影响了韩国的魔术师。可据一位业内人士介绍,我国大陆原创魔术发展很难的原因之一就是时常被抄袭、被“山寨”,连魔术道具都可以被很快盗版。
宁根福呼吁魔术要提升原创力,创造出属于中国自己的科学、科幻和机械相结合的魔术。“与高科技相结合,与文化、知识相对接,充分开拓人的创造和思维能力,这才是当代魔术的魅力!”
(编辑:伟伟)
· | 魔术已迎来繁荣期?文化内涵不足是软肋 |
· | 娱乐风潮裹挟下如何面对历史记忆 |
· | 《娱乐场所管理办法》3月11日正式施行 |
· | 文化部公安部发布公众娱乐场所安全提示 |
· | 界限模糊已成娱乐之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