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建明:文学要为实现“中国梦”提供正能量
记 者:现在大家都在热议“中国梦”。您对“中国梦”的理解是什么?
何建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中国梦”深刻道出了中国近代以来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深情描绘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不断求索、不懈奋斗的历史。“中国梦”的实现,需要强大的动力来源,这离不开国家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的提高、中华民族的进步,当然也离不开科技、教育、文化的繁荣。为了实现这个“中国梦”,我们整个国家和人民都需不懈努力。
记 者:作为本届政协的新委员,您是如何想到要写一份《关于文学如何为实现“中国梦”提供正能量的提案》的呢?
何建明:文学作为文化繁荣和提升人民精神世界的重要一环,它对于实现中国梦的作用,其实并不比经济强大、科技进步、民主法治完善等直接效用差。当年徐迟的一部《哥德巴赫猜想》催发了科学春天之风,将神州大地吹得暖融融的。即使在今天,文学的作用依旧不可小视。老作家严阵前一段时间写的一首诗《中国梦》,让13亿中国人上上下下热血沸腾。所有这些都说明了文学不仅能够陶冶情操,更能鼓舞和激发人们干工作、干事业的热情,能够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属于自己独特功能的正面能量。
当下的文学所讲的“坚持以人民群众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就是要表现中华民族的价值选择,就是要体现中华儿女建设祖国的伟大创造,更是要以文学的力量来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精神动力。为了“中国梦”的早日实现,我建议,需要重视文化这一动力来源,特别需要重视和挖掘文学的正能量。
记 者:在您看来,文学应当如何为实现“中国梦”提供正能量?
何建明:我认为,第一,要增强主流意识,发挥文学的社会功能。主流意识并不是一种脱离群众、冠冕堂皇的意识形态,而是一种与时俱进、与国家和人民同进步的价值观念。而在当下,实现“中国梦”是中华儿女共同的愿望所在、观念所向,所以我认为,对于文学来说,需要作家的创造有主流意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写出的作品要能够反映人民为了民族复兴不懈努力、伟大创造的精神。所以,不能把文学要求的这种主流意识的作用简单地认定为“歌功颂德”、“涂脂抹粉”,更不能把这种主流意识简化地认定为弘扬好人好事。对于文学写作而言,无论是弘扬正面的东西、赞扬真善美,还是鞭笞负面的东西、贬斥假丑恶,都应该算作是增强主流意识,发挥文学正能量的体现。我认为,要增强文学主流意识,就需要坚持这种事物的两面性,对于反映国家和人民积极向上精神的作品要赞许,对于揭露社会问题和现象的作品也不能下“禁令”。而当社会上的歪风邪气、不正之风盛行时,作家更应该有责任和义务去斗争,用作品的力量为社会正名。文学是有自己的独特社会功能的,它不同于一般的产品。作品需要被阅读和传播,它的影响是扩散性的,一部好的书能够影响一代人。同样,如果出了一部坏作品,它也可以抵消许多正能量。我多年主管出版业,以小说为例,每年我们出版三四千部长篇小说,其实相当一部分作品的内容低俗。尤其是所谓的“官场小说”,几乎都是垃圾式的庸俗文字,缺乏对中国政治生态环境的正确理解和全局认识,内容十分不健康。每年数以万计的“网络小说”,更是充斥着“妖魔鬼怪”的内容,许多家长对自己的孩子整天阅读这类东西非常担忧。所有这些,都是文学对社会的负能量,必须加以警惕和消除。凡是中国的当代作家们,都应该承担起对这个民族的责任和使命,这就是我们一定要增强自己的创作主流意识。不是市场需要什么,什么就是主流的意识;不能认为只要有需求、有市场就是真理,对于明显违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眼球文学”更应该明令禁止。
第二,要提高艺术形式,重新审视文学的力量。文学的形式依赖于文学创造的内容,文学的内容又取决于作家创作的态度。无论是表现社会和国家的题材,还是反映个体情感和生活的题材,无论是小说还是诗歌、散文,只要能够给读者以共鸣、能够激励他们,他们的精神面貌就能够积极向上,就是发挥了作品的应有能量。文学的艺术形式很多样,每一种艺术形式都有自己独特的魅力与社会影响力。除了小说外,诗歌和报告文学、散文、影视等都是极好的表现正能量的艺术形式。我们的文学专业部门,不应过于重视小说而忽略与偏颇其他艺术种类的作用。我认为,国家有必要在重大奖项、评论队伍、人才培养、资金支持等方面对于各类题材的文学作品进行扶持。同时,大多数人提及文学,都自然联系起图书,其实这只是文学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而已,像电子数字、网络等在现代发挥的影响力并不亚于传统图书。而且现在很多文学作品都被改编成电视、电影、戏剧,文学的影响力通过这种多样化的形式,受众面更加广泛,影响也更加持久和深远。所以,我们应该加强对传统形式以外的文学艺术形式的研究、开拓和扶持。只有全方位、综合性地运用文学,才能更好地激励人民,为实现“中国梦”发挥应有的功效。
第三,要发扬学习之风,注重作家自身能力的提高。现在正值文化体制改革的关键时期,有一些作家为了自己书的销量和市场,刻意不顾作品本身而哗众取宠,同时也有很多具有“表演”性质的创作行为出现,其作品浅薄粗俗、水分太多,圈内认为的一些所谓好作品,读者根本不领情。这些与作家、评论家们自身能力和素质不够有直接关系。文学要想发挥出自己的正能量,首先作家和包括文学评论家在内的文学人必须有足够的能力和相应的才气和实力,否则我们的人民就不会买你的账。文学创作不是一般性的简单的脑力劳动,而是一种与时代同呼吸、与人民共命运的行为,所以作家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创造水平和能力。习近平总书记说过,国家要上进就必须大兴学习之风,要有本领不够的危机感,本领是要通过学习和实践来获得的。对于作家的创作来说,更应如此。我认为,现在的一些作家虽然积累了不少社会生活经验和个人知识,但时代变了,知识在不断更新,国家和人民的生活状态更是日新月异,所以我们的作家其实十分需要对自己的知识和经验进行大的清理和更新,这是一项十分重要和必要的事情,广大作家应高度重视。要不断深入生活,从人民群众的丰富生活和时代发展的土壤中挖掘和吸取营养。此外,作家的学习要在理论和实践上“齐头并进”。现在很多作家在创作态度上和文学素养方面并不令人敬佩,随便和浮浅之风很盛,好像写写书、搞搞网络热点的写作,都可以称之为“作家”。这些是对文学、对读者也是对自己的不负责,必须克服。
总之,文学的作用和力量不容小视,国家应该更加重视文学发挥的正能量。文化软实力搞的好的话,其作用和影响将是全面、持久和深远的。
(编辑:路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