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帐号: 密码:
English日本語简体繁体

文艺何处觅“伯乐”

时间:2012年12月31日来源:《中国艺术报》作者:樊发稼

  青年儿童文学作家李宏声最近送我一本书,叫《在花瓣上散步的小蚂蚁》。一看书名,就可猜想出可能是一本童话。果然,是给年龄较小的娃娃看的。书中有许多童话散文、童话诗、童话散文诗。都很精短,有趣,有味儿;想象丰富,语言清浅优美,有的又有一定理趣。以集子中一个篇名做书名。我喜欢宏声这本作品集。从他书里的主要抒写对象,感受到他热爱大自然、大自然中的小生命。这符合我的心性,故我尤爱其作。

  宏声这本书品质较高。出版已有些时日,却未见有评介文字。其实他在儿童文学园地默默耕耘已然多年,出版过散文诗集《长着童话翅膀的梦》《小树丫原创童话世界》,寓言童话集《真假大灰狼》《草丛国的国庆节》和《小花骨朵童话系列》等,但儿童文学界似鲜有对其创作的评论。

  由此我联想到我们过去有些年轻作者,由于得到名家、权威的提携和介绍,初出茅庐,就很快成名。例如上世纪三十年代萧红、萧军得到鲁迅的热心提携和举荐;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田间为闻一多、胡风所推重;上世纪五十年代知名女作家王安忆之母茹志鹃、王愿坚首先被茅盾发现和匡护;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孙幼军为叶圣陶及其子叶至善所热情肯定……他们的处女作往往成为“成名作”。如果上世纪二十年代没有《晨报》编辑家、民国“副刊大王”孙伏园的慧眼识珠和具体帮助,中国新诗史上或许就会缺失《繁星》和《春水》两部开山之作,这是冰心生前亲口对我讲的。

  前辈育新人,后浪推前浪,乃至“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历来如此。其理适于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在内的所有领域,成人文艺、儿童文艺亦然。可我们现在似乎缺少称得上是文艺“伯乐”的大家。或曰,如今是没有权威的时代。号称文艺批评家的“家”们,未能对文艺创作新苗真正担负起培植浇灌的职责,甚至由于种种原因反而发生误导;一些曾在文艺创作方面展现一定才艺的年轻人,由于缺乏正确指点和鼓励,或为利欲所引,遂在澎湃的市场经济浪潮中,弃文遁入商海,造成创作新生力量的流失,十分可惜。


(编辑: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