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超现实主义的诗意特征——记法国蓬皮杜中心藏品中国首展
12月15日,“电场:超越超现实——法国蓬皮杜中心藏品展”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开幕。这是法国蓬皮杜中心在中国内地的首次大型展览,也是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开幕季迎来的首个国外邀请展。
法国蓬皮杜中心是与卢浮宫博物馆、奥赛博物馆齐名的法国三大国立博物馆之一,藏有6000余位艺术家创作的近8万件作品,居世界现当代艺术品收藏之首,围绕超现实主义先锋派的藏品是蓬皮杜馆藏重要瑰宝。本次展览展出蓬皮杜藏品102组共119件,年代从上世纪20年代超现实主义伊始跨越至今,类型涉及绘画、雕塑、装置、影像、摄影、建筑模型和手稿,包括米罗、毕加索、马塞尔·杜尚、马克恩·恩斯特、马格利特、曼雷、阿曼、基彭贝尔格、凯撒、史波耶里、让·杜布菲、巴塞里兹、里希特、波尔克、古尔斯基、菲利克斯·冈萨雷斯·托雷斯、波坦斯基、巴尔代萨里等大师的作品。其中,最大尺幅的作品为弗兰克·斯特拉1994年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再现自己以往作品图案的9.6米长的丙烯画作《波伦布》,以及让·杜布菲1984年为威尼斯双年展法国馆创作的8米长的《万物之理》。
如何在当下看待超现实主义的诗意特征,是此次展览的初衷。展览的标题“电场”源自1919年安德烈·布勒东与菲利普·苏波合著的第一部超现实主义文学作品《磁场》,同时也与展览场地交相辉映(昔日的发电厂改建为今天的博物馆)。超现实主义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激荡于欧洲的艺术浪潮,它提出创作源泉、创作方法、创作目的等一系列问题,这既是对当时社会制度和生存条件的怀疑,也是一场求新求变的“精神革命”。而它所提出的美术观点更是影响至今,这也或许是展览标题的真正来源。
步入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7楼展厅,赫然映入眼帘的是阿尔及利亚裔法国艺术家让-米歇尔·阿尔贝罗拉的壁画《来自马塞尔的问候》,壁画中央写着一句话:“一切都会好的。”这幅作品直接借用了马塞尔·杜尚作品《大玻璃》中的元素,将其重新安置在梦幻般的语境中,同时采用漫画形式,让丁丁和杜尚“平起平坐”。因此,在观众看来,画面中前卫的参照物变得通俗,而艺术家致力于表现绘画中角色的游戏,而不是简单的自由组合。作品《来自马塞尔的问候》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本次展览的“背景”,精彩纷呈的艺术史在此展开。
展览分为6个部分,每个部分均由一系列超现实主义名作引入,并逐次延伸至当代艺术创作。第一部分名为“相遇”。1919年,安德烈·布勒东和菲利普·苏波共同撰写完成了超现实主义的奠基之作《磁场》,以拼贴的形式将自有、直觉的书写段落集结成册。1930年,路易·阿拉贡组织的“挑战绘画”展览总结了拼贴理论:一起“贫寒”的特质,将艺术创作从物欲中释放,逃离资本炒作的竞技场。展览现场,观众从超现实主义者们发明的“精美的尸体”游戏以及马克思·恩斯特的版画拼贴,踩着艺术先驱的足迹,对“拼贴”进行了一次全景式的考古与再发现。
第二部分名为“诗的物象”。1929年,安德烈·布勒东在其《第二次超现实主义宣言》中提出了“应对真实”的紧迫性,而“创造能适应新需求的物件”是超现实主义者对此的回应。在这个板块中,被安德烈·布勒东视为首批超现实实物作品的马塞尔·杜尚的现成品,让观众领略了日常物件在当代艺术中的运用。
一组乔治·布拉塞的巴黎夜景摄影作品把观众带入这样一个夜晚:烛光、路灯、划破夜幕的焰火(蔡国强的《爆破作品选》、古尔斯基的《麦当娜I》)。“夜”为城市提供一幅颠倒的镜像,阴影至高无上地主宰城市,把它变成一座巨大的迷宫。在“夜”的笼罩下,精神挣脱理性的桎梏,乘着梦的翅膀飞翔。这是展览的第三部分“夜”。
紧接着的是展览的第四部分“自动主义”。对于超现实主义艺术家来说,无论是表现主义还是书法,书写作为一种敏捷的痕迹一直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通过展出的米罗、斯特拉、让·杜布菲、里希特、巴塞里兹的大型作品,观众也许可以从中捕捉到艺术家的思想、行为在摆脱理智的控制后迅速与无意识相连的瞬间。
“如果您喜爱爱情,您就会喜爱超现实主义”,安德烈·布勒东在超现实主义初期的一张传单上这样写道。爱与欲,一直是超现实主义的重要内核。在第五部分“爱神”中,观众可以欣赏到珍贵的汉斯·贝尔默《玩偶的游戏》系列。这位德国艺术家在上世纪30年代受到一个16世纪木偶的启发,制作了一系列著名的球体关节人形玩偶。另外,安德烈·拉佛瑞的《借鉴1°瀑布2°煤气灯》则是对马塞尔·杜尚遗作的“重读”:垂死的“新娘”手中举着一盏孤独的煤气灯,照亮私密的身体——这既是晦暗欲望的对象,又是偷窥者眼睛的象征。
“文象”——第六部分的标题,也是超现实主义艺术家马格利特著名文章《词与图》的标题。在此板块中,观众通过罗伊·利希滕斯坦、克里斯蒂安·波尔坦斯基、罗伯特·康博、雷蒙德·培德邦、张洹等艺术家的作品,经历了文本和图像的游戏,系统体味了一番艺术家为思考提供的修辞学表现形式。
本次展览也对中国艺术家的创作给予特别的关注。其中,陈箴的代表作《圆桌》引来很多观众驻足观看:29把不同出处的椅子离地高悬,镶嵌在一张圆形桌子的周围,让人无法入座。从一把把“被封闭”的椅子身上,观众体味到作品鲜明的批判性。围绕《圆桌》还展出了蔡国强、王度、黄永砯、张洹、严培明的作品,他们中有一些是这一代艺术家中的佼佼者,也有一些是深受超现实主义影响的艺术家们。
超现实主义是当代艺术中最无观看障碍的艺术,它所追求的是要通过即兴、偶然和无污染的潜意识创造来造成理性的瞬间短路或休克。据悉,本次展览谈判历时近一年,主题及内容由中法双方共同商议而出,由法国国立现代艺术博物馆副馆长狄迪耶·奥丹爵担任策展人,展期至2013年3月15日。
蝙蝠侠 米莫·罗泰拉
我的妈妈唱生日快乐 克里斯蒂安·波坦斯基
(编辑:路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