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帐号: 密码:
English日本語简体繁体

图与词:马格利特的思考

时间:2012年12月24日来源:《中国艺术报》作者:张亚萌

图的背叛(这不是一个烟斗) 马格利特

  以为语言文字和造型艺术之间只能是“格格不入”的关系么——不,我们说的不是书法艺术,而是比利时超现实主义运动的代表人物雷尼·马格利特(1898-1967)。对于这个现当代艺术史上的一个独特命题,马格利特早在1929年发表的著名宣言《词与图》就已经关注到了。他在1929年创作的绘画作品《图的背叛(这不是一个烟斗)》,让1973年法国著名哲学家、历史学家福柯借用这张作品的题目命名自己的论著,令已故的超现实主义大师马格利特再次名声大振。

  2012年12月22日至2013年1月14日,由中国美术馆、比利时瓦隆-布鲁塞尔国际关系总署和瓦隆-布鲁塞尔驻华代表团主办的“图与词:马格利特以来”展览,汇集了从马格利特、超现实主义到哥布阿团体,从布罗塔尔斯到观念艺术与混合介质创作以及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当代艺术家对“图与词”这一命题的思考。95件(套)作品呈现出时至今日艺术家们仍孜孜以求的艺术创作的丰富性和多元性,他们的创作遵循不同的意义呈现形式,根据图与词、形式与思维、书写与艺术态势、诗意语言与其造型表达之间的融合或对比而进行。展览涉及众多蜚声国际的当代艺术家,展示出植根于比利时法语区的不同艺术思潮与流派以及它们的活力与多元性。

  在这其中,马格利特无疑是对“图与词”这一主题阐述最为透彻的艺术家。他出生于一个生意惨淡的裁缝家庭,童年时期的他经历了居无定所的颠沛流离,父亲的落魄与母亲的自杀深深地影响了他,增加了其性格强烈的一面。16岁时,他只身前往布鲁塞尔艺术学院学习,先后投身于装饰艺术和广告创作,直到1923年遇到诗人马塞尔·勒孔特,一位对他的艺术创作产生重要影响的人物,诗人向马格利特展示了那幅基里科于1914年创作的摄影作品《爱之歌》,正是这幅作品启发了年轻的马格利特开创超现实主义的艺术道路。随后,他移居巴黎,在那里,他遇到了包括安德烈·布勒东和保罗·艾吕雅在内的一群超现实主义流派艺术家,也正是在那个时期,他发表了著名的宣言《词与图》,掀起了一场超现实主义的艺术革命。当他于1931年再次回到比利时的时候,已经成为比利时超现实主义流派的领军人物。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他的作品风格曾一度回归印象派,这次尝试也为他日后成为彻底的超现实主义艺术家奠定了基础。鼎盛时期的马格利特除了创作油画之外,还在墙上进行装饰创作;晚年时期的他开始利用当时的一些先进技术进行实验性创作。马格利特被后人认为是善于利用冷静错位法的艺术奇才,他的作品常常通过层次、错位、大小叠加的方式去诠释这个真实的世界,比真实更加真实,比现实更加现实。因此,他不仅仅是艺术家,在某种意义上也是哲学家。


(编辑:路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