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帐号: 密码:
English日本語简体繁体

真实西藏的心灵之旅

时间:2012年12月23日来源:《光明日报》作者:聂晓阳

图片选自《微观西藏》摄影:车刚

 

  应商务印书馆之约构思这本书的时候,我最先想到的是好友稽永强生前曾说过的一句话。这位温文尔雅的援藏记者说,有些人,到趟西藏就说经历了回生死,爬了个雪山就写文章说过了次鬼门关……稽兄说:请,不要向人民撒娇。

  一晃永强兄殉职已经12年了。但是,不要用读者赋予的话语权向读者撒娇,这一信念已经永远地留在了我的心底。有人说,西藏是行者的不老情人。但对我来说,差不多每年都去一两次的西藏,更像是一块神奇的布,每次都把我的心擦拭得更加干净。这片土地改变了我,让我的内心更加平和柔软。所以,我对西藏除了热爱之外,总有一种亏欠之心。怀着这种亏欠之心做事,唯一能让我有所慰藉的就是:如何更好呈现一个真实的、深刻的、不矫情的西藏?

  那就是相信真实的力量。对于敬畏文字的人来说,哪怕是真实的瑕疵,也胜过虚假的完美。我曾好几遍细读书云女士的《西藏一年》,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乡村医生拉姆的故事。她在一间简陋的卫生院负责全乡5000多人的医疗。因为积劳成疾,拉姆医生患有严重的胃病,但身为医生的她却相信自己的病是“前世的孽障”造成的,因此首先求助于法师,而不是比自己更高明的医生。这个听起来匪夷所思的例子其实在西藏并不稀奇,这就是普通西藏人的故事。这个故事也许无法充当正面传播西藏的绝佳素材,却散发着原汁原味、真实的西藏乡土气息。

  所以,这本书从一开始的定位就是一个“真”字。我们要用真诚的心态,找到尽可能多的真正了解和理解西藏的人,挖掘和呈现那个超越了走马观花、一惊一乍和非黑即白的西藏真容。

  这本书在形式上的一个创新,是采用了所谓的“微博体”。个中原因,不仅是因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习惯这种更方便浏览、转发和扩散的“段子阅读”,更是因为这种体裁更加能够见微知著,更有利于发掘和呈现有关西藏的点点滴滴,并且通过大量有血有肉的细节,拼接出一个有喜乐有忧愁有希望也面临挑战的西藏。我深信,一个真实的西藏是更美的西藏,而这种美丽,蕴含于大量的、鲜活的、一手的细节中,蕴含于大量的、深入的、中肯的言论中,也蕴含于大量的、有趣的、独到的小故事中。

  一座雪山远远就能看到,可是要真切地看到那些西藏人日常生活中能够拨动人心弦的细微之处,却需要长期的浸润和近距离的凝视,需要对这方水土丰沛的感情和持久的热爱。作为一本在新媒体环境下追求最佳阅读体验的、试图用最短的文字还原那些最了解西藏的人心中最真实的西藏的书,这本书书名《微观西藏》中的“微”字,正是微博的微,也是细微的微,还是微妙的微。我希望书中每一条“微博”,都能够像一把钥匙,打开一扇被想象和偏见隔阻的厚门,帮助人们登堂入室,一窥西藏的容颜。

  实际上,《微观西藏》这样一本书的构思,最早可以追溯到我的西藏妈妈(阿妈拉)、著名藏族民间文学专家德门·德庆卓嘎。两年前的一个晚上,在拉萨大昭寺旁她的家中,她给我讲了两个她从刚刚探亲回来的保姆那里听来的故事。当时我就想,如果能够搜集到足够多这样的故事,编辑成为一本带领读者走入西藏人内心深处的书,该是一件多好的事啊。但当时的我怎么也不会想到,两年之后的2012年6月23日,我抵达拉萨的第二天,豁达了一辈子的阿妈拉在自治区人民医院永远闭上了眼睛。在陪阿妈拉的遗体最后一次经过八廓街的那个雨夜,我觉得一种只有母亲才有的气息一直萦绕着我。阿妈拉有次给我说,现在仍有很多人觉得西藏很“神秘”。“为什么呢?你不了解的东西就会觉得神秘。当你了解了之后,还有什么可神秘的呢?对于西藏如果只看到表面的形式,那就只能看到神秘,别的什么也看不见。所以,我觉得你要把很多表面的东西弄清楚,这样才能把西藏人的心看透。”

  阿妈拉去世后,家人为她供请了七七四十九天的酥油灯。在我寻访西藏的精神之旅中,阿妈拉正是一盏不灭的明灯。

  (本文选自聂晓阳主编、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微观西藏》(汉英版)一书的序言,有删节)


(编辑: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