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帐号: 密码:
English日本語简体繁体

诊断:影视生病了!药方:文学来滋补?

时间:2012年12月18日来源:《人民日报》作者:王 珏

张芳曼绘

  电影贺岁档大战正酣,但银幕的热闹难掩内容的空虚,缺乏具有人文关怀和精神高度的好故事,仍是国产电影一再为人诟病的缺陷。16日,在中国作家杂志社、北京大学影视戏剧研究中心主办的“2012·文学与影视高峰论坛”上,专家和业内人士就此展开热烈讨论。

  不少影视作品呈现弱智化趋势

  文学是影视的重要源泉,很多优秀的影视剧都是改编自文学作品。然而,现在很多影视剧的改编却没能继承作品的文学性。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李建军看来,当下不少影视作品呈现了一种弱智化趋势。

  编剧全勇先认为,我国的影视剧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影视剧相比,艺术水准上有不小差距,这种“差”最主要的是文学性的缺席及人文关怀的缺失。

  “比如当下的一些宫斗剧,展现的都是争宠、勾心斗角、人和人之间没有尊严的生活,这类影视作品是很难走向世界的。”全勇先说,影视需要传达正确价值观。

  国产电影如何应对好莱坞大片的强势进攻?《中国作家》主编艾克拜尔·米吉提认为还应该从文学原创中吸取营养来滋补电影本身。“我们需要重新思考文学和影视的关系。”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戴锦华说,“电影赖以生存的是故事。”

  对原创作品尊重不够、保护不力、扶持不足

  原创力匮乏一直是中国影视剧的老大难,但在产量不断增多、品种日益多样的今天,这个问题反倒有愈演愈烈之势。

  李建军认为,一些创作者受到的诱惑太多,无法安心创作;从客观方面来说,浮躁的社会风气也导致影视作品缺乏现实指向、缺乏历史深度。

  艾克拜尔·米吉提认为,目前中国电影缺少好故事、缺乏大情怀,主要在于对文学原创力缺少足够重视,“我们对原创作品的尊重不够、保护不力、扶持不足”。

  中国电影资料馆副馆长饶曙光指出,在现代电影工业体系中,编剧处于弱势,“谁给钱谁说了算”,导致许多编剧不得不偏离自己的原意去创作,把好故事写成了烂剧本。

  对原创作品的体制机制保障也被提上议程。中国电影文学学会会长王兴东提到,国内对改编的重视程度不够,而其他一些国家或地区都对此十分重视,如奥斯卡奖、金球奖等都设置了最佳编剧奖和最佳改编剧本奖。“要从具体体制机制来保障编剧环节,给予其更大的发展空间,同时也给中国电影提供强大的文学智慧。”饶曙光说。


(编辑:路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