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帐号: 密码:
English日本語简体繁体

传统戏改编的新启示

时间:2012年12月13日来源:中国文化报作者:刘 茜

    “现在很多剧团都在搞现代戏、新编历史剧的创作,然而往往对传统戏这个家底的关注和发扬光大是不够的。”12月6日,浙江绍兴县小百花越剧艺术传习中心的新编越剧《狸猫换太子》荣获了“中国戏曲学会奖”。中国戏曲学会会长薛若琳在随后召开的学术研讨会上肯定了该剧对传统戏做到了创新性的继承。新编越剧《狸猫换太子》由杨晓青导演,李莉编剧,二度梅获得者吴凤花主演。与会戏曲界30余位专家认为,这台戏作为新编越剧的成就是全方位的。

  启示之一是文本改编灌注时代精神。新编越剧《狸猫换太子》根据传统连台本戏改编而成, 京剧等多种地方戏均有改编本。剧本讲述了北宋宋真宗年间,刘妃为争皇后大位,用狸猫偷换李妃所生皇子的宫廷故事。据戏曲理论家王蕴明介绍,“新中国诞生前的连台本戏,多达三十六本,系根据清人小说《三侠五义》改编。”

  新编越剧《狸猫换太子》沿用了原有故事框架,但有全新的艺术处理:在主题立意上,过去这类题材主要表现忠奸斗争,即忠臣保护大宋朝,奸臣断送大宋朝。改编则集中体现了正义与邪恶的斗争,这样,就拓宽了这个题材的主题意蕴,包孕了时代精神。全剧结构也有新意。薛若琳总结为两点:“一是开场刘妃与郭槐下毒计,将一只狸猫剥皮并斩去尾巴装入膳盒中,换了李妃生下的太子。接下来,陈琳要保护太子,将太子装进皇上送给八贤王寿礼的膳盒中。两次出现膳盒,前后呼应,这是剧作家李莉的独创,表现了写作布局的机巧。二是陈琳去冷宫探望李妃,借机讲‘赵氏孤儿’的故事,这种隐喻顿时使李妃明白了,原来她当初所生的太子没有死。这样的细节铺排,增加了戏剧的可看性,成为剧作家的神来之笔。”

  主演吴凤花饰演陈琳,她的体会也是“由原来的讲故事变成现在以人物带动故事发展”。为了彰显伸张正义、鞭笞邪恶的主题,剧作删除了诸多枝蔓,紧紧围绕刘、李二妃谁先生太子、谁为皇后的争宠争位展开,作为新作的主人公,太监陈琳一开始就置于矛盾斗争的漩涡之中,而且由原著的被动受命改为主动介入。评论家康式昭认为剧中寇珠弃婴、冷宫见母、寇珠触柱、火烧冷宫情节环环相扣,流畅简明。

  启示之二是崭新的舞台呈现。评论家孙豹隐认为,新版越剧《狸猫换太子》的成功体现在其整个创作主体(编、导、演、音、舞)的全面出新上。导演循迹写意的戏曲美学原则,实现了一次由传统写实风格走向写意风格的华丽转身。如“拷寇”一场中,陈琳、寇珠、刘妃、郭槐四人的心灵独白,体现了编导承古求新、虚实相生的创作理念。另外,该剧的舞台美术具有独特的形式美和表现力。矗立舞台周边的数根龙柱表征了皇宫的威势,又为演员表演留出了足够空间。中国舞台美术学会会长蔡体良认为,该剧舞美总体格局简约,主体样式鲜明。

  启示之三是塑造不同于传统越剧小生行当的新艺术范型。陈琳在京剧中是以老生应工,吴凤花的舞台形象却另有特色,在小生儒雅的扮相中充盈着武生的英俊和老生的沉稳,唱腔有小生的清爽亮丽,又有老生的宽厚蕴藉,创造了不同于传统行当的一个新艺术范型。戏曲理论家龚和德说,吴凤花称得上越剧界极为少见的文武小生。她是范瑞娟的弟子,唱腔上保持着范派的文雅、纯朴和真挚,但由于她的音色较亮、音域较宽,还是唱出了特色。她不以风流倜傥取胜,却有一股清刚之气,能够扮演一些超出书生、才子范围的新鲜角色。

  戏曲理论家曲润海说,观众、演员、剧团都喜欢看、愿意演从传统戏整理改编过的戏,这样的戏好听好看有玩意儿。现在的剧作家好多人不愿意做改编的工作,很难体恤剧作者特别是改编者的辛苦,看不到成功的改编无疑也是一种创作,而有的空洞的原创的作品,囿于一地一团,没有更多的剧团实践、磨炼,很难成为保留剧目,总是短命,更谈不上被移植演出和改编了。他认为浙江“小百花”新版《狸猫换太子》取得了传统戏改编的新成果。

  

  


(编辑:伟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