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帐号: 密码:
English日本語简体繁体

《蒙娜丽莎》美国巡展的始末及其影响

时间:2012年12月03日来源:《中国艺术报》作者:丁 宁

  达·芬奇的杰作《蒙娜丽莎》可谓西方美术史上最负知名度的绘画作品,围绕这件作品的任何事件都会是世界性的。

  上世纪60年代,此画作为法国政府借给肯尼迪总统夫妇个人的特殊物品,出人意料地横穿大西洋,于1962年12月19日抵达美国,并在华盛顿特区和纽约展览了52天。这是迄今为止最具胆魄和最为精心策划的艺术展览,而此画传奇般的美国之旅也攫住了全世界的想象力。展览恰逢美国历史上的关键时刻,成为了冷战高峰时期的一种重要的外交利器,发挥了极为独特的作用,为人们认识顶尖艺术杰作的文化能量提供了不可多得的特殊案例。

  展览的缘起

  有两位人物对于展览的举办显得举足轻重。一位就是肯尼迪总统的夫人杰奎琳·肯尼迪,她极为推崇法兰西文化,酷爱艺术,认定艺术与其说是一个国家生活中的娱乐,不如说是一个国家文明品质的鉴证。另一位则是法国第一任文化部长马尔罗,他让法国博物馆这一“令人窒息的领域”开始有了变化,使得卢浮宫不再是一个可以“被忽略的话题”。

  按照法国最主要的新闻周刊《巴黎竞赛》的报道,1962年5月11日马尔罗访美,在参观美国国家美术馆时,杰奎琳·肯尼迪悄悄地把他拉到一边说:“您应该把一些艺术品借给我们……我愿意再次看到《蒙娜丽莎》,并展示给美国人。”马尔罗回答:“我会尽力的。”下午的记者会上,最先站起来的是美国《华盛顿邮报》的资深记者爱德华·福利亚德,他表述了一个只有通过法国文化部部长的斡旋才能促成的梦想,这个梦想就是让卢浮宫珍藏的列奥纳多·达·芬奇的杰作《蒙娜丽莎》有朝一日能在美国展出。马尔罗回应道,“或许可以安排一次借展,”而且“法国认为,杰作是属于全人类的。”当晚,肯尼迪夫妇在白宫宴请马尔罗,美国文化精英会聚一堂,气氛异常友好。在晚会即将结束时,马尔罗再次向肯尼迪夫人承诺,他将为她送来法国的文化珍宝《蒙娜丽莎》——就租借给她与肯尼迪总统本人。

  展览的风波

  马尔罗的承诺履行起来殊非易事,可否允许《蒙娜丽莎》离开巴黎,需要戴高乐总统、法国内阁会议以及部长理事会的批准。同时,将作为欧洲文化象征的一件珍品送到当时被法国人认为是没什么文化的美国,似乎不甚合理。再者,连外行人都知道,一幅有着450年历史的板上画作实在不适合做如此长途的旅行。

  果不其然,卢浮宫博物馆的所有工作人员都对让《蒙娜丽莎》横穿大西洋的计划惶恐不安,巴黎的普通民众甚至极度愤慨。1962年12月7日,《费加罗报》赫然刊出了一份充满激情的呼吁书,希望所有美国人拒绝《蒙娜丽莎》的外借,以免“危及世界上最著名的画”。专家学者们则直接向马尔罗抗议,认为借展纯属疯狂的计划。的确,任何了解详情的人都会为这次的行程捏一把汗。《蒙娜丽莎》是艺术家在涂了含砷亚麻油的杨木板上所画的肖像,由于木头本身容易受潮,这块单薄的杨木画板在数百年之后变得弯曲,而且在画像的上半部分已经有一道裂缝。另外,作品还经历过一系列其他的灾难,弱不禁风的《蒙娜丽莎》确实不宜再冒任何的风险了。

  可是,在艺术以外的考量同样非同小可。当时的法美关系并不乐观,戴高乐总统派出文化部部长去实现积极的愿望。一方面,为了坚持法国的核武器计划;另一方面又向美国示好,让美国在国际事务中对法国作出退让,而《蒙娜丽莎》则完全可以胜任法国亲善大使这一角色。对美方而言,借展的意义同样显著。肯尼迪夫人就认为《蒙娜丽莎》的租借将有助于提升美国在国际上的形象,同时也增强国内民众对文化艺术的兴趣。

  具有戏剧性的是,《蒙娜丽莎》名义上是借给肯尼迪夫妇的。后来学者们发现,肯尼迪总统还是达芬奇画中人物蒙娜丽莎的一个远亲。同样奇妙的是,就在《蒙娜丽莎》展将要举办的时候,法美之间的严重分歧被搁置一边,而亲善在两个国家之间占据了主导地位。

  展览的效应

  《蒙娜丽莎》的展览意味着每个美国人都可以目睹人类历史上最美的艺术品之一。在展出的头一个小时里,将近3000人从画作前走过。据估计,一天下来,有12000多人从画前经过,第二天又有28000多人赶来。马尔罗在之后回忆说:“最令人感动的是,很多贫民家庭的父母用帽子和围巾裹着孩子来看画。他们低着眼睛走近《蒙娜丽莎》,抬起眼睛看着它,走到人群中,又再次地返回,仿佛是看到了圣像一般。”

  这次展览创造了很多的第一次:这是白宫首次为一场艺术展览承担官方性责任;这是卢浮宫博物馆第一次将镇馆之宝直接借给一位总统及其夫人;这是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由美国总统亲自为艺术展览举行开幕仪式,同时发表演讲;这是第一次通过贝尔实验室的“中继”卫星从美国向欧洲实况转播开幕式,使得蒙娜丽莎的微笑同时在两大洲闪现。

  由于华盛顿展览的巨大成功,法国驻美大使馆宣布,继在华盛顿国家美术馆的展览之后,《蒙娜丽莎》将从1963年2月7日至3月4日展出于纽约的大都会博物馆。在纽约展的头7天,约有25万人次参观了此画,创下了该馆历史上的最高纪录。

  名画即将被送回法国之前,美国国家美术馆的馆长约翰·沃尔克在闭幕式上回顾了展览的非凡意义,他认为这一展品的巨大成就并非在于有多少人来看了《蒙娜丽莎》,而在于这一作品成了一种催化剂,它的到访令人们激起了对美的渴望。

  就教益和审美享受而言,《蒙娜丽莎》的到访在美国国民中引发了一种对艺术挥之不去的爱恋之情,文化不再是少数受过教育的鉴赏家们的特权领域,相反,却成了所有美国人生活中颇为重要的对象。随着人们越来越相信艺术的无上魅力,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开始掀起了一股计划建设艺术基础设施的浪潮,这就意味着一种与四处弥漫的冷战焦虑相左的重要信念和乐观主义。与此同时,美国政府对艺术的支持也越来越有力。1965年,在林登·约翰逊政府的领导下,国家艺术基金会和国家人文学科基金会作为独立的联邦机构得以问世,这两个机构日后也为艺术家们的需求提供了雄厚的资金支持。

  如今,《蒙娜丽莎》依然装在卢浮宫墙上的一个防弹箱里,每年有数以百万计的参观者前来观摩,而人们对于《蒙娜丽莎》的迷恋也一直持续着。2005年,《蒙娜丽莎》在卢浮宫里获得了新的展示空间。经过4年的整修,19世纪的政务大厅经过重新设计,采纳了来自天顶的自然光,使得《蒙娜丽莎》的形象生气勃勃,可以让观众们更好地欣赏这幅名画。

  事实上,美国并非列奥纳多·达·芬奇的《蒙娜丽莎》的最后一站。此画于1974年再度离开卢浮宫,先是租借给东京的国立艺术博物馆,在那儿的展期从4月开始,一直到6月2日为止。接着,又转至莫斯科的普希金美术博物馆。不过,东京与莫斯科之旅的确成了《蒙娜丽莎》最后一次的出行。1994年,在庆祝卢浮宫博物馆建馆200周年的午宴上,官员们向记者们保证,《蒙娜丽莎》将永远不再离开卢浮宫,因为它实在太脆弱了。

  且让我们到卢浮宫和蒙娜丽莎见面吧。


(编辑: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