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帐号: 密码:
English日本語简体繁体

期待中国“最佳”与百老汇“最佳”的碰撞——访百老汇亚洲国际有限公司主席西蒙·吉娜特

时间:2012年10月24日来源:《中国艺术报》作者:张 悦

《乱打》演出海报

  西蒙·吉娜特作为亚洲最有影响力的制作、管理、巡演和许可运行机构——“百老汇亚洲”的创始人及主席,致力于把戏剧带给世界各地的观众。在正在举行的第14届上海国际艺术节的各个会场,都能看到西蒙·吉娜特忙碌的身影,而她的身边总是围绕着许多与她探讨经验并寻求合作的中外演出商,在西蒙·吉娜特的口中,百老汇并非只是音乐剧的代名词,她喜欢用现场娱乐文化这个更准确的名词。“商业化现场娱乐演出不仅是一块磁铁,在大城市中产生经济刺激,而且也是精神生活得到满足的重要指标,在充斥着科学与技术的未来世界,在社交环境中分享故事和体验,汇聚在一起共同欢笑或流泪,对我们来说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西蒙·吉娜特说。

  记者:先请您介绍一下百老汇亚洲国际有限公司,它的工作重心是什么?

  西蒙·吉娜特:“百老汇亚洲”是全球市场中规模最大、作品最多的百老汇及国际演出制作、管理、巡演和授权公司之一。截止到目前,我们已经在中国努力了20多年,深度参与了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百老汇亚洲”有两种不同的业务。一种是主要业务,即担任新音乐剧和其他表演的制作人与经纪人。另一种是代理业务,即担任国际票务代理和授权方。我们独家持有125部百老汇音乐剧在中国的所有权。在中国大陆的35个城市完成了30多部制作,其中包括大型百老汇巡演作品《音乐之声》《灰姑娘》《发胶》《西区故事》《乱打》《第四十二街》等等。

  记者:如何看待中国近年来现场娱乐文化市场的发展?

  西蒙·吉娜特:对于中国文化的发展而言,这的确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时代。中国正在迅速崛起,成长为全球现场娱乐文化市场上的主要参与者。尤其在过去5年间,中国新建了30多家百老汇风格的剧场,还有更多剧场处于规划阶段,保利集团、中国对外演出公司、东西南部场馆联盟等中国巡演网络发展迅速,商业制作公司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如中国对外文化集团、上海东方传媒集团和韩国CJ共同出资组建的亚洲联创,去年曾凭借《妈妈咪呀!》《猫》中文版的演出在中国创造了音乐剧风暴,还有李盾带领的松雷文化,孙明章建立的上海城市演艺有限公司、张艺谋的工作室等等。可以说,中国完全有实力建立起强大的可持续的现场娱乐文化产业。

  记者:除驻守本土之外,巡演一直是百老汇的制胜秘诀,尤其是在本土经济低迷的时候,国内外巡演更加重要,请谈谈这方面的经验。

  西蒙·吉娜特:百老汇作为一项产业,是纽约市整体经济最大的个体贡献者。而在经济低迷期,百老汇作品在2010年至2011年创造的收入仍比2008年至2009年增长了9%。研究表明,百老汇对经济的贡献之所以出现增长,直接归功于国内外巡演的观众人数上升。除了音乐剧外,百老汇巡演带来的外围消费还包括酒店、餐厅、购物、交通和本地政府税费等,百老汇现场表演对大城市的经济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我们注意到,纽约市每年大约有4500万游客,而北京、上海的游客都在1亿人以上。知识产权作品对国内外观众有着巨大吸引力,它们一旦长久入驻这些一线城市,其商业生命周期应当会非常长。

  记者:可以分享一下近年来百老汇制作音乐剧的经验吗?

  西蒙·吉娜特:舞台朗读,这是一种非常节约成本的创作步骤,百老汇从大明星到全体成员,每个人都十分重视舞台朗读的创作过程,它已深深扎根在我们的体系之中,百老汇制作人都很清楚,无论是韦伯还是迪士尼音乐剧,或是全新的音乐剧,没有经过舞台朗读和选拔表演都是无法上演的。新的音乐剧需要艺术团队的高度协作,这是一种很难达到的平衡境界。每个艺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理解,而成功的音乐剧要能整合所有人的意见,并形成最终的作品。

  记者:可否谈谈“百老汇亚洲”项目的成功案例?

  西蒙·吉娜特:大家熟悉的韩国小型音乐剧《乱打》是个成功案例,证明小型音乐剧也能够创造丰厚的利润。“百老汇亚洲”是《乱打》的执行制作和全球票务代理,我们在韩国已完成了100场演出,与韩国的许多娱乐公司和表演艺人建立了密切联系。对于《乱打》(现在重新命名为“COOKIN”)我们与来自首尔的艺术公司和团队合作,把百老汇的专业知识和韩国的方法理论结合,建立了一种新的创作系统,协助预算制定和执行过程,从而合理分析、预测日后的发展过程。《乱打》最初的预算只有100多万美元,但至今已收获6000多万美元的票房,全球范围内的观众也超过了700多万人次。还有一个启示是,旅游业对《乱打》票房的贡献,制作公司与韩国旅游协会建立密切关联,带领全世界的游客看《乱打》。2000年在韩国建立了第一座常年演出《乱打》的场馆,12年间,已扩展到5座,其中一个在济州岛。可以说,《乱打》已成为了韩国走向国际市场的代表性文化标志。

  记者:听起来的确激动人心。那么您认为对于中国演出商来说,需要改进的地方在哪里?

  西蒙·吉娜特:制作人和组织需要制定详尽的作品营销计划,发展和扩大观众群体。要知道,没有观众,我们一文不值。无论我们的表演有多么精彩,如果演出发布前约6个月时还没有完善的营销计划,那么将很难卖出所有门票。我在中国参与制作的作品,有的甚至在演出前三四周还没有开始做营销或售票,这就会造成很多不便,只有少数著名音乐剧才能在几周内售出所有票,如《歌剧魅影》《音乐之声》等,但这种情况非常少见。为了在中国建立可持续的文化产业,强化关于现场娱乐表演营销和宣传计划的知识和实践非常重要,因为可盈利的、可持续的长期产业最终还是以我们的观众为基础。

  记者:观众也很关心最近“百老汇亚洲”在中国的新项目,可否透露一下?

  西蒙·吉娜特:我们即将在中国和亚洲其它国家推出的现场新作有《李小龙》,这是由赖声川和谭盾联手创作的,得到了百老汇艺术家的大力支持。还有根据中国昆曲《牡丹亭》改编的百老汇音乐剧,将于2013年年中左右在北京进行首演。这些新剧都反映出中国“最佳”与百老汇“最佳”的碰撞。我们相信内容好才是王道,我们的目标是和强大的中方伙伴协同合作,创造出全新的现场娱乐演出,实现经典的百老汇作品与管理专业的平衡,结合本土实践和风俗,在中国营造浓厚、活跃的文化氛围。


(编辑: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