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帐号: 密码:
English日本語简体繁体

冯骥才,给时光以生命

时间:2012年09月24日来源:中国艺术报作者:
冯骥才

“经者,经线,纵向,乃是我人生七十年充满苦乐悲欢的历程;纬者,纬线,横向,乃是我横跨文学、绘画、文化遗产保护和教育几个领域的做为与思考。   这经与纬纵横穿梭...

冯骥才画传式图书《生命经纬》(分《时光倒流七十年》和《四驾马车》两册)

  “经者,经线,纵向,乃是我人生七十年充满苦乐悲欢的历程;纬者,纬线,横向,乃是我横跨文学、绘画、文化遗产保护和教育几个领域的做为与思考。

  这经与纬纵横穿梭,编织成我过往的沉甸甸的人生与生命。”

  时光倒流七十年——写在冯骥才先生70岁个人成就展之际

  □ 马知遥

  一个人70年的岁月是漫长而艰难的。而历经70年岁月仍旧保持着对生命对生活的热爱而且勇往直前的人是值得崇敬的。而他,一位作家,一位画家,一位民间文化的研究专家,一位教育家,他在多个领域都发出了自己独特的声音,并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实在非同一般。这个见证过岁月风寒见证过历史重大变迁的人,这个用热心的笔触和痛彻的语言表达过对世界对人生看法的人,已经70岁了。作为一个艺术家过生日的方式就是静静地用一个展览的方式总结一下自己。所以,他选择了9月9日至9月18日在北京画院举办自己的个人成就展。展览的背景音乐配以冯骥才先生非常喜欢的俄罗斯作曲家拉赫马尼诺夫于1934年完成的一首钢琴与管弦乐作品《时光倒流七十年》。

  冯骥才,一个通过文学之路走到公众视野中的人。作为伤痕文学和反思文学的代表作家,通过对国民性的剖析和文化批判而享誉文坛;他的几十篇小说和散文也被选入中国和世界多个国家的中小学课本;而青少年时代获得的扎实的国画功底以及在专业画院里临摹古画的经历都给他日后的国画创作带来了极大帮助,以文学入画,绘画中强大的文学感觉以及典型的文人画风格都让他的绘画令人拍案惊奇。

  从事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是从冯骥才60岁才正式开始的。之前他很早就开始民间文化的田野调查,那时候只是业余爱好,但当看到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步伐加快,大批的民间文化在迅速消失时,他焦虑而不安。机会来了,当他要退休的时候不但继续当选中国文联副主席,并出任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最初很多人不解,怎么让一个作家当了民协的主席。面对各种质疑,冯骥才只想用行动用成绩回答。他一头扎进民间文化的海洋,并发起了全国性质的民间文化遗产保护工程,一干就是10年。他看到当前的高校研究中存在着学术和现实严重脱节的情况,在他看来如果我们所从事的任何事情尤其是文化事业和现实不发生关联,那么这样的学问是死学问,那样的学术其价值都可怀疑。所以他有一个著名的论断:将书桌扎根于田野。我们的学术需要从田野中得到,同时我们的学术还需要服务于田野。冯骥才的中国民间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得到了中国政府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支持,当轰轰烈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在全国大地上吹响号角时,谁都不能忘记最初的那个呐喊和呼吁者。

  有的时候我们真的不能不诧异,是什么让冯骥才先生具有如此敏锐的眼光和前瞻性。后来在阅读和跟从他从事非遗保护工作时才发现,他是个非常勤奋而且有世界眼光的人。冯骥才的文学作品中有大量的民俗描写,多年的田野经验让他比别人对民间生活更多一些切实的认识,而且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自己的民间文化思考了。另外冯骥才的民间文化保护思想还受到来自法国的雨果、梅里美、马尔罗的影响,以上三位都是作家和艺术家,同时对当时法国的文化遗产保护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相同的身份以及近似的对文化遗产的想法让冯骥才从他国获得了经验甚至精神上的支援。所以“民间创造,精英挑选”,所以他提出要建立属于我们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日”,他提出保护我们民族的节日,他提出对古村落的保护等等。每一次思考总能获得全国上下的响应,因为他提出的问题恰恰是目前民众最为担心和关心的问题,也是国家政府正在考虑的问题。冯骥才的公众影响力在不断加强,而不断加强的影响力也让他无形中加添了很多工作量。哪里有文化遗产哪里需要保护文化遗产,一些地方政府或个人就会找到他,听他的意见听他的谋略。往往到一个地方,马上就被来访者包围。他累着并快乐着。在他看来只有全国人民开始关心自己的文化了,我们的文化遗产保护才有希望。

  作为博士生导师和终身教授,天津大学请他担任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的院长。只要不下田野或者出外开会,冯骥才总会来学院工作。他带着博士还有硕士生。他会经常给他们上课过问他们当前的读书和思考。在很多学校把名人作为噱头,成立一个挂名学院已经是一个风尚的情况下,成立近十年的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在冯骥才的亲自领导下,培养了大批民间美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现当代文学方向的人才。他本人还承担着国家社科基金多个重要项目,大批的成果正在陆续出版。

  70岁,对他来说还正是人生的黄金岁月。他的创作从来没有减弱,他对生活对学术的热情也不曾疲倦。而此刻他在做完70岁个人成就展以后还将踏上中国传统村落保护的历程。这个工程是举国性质的,要将中国所有的古村落进行地毯式普查并做档案。这个工程浩大,需要再次全心投入。冯骥才又将开启一个新的收获之旅!


(编辑:路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