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态”传统音乐急需保护 ——“中国多样性传统音乐的现代教育传承学术研讨会”侧记
日前,第六届中国原生民歌大赛在湖北省武当山琼台火热进行。同时,由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主办的“中国多样性传统音乐文化的现代教育传承学术研讨会”也在武当山召开。来自全国14个高校的30名长期奋战在传统音乐教学一线的实践学者参加了此次研讨会,并展开了学术探讨。
在两天的会议期间,与会学者对中国传统音乐的具体类别以及生存现状进行了认真讨论,并对传统音乐的保护和传承提出了多种建议。
需要政策主导 坚持特色办学
福建师范大学教授王耀华说,保护传统音乐,首先需要政策和措施上的主导。中国现存最古老的乐种之一——南音,在闽南地区的传承运行机制就非常值得借鉴。他说,福建省委、省政府多次发文,支持南音的传承、保护工作,先后制定了针对南音保护的条例和法令。泉州市文化局还颁布了《关于南音进入中小学课堂的决定》。自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福建省宣传、文化部门举办过多次国际南音大会唱,不仅推动国内的南音交流,而且吸引了海外的闽南侨胞、港澳同胞。不远万里,回到泉州、厦门共唱南音,切磋技艺,推动南音在海内外的传承发展。
除了政府的政策主导,各院校也应有自己的政策,发展具有地域色彩的传统民歌保护。哈尔滨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副院长郁正民整理了近10年来我国社科基金评选中对传统音乐教育的立项数据。他发现,在2001年至2011年的8次社科基金评选中,传统音乐和少数民族音乐的立项加起来还不到全部立项数目的20%。在这不到20%的立项中,大部分是研究所项目,院校申报的并不多,边疆、地方院校申报的更少。而恰恰是在这些地方的民族音乐、传统音乐最需要研究和保护。
“所以,我们着手研究了东北特有的东北大鼓、东北皮影等,为这些传统项目建设基地、实验区、文化工作站等一条龙研究保护机制。国家高度重视,一下批准我们3个立项,我想原因就是因为我们坚持地域文化为主体的特色办学。”
明确培养方向 培育复合型人才
高校普遍缺乏原生民歌的生态环境、课堂中的民歌教学与田野唱法存在的审美和评判标准的差异都是传统音乐教学中的难题。高校的声乐教学能不能培养出真正的民歌手,教师能不能承担起民歌的保护和传承重任,一直是声乐教学一个极具争议的话题。
新疆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院长张欢感慨道,少数民族学生进入学校之前,说得好、唱得好、跳得好,经过4年所谓的专业学习,这些学生既不怎么懂得所谓演唱技巧,又不太清楚和声、变调技法,而最初自然的音乐能力也被训练得支离破碎。他不禁发问,传统音乐教育的“路”在哪里?
中央民族大学音乐学院副院长王华表示深有同感,他说,中央级院校团体、交响乐团、歌剧院等学科体系雷同,均是“西方朝向”,传统音乐成了“老三门”,在培养何种技能或知识结构的人才这个问题上,我们目标不清。
为解决这一问题,王华提出了复合型人才培养计划。即在“西乐、汉乐、少数民族音乐”3个层次上构建复合型知识技能结构模式。根据专业的不同,各专业的具体显现又有所偏重。例如,声乐专业在演唱技法上表现为“西洋演唱方法+汉族民歌演唱方法+少数民族演唱方法”三层次。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是了解西洋和汉族民歌唱法的人才,也是少数民族民歌演唱人才。
还原民歌生态 保护音乐多样性
没有赖以生存的土壤,民歌生存便无从谈起。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主任李松在研讨会上表示,以往,传统音乐是以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宗教仪式为载体代代相传。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社会上此类活动越来越少,民歌等音乐形式失去了成长土壤,自然面临失传的危险。
音乐教学中,声乐老师对民族文化的了解程度、对民族语言的掌握程度以及对原生民歌歌唱原理的科研经验积累,决定了课堂上对传统音乐土壤的还原度。
广西艺术学院民族音乐系主任徐寒梅指出,原生民歌演唱的发音起音自然,高音区音色讲究通透、高亢、明亮,低音区共鸣腔的使用根据曲风发挥。“在教学过程中应抓住其特有规律,尽可能做到尊重原貌及精华部分的高度体现。”
另外,请民间艺人来学校上课,也是被广泛认同的可行之道。沈阳音乐学院自2009年以来,走访民间东北大鼓艺人280余人,挖掘到被认为失传的“弦子书”艺人数10名,学院对他们的表演进行了录音、录像。除此之外,还请到“西城派”大鼓传人李丽明重新“出山”。沈阳音乐学院鼓励这些老艺人收徒授艺,并推荐专业学生。“这样的传承与交流,不仅调动了民间艺人的积极性,而且让以往‘啃课本’的学生体验到‘活态’民间音乐的真谛。”沈阳音乐学院教授冯志莲说。
原生态的传统音乐,往往被认为是落后的代表。但恰恰是这些“土得掉渣”的东西,承载着民族文化的传承。在全球化和社会巨变的过程中,“原生态”不断被边缘化,甚至即将消失,急需保护。
李松总结道,传统音乐的保护,需要全社会尤其是文艺界、媒体、教育界的关心与关爱,同时在我们的艺术教育、传播、舞台实践以及艺术评价体系中予以重视。这是一项关系未来的文化基础性建设,为此,应多一些理性的思考,多一份尊重与关爱。
(编辑:伟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