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帐号: 密码:
English日本語简体繁体

用电影讲述毛泽东

时间:2012年05月23日来源:中国艺术报作者:李梦学

  李梦学(原中国电影出版社总编辑)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影创作取得的成就令人注目,已成为中国银幕的一大亮点。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影体现国家意志,也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主体意识。据不完全统计,在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影的画廊,用不同形式展现毛泽东光辉形象的影片约有40部之多,这可以说是亮点中之亮点。

  到目前为止,用电影这门独特艺术手段塑造毛泽东大体可分为三种形态:一是把毛泽东作为主角,描述毛泽东在某个革命时期的处境、遭遇、作为以及他的喜怒哀乐,如《开国大典》《湘江北去》《扎西1935》《毛泽东去安源》《毛泽东与斯诺》《毛泽东和他的儿子》等;二是把毛泽东放到伟人群体中进行描述,也就是说在再现我党重大转折时期或重要事件中毛泽东在中央最高领导层里的不同处境、地位以及领袖风采,如《大决战》《大转折》《长征》《开天辟地》《重庆谈判》《建国大业》《建党伟业》等,此类形态较为多见;三是影片的故事并不是以毛泽东或中央领导核心层为讲述对象,而是因为剧情安排需要毛泽东出场,有的是几场戏,有的只是闪现一下,如《大河奔流》《西安事变》等。

  无论是以毛泽东为主角,还是把毛泽东放到中央领导核心层进行刻画或“闪现式”的表现,都体现了几代电影人的一个共同愿望和追求,这就是要用镜头讲述毛泽东的故事,让毛泽东的丰功伟绩通过光影流芳百世。回眸33年银幕上的毛泽东形象,可以看到电影塑造毛泽东所取得的进步和成绩,还可以感受到电影人在处理伟人题材时所表现出来的探索创新精神。

  >> 形似是一种探索一次开拓

  毛泽东作为电影艺术形象第一次出现在银幕是33年前的事情。1978年,第三代导演的领军人物谢铁骊拍摄著名作家李准编剧的《大河奔流》,电影作为国庆30周年的献礼片很让人期待,特别是传说电影中将出现毛主席形象,人们都怀着一种复杂的心理翘首以待:一方面,毛泽东逝世才两年,人民群众还沉浸在对伟人的缅怀之中,当人们从话剧《报童》(于1979年改编成电影)中看到由王铁成扮演的周恩来时,一种急切企盼能够在银幕瞻仰毛泽东形象的审美需求由然而升;但另一方面由于“文革”的阴影还挥之不去。在如此语境下,电影塑造毛泽东成为一种难以破除的禁区。

  谢铁骊成了第一个勇于开拓的电影人,他启用北京人艺演员于是之扮演毛泽东。影片只用三个镜头描述毛泽东。第一个镜头是远景:毛泽东走在黄河大堤上,只是个身影;第二个是全景:毛泽东与李麦握手,也是身影;第三个镜头是中景:毛泽东侧背观众,面容看不见。毛泽东对李麦说:“李麦同志,你好!我们请你来谈谈黄河的情况好不好?”三个镜头一句话加起来也就30秒钟左右,展现毛泽东亮相连个面部造型的镜头都不敢给,大有摸着石头过河之感,十分谨慎。尽管如此,影片公映时的效果却出奇之好,当观众看到毛泽东出场时,映入眼帘的尽管是个背影,但都不由自主地鼓掌、激动。这种审美情结说明人民群众对毛泽东的热爱,更说明人们心底里那种潜在的对伟人的审美需求。令人欣喜的是,国家已经发现人民群众的审美要求,几乎是与影片放映同时,经中央领导批准,古月被确定为毛泽东的特型演员进入八一电影制片厂,这为以后电影塑造毛泽东提供了人才基础。

  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决议》,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开始深入人心。这时,电影《西安事变》应运而生,成为第二部塑造毛泽东的电影。导演成荫在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精神的鼓舞下终于有了新的突破,大胆启用古月扮演毛泽东以实现形似,在银幕上首次让毛泽东转过身来面对世界、面对观众;影片给毛泽东的戏并不多,但导演赋予毛泽东以肢体语言如抽烟、挥手等和尽可能多点的台词。《西安事变》是古月的处女作,他扮演毛泽东在形似上被社会认可,从此踏上塑造毛泽东的艺术生涯。

  改革开放之前与改革开放初期,电影塑造毛泽东为冲破禁区开了个好头。《大河奔流》和《西安事变》取得了划时代的历史性突破,但是在艺术表现方面还只是停留在程式化、概念化的层面上,浮于模拟人物肢体语言和缺乏个性的台词上。如何解决毛泽东的形似与神似的统一已成为电影人亟待攻克的一大难题。

  >> 神形兼备是塑造毛泽东的

  美学境界

  随着改革开放的步步深入,国家充满活力和生机,文艺界的思想也空前活跃,纷纷掀起探索创新的新浪潮。前所未有的创作环境对中国电影创作构成前所未有的驱动力,这种驱动力加快了电影塑造毛泽东的步伐。

  继《大河奔流》和《西安事变》之后,银幕上的毛泽东形象又有新的进展,一些作品在创作环境允许下以较多的影像描述毛泽东,尽量使人物更加贴近生活、贴近观众,银幕开始展示毛泽东的一些生活细节和外在性格特点如喜好吃红烧肉和辣子,通过一些台词表现他的幽默和发脾气等等,虽然这些描写还仅仅是对毛泽东性格特征的表层思考,但至少已经表明电影人开始意识到应该让毛泽东打破神的牢笼,让他走下神坛回到人民中间。

  随着时代的变迁发展,电影人在如何应用电影艺术手段塑造毛泽东这个问题上经过不断实践,越来越意识到电影塑造毛泽东不管是写他的一生还是写他一生中的某个瞬间,神形兼备则是电影追求的美学境界。作为一部时空有限的电影,可以突出强化伟人性格特征的某个侧面,比如他的军事谋略和智慧,他的亲民和廉政等等,也可以从多个侧面对他进行描述,使之更加立体更加生动、鲜活。

  1989年,长影经过精心打造推出新中国成立40周年献礼片《开国大典》。影片令人耳目一新,也令人振奋,人们终于在银幕上看到了一位以往未能见过的毛泽东形象。影片首次把毛泽东作为主角塑造,由古月任主演,由著名电影剧作家张天民、张笑天等任编剧,导演由李前宽肖桂云夫妇担当。影片通过精心设计的一场又一场引人入胜的戏,成功展现新中国成立之前毛泽东在两种命运决战时刻所表现出来的日理万机、高瞻远瞩、指点江山的领袖风范和气魄,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毛泽东驾驭革命风云的能力和智慧;毛泽东面对傅作义拖延起义时间所表现出来的强硬态度和策略;毛泽东在记者招待会上的洒脱、从容不迫;毛泽东与儿子毛岸英的父子之情等等。影片打破常规叙事手法而采取纪录片资料与艺术再现相结合的手法,这么做不但为影片增强真实性,而且为塑造毛泽东形象营造历史气息和生活质感。

  如果说古月在《西安事变》的表演显得稚嫩,那么在经历8年的积累之后发生了质的飞跃,他在《开国大典》的表演显得十分自如、娴熟,言谈举止和嬉笑怒骂都十分得当,恰到好处。古月的表演无疑成了提升影片艺术品位不可缺少的因素。

  《开国大典》塑造毛泽东实现新的突破,创造出作为艺术形象的毛泽东所应有的神形兼备的美学素质。继《开国大典》之后,由于电影人的发奋努力、不断创新,终于涌现出一批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神形兼备的毛泽东艺术形象,如从亲情的角度讲述毛泽东与毛岸英父子之情的《毛泽东和他的儿子》;表现风华正茂的青年毛泽东追求革命以及他的师生情结、恋人情结、同学情结的《湘江北去》等,电影塑造毛泽东终于开辟了一片新的天地。

  >> 由明星扮演毛泽东

  也是一种尝试

  2009年、2011年两年有两部主旋律大片引起轰动效应,取得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丰收,一部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献礼片《建国大业》,另一部是建党90周年献礼片《建党伟业》。《建国大业》票房破4亿,《建党伟业》票房突破4.2亿,创下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片的票房奇迹。两部影片的出现终于打破了长期以来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影难以进入市场的怪圈,证明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可以走进观众、也可以赢得市场。

  这两部影片之所以能够创造重大题材电影的票房奇迹,是由多方面因素决定的,如文化语境的进步与开放、国庆党庆情结、营销策划战略、题材史诗风格、大场面大人物、明星云集等等,其运作经验给了我们启示,也给了我们信心。

  诸多因素中最具成效的应该是“明星大聚集”,这是最具炒作、也最能吸引观众眼球的创造。上百位明星一起上阵,明星演大人物,被称之为“电影大阅兵”的运作是电影史上的奇迹,这似乎难以复制,但我们从中得到启发,这就是让明星扮演伟人,使伟人更具市场影响力。

  在《建国大业》里扮演毛泽东的是唐国强,他是影视界认同的也是很有号召力的毛泽东扮演者,他那娴熟、高超的演技把毛泽东塑造得惟妙惟肖;而在《建党伟业》里扮演毛泽东的是当下时尚明星刘烨,据传凡是影视剧因为有刘烨出演便有市场已成为共识,《建党伟业》启用刘烨一方面是他的外形经过化妆与青年毛泽东比较接近,另一方面他正处在“走红”期,有一大批粉丝追捧,这势必大大拓展毛泽东在年轻人中间的受众面。《建党伟业》上映之前,各媒体围绕明星阵容进行爆炒,网友们纷纷加入其中,有网友还饶有兴趣地排列一个明星的出场时间表,如第八分钟刘烨扮演的毛泽东出场等等,颇有情趣,有点寓教于乐的意思。有网友认为明星出演大人物十分“养眼”。每个明星都有各自的粉丝,一百个明星的粉丝汇聚到影院,这声势之大可想而知,观众在“养眼”的同时,对党的历史,对毛泽东在那个时期的革命状态和革命风采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感知和感动。

  据有关方面的不完全统计,扮演毛泽东的演员或扮演过毛泽东的演员,专业的和不是专业的加起来总共约有20位。有号召力有影响力的、得到观众和专业认可的主要有古月、王霙等特型演员。由谁担当毛泽东这个角色虽然不是特型演员的专利,但不管由谁出演毛泽东起码要达到形似,让观众认同,如果连形似也无法让观众认同,那就不能说是个称职的演毛泽东的演员。“帅哥”明星扮演毛泽东或许会引起某些质疑,但他毕竟是严格遵循形神兼备的美学要求进行创作,职业态度严肃认真,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良好,对这种顺应市场顺应文化语境的探索理应得到肯定和鼓励。

  >> 对毛泽东人性人情的

  思考实现突破

  电影塑造毛泽东如何做到使毛泽东的性格更丰满更富血肉?如何揭示毛泽东的心灵世界?这些问题成了现实对电影人提出的更高层面的要求。上面提及的三次突破和三次探索都还没有能够达到这一层面的审美境界。丰满血肉、塑造心灵实际上就是对伟人进行人性和人情的思考和解析。

  去年与今年有两部以毛泽东为主角的影片令人耳目一新,也为之感动,一部是描写1921年之前毛泽东求索马列主义和中国革命道路的《湘江北去》,另一部是描写1935年红军北上时毛泽东在云南扎西粉碎蒋介石围剿的《扎西1935》。这两部影片都对毛泽东进行程度不同的人性和人情思考,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

  《湘江北去》在展现毛泽东不畏艰险一边求学一边闹革命的同时,分别通过三条线刻画毛泽东的恋人情、师生情和同学情,一是毛泽东与杨开慧的爱情,编导用较重的笔墨表现他们的爱情生活,平淡中富有浪漫,他们之间话语不多,但那种纯情能够从画面中得到意传;二是写毛泽东与杨昌济师生关系,通过这条线索表现出毛泽东尊师的品质和对恩师的一片真情;三是写毛泽东与同学的关系,通过这条线描述毛泽东对同学的一腔热血,也描述了因革命信念和指导思想的不同,毛泽东与同学分道扬镳时的痛苦与难舍。

  人性与人情这两个词义是人类一种美好、神圣的向往和追求,也是衡量、评判文艺作品是不是具有感染力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标准。从两部影片所刻画的具有人性和人情味的毛泽东形象中,多少让我们感受到在当下文化语境下电影已经开启了对毛泽东人性与人情的思考。

  电影塑造毛泽东走到今天,光影如画,瞬息即逝,过去已成为记忆,今天也很快变成历史,明天是今天的继承和延伸。回首记忆,展望明天,电影人任重而道远。


(编辑:伟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