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马》:古典的诗意还是守旧的妥协
电影《战马》剧照
一匹骏马的传奇经历,先后串联出农夫、军官、士兵、女孩等不同人物,折射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欧洲社会的多个生活侧面,展现出一幅恢弘的历史画卷。
《战马》所展示的,依旧是善良、忠诚、和平、勇气、救赎等主流的价值取向,这既是它被一些人诟病为陈腐老套的原因,也是它在影院中感染和打动更多人的基本因素。
六旬高龄的史蒂文·斯皮尔伯格的战争史诗巨制《战马》在第84届奥斯卡金像奖中获得6项提名,却最终颗粒无收,这对于这位名导来说无疑有些失颜面。因而当该片近日在国内影院上映时,观众不免狐疑,曾经为广大影迷带来心灵震撼的斯皮尔伯格是否宝刀已老?《战马》是一部体现其艺术水准的作品吗?
《战马》改编自英国作家迈克·莫波格1982年发表的儿童文学作品,小说曾获得惠特布莱德奖亚军,并被多次改编为舞台剧和广播剧。基于良好的小说底本,影片的叙事带有浓重的文学话语痕迹,显得基调厚重,视野广阔。整部影片的主角是一匹名叫乔伊的骏马,叙事的视角也始终因循着它的传奇经历。从在集市上被佃农高价拍下开始,乔伊的命运几番起伏,先是被佃农的儿子阿尔伯特调教成一匹得力的耕马,又被佃农卖给军官从而踏上残酷的战争旅程,乔伊在军官战败后被德军所俘获为德军运输军械,又因德军逃兵兄弟的出逃而流落乡野,被一名乡村女孩收养。随即烽烟再起,骏马乔伊再度沦落德军之手,承担繁重的牵引大炮的工作,最终在烽火硝烟的战场上被英军士兵所解救,回到阿尔伯特的身边。一匹骏马的传奇经历,先后串联出农夫、军官、士兵、女孩等不同人物,折射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欧洲社会的多个生活侧面,加之优美的音乐和瑰丽的镜头语言,展现出一幅恢弘的历史画卷。这是斯皮尔伯格大气磅礴影像风格的延续,也可以看做他对人性关注的回归。
法国文学家J·里卡尔杜曾总结:“古典小说是对冒险的叙事,现代小说是对叙事的冒险。”意在说明,古典小说侧重于选择关于冒险的叙事主题,而现代小说则侧重于在叙事技法上追求“冒险”式的突破。《战马》的原著小说正是一部带有浓郁古典主义风格的作品,进而也影响了电影《战马》相对传统的叙事结构:一个主人公在动荡的大时代背景下命运多舛的冒险旅程,这在许多欧洲古典小说中都能找到相似的投影,只不过主人公由人变为了一匹马而已。而乔伊的生命穿行于硝烟弥漫的战争年代时,它所经历的那些章节以及与它为伴的那些人,都传递出人性中正向的力量,将真挚而朴素的价值观贯穿始终。从阿尔伯特与乔伊心有灵犀的默契,我们读出了人类与动物之间共通的友谊与信念;从德国逃兵那段情节,我们读出了残酷战争中的手足情深;从法国女孩艾米丽对乔伊的呵护我们读出了善良的人们对和平安宁的热忱期冀。可以说,《战马》所展示的,依旧是善良、忠诚、和平、勇气、救赎等主流的价值取向,这既是它被一些人诟病为陈腐老套的原因,也是它在影院中感染和打动更多人的基本因素。这种与阳光为伍、充满善意的精神价值不仅表现在这匹通了人性的骏马身上,更散布在与它际遇的那些人的身上,无论何种身份,是敌是友,这种共筑的人性光芒形成了反讽战争、呼唤和平的合力,从而使得全片尽管具有鲜明的英雄主义冒险精神,最终仍落脚到人文关怀之上。
《战马》对古典叙事和传统价值观的回归并未使人们交口称赞,一些人指责电影过度忠实了小说的叙事结构,从而使片段式的情节割裂了影片的整体感,导致剧情散漫节奏拖沓,似乎这样的叙事更加适合电视剧而非电影。另一些人认为影片在煽情上适得其反,过于鲜明的主题立意表现出令人不适的教化感,显得有些做作。而影片值得圈点的音乐也被解读出消极作用,似乎过于满盈和宏大,渲染了过多的情绪。实质上,种种对《战马》的批评,都可以视为人们对斯皮尔伯格有着太高的要求和期待,人们总是希望这位世界顶尖的导演的每一部作品都出奇不意、几近完美。然而年近古稀的斯皮尔伯格已不可能在电影创作中面面俱到,在他力不从心的背后,我们更应当看到他在创作中永不懈怠的坚守——对善良的渴望、对和平的呼唤和对人性本真的深切追寻。
史蒂文·斯皮尔伯格的电影生涯中拍摄了6部发生在二战期间的电影,监制了两部二战片和两部讲述二战故事的剧集,这些作品使他成为书写战争史诗的一代大师。而本片是他第一次拍摄与一战相关的影片。正如他本人所说,在美国,很多人将一战遗忘,而《战马》正是要唤起人们对百年前的这场世界大战的追忆和反思。同时,一战背景与战马主题也有着更深层的联系,在一战中,坦克、飞机等新式武器被首次大规模地应用于战争中,而到了二战时,战场上已完全是现代化武器的天下。骑兵作为古代战争中最具机动力和战斗力的兵种退出了历史舞台。因此,一战是骑兵最后的辉煌,我们可以在影片中感受到高傲与坚毅的欧洲骑士精神,也能够体会到作为战场利器的马匹在面对以火炮为主导的现代化战争时的内在矛盾。不知道这些是不是这位具有史诗情怀导演的题外之意。
(编辑:孙育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