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帐号: 密码:
English日本語简体繁体

对话邹文 公共化,谁来领跑?

时间:2012年03月02日来源:中国艺术报-《大视野》作者:乔燕冰

  邹文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公共艺术专业博导,中国美协陶艺委员会副主任,全国城雕艺委会秘书长。

  ○记者:谈到公共艺术,似乎天然地离不开城市化的话题,甚至许多人直接将公共艺术等同于城市公共艺术。面对势不可挡的城市化进程,我们应该相应有哪些新的认识?

  ●邹文:你提的这个问题的背景和话题,很重要。我觉得只有公共化的艺术才能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的更新和进步,也包括继承。我们的传统,从书面艺术上讲,最大的特点,最本质的、灵魂性的属性和特质,是农业文明的情结和农业旨趣。我称之为“三农艺术”。

  ○记者:“三农艺术”具体指什么?

  ●邹文:是指画农副产品、表现农村景象、农村题材。好像笔墨只有在农业题材中才能表现那种书卷的雅致,一面对工业硬邦邦的城市就捉襟见肘。这些都导致中国传统绘画等艺术离不开农业趣味。现代人比较高品质的生活和精神境界就是寻找家园意识。人类从根本上讲,是愿意回到大自然的。人类实际并不是特别情愿在一个人工环境中寻找终极幸福,而愿意在土地、森林和新鲜空气、大自然里边寻找,这些东西当然跟农村联系很紧密。

  ○记者:但如今人们还是对城市趋之若鹜。

  ●邹文:是的,所以有一个事实必须看到,就是人类今天发展到21世纪,全球将近60亿人已经有60%生活在城市了。这是在5年前人类史上城乡百分比刚刚完成的第一次转折,第一次倒置。5年前联合国统计之前,或者说10年前,人类居住在地球上的比例都是农村人口多于城市,几十万年都是这样。唯独到10年前发生了倒置。就是城市人口竟会多于农村人口,这就是我们目前面对的处境,不能不承认我们已经进入城市了。以往大家都散在地球上,现在集中到某几个点上,这个点就是城市,就是都会。

  ○记者:城市化进程给文化带来了什么?

  ●邹文:城市的进步和变化带来了很大的几个文化的影响,第一个是催生了公民社会的成熟。进入公民社会以后,最大的矛盾是利己和利他的关系。大家都要寻找自己的利益,这个利益从社会总量上拿到的时候,也消减了别人获得的总量,人们要怎么协调?和谐社会怎么实现?西方是通过人权和民主来实现。但从我国的体制上来讲,我们的国家比任何一个国家都应该强调社会民众的权益,多数人的权益,因为这个国家宪法定性是人民当家作主,这就意味着这个国家所有的财富应该都是民享的。绝对公平做不到,实际上相对公平就是一种和谐。

  ○记者:“和谐”的确是我们当下社会发展的一个核心追求,在您的观点里,似乎艺术对此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邹文:是的。什么样的动力和规律最容易帮助这一点呢?当然是公共化。因此艺术、文化的公共化实际上就是在协调整个社会的完善。经济学上利己原则导致经济很难协调和推动共享化,但是文化是可以做到的。公共艺术就起这样一个领跑的作用。艺术可以在观念里面帮助大家建立这种民享意识,即普惠。以往不具有这个意识的时候,创作者把艺术当做个人的一种输出,当成完全是个人行为和权益,想怎么做就怎么做,表现的是个性和自我的风格,作品为的是要社会看到我个人价值的存在。但城市越来越推动大家的公共生活的时候,这种观念确定就有落后的一面了。完全强调个人、个体、私体,标新立异的单元价值实际上是对公众的不尊重。当然公共艺术公共文化的到来不会完全剥夺个性,反而也会保护它的。

  ○记者:您怎么看我们当下的城市公共艺术?

  ●邹文:中国的公共艺术已经开始越来越有可喜的迹象,但现有成果常常让人不敢恭维。水平较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公共艺术的操作者、执行者仍然是带有一种农业文明的情结在做。有些想自我展现的公共艺术家是发泄性的做公共艺术,把自己的东西生生加入公共空间里很得意,把自己标榜、放大到公共场所,让观众不得不看,而不是想让一个好的艺术如何让公众都能接触、参与,并从中有所收获。


(编辑:晓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