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帐号: 密码:
English日本語简体繁体

齐白石的金石心迹

时间:2012年02月24日来源:中国艺术报作者:马明宸

  中国传统文人画家大多具有集诗文、书画、篆刻艺术于一体的技艺结构,白石老人就是这样一位诗书画印修养全面的艺术大家,他一生坚持治印不辍,以“三百石印富翁”自号,其实他的篆刻创作远不止这些。在篆刻艺术风格上齐白石“不知有汉”、“胆敢独造”,突破明清文人篆刻的“书卷气”与“金石风”,形成了自己浑厚粗犷、潇洒苍劲、自然而又不失神韵的艺术风格。篆刻是艺术家的心画,印文是心迹的表白,齐白石的一生刻印时间长,数量多,他把不同时期的生活感受融入书画也镂之于金石,把齐白石的三百石印排列开来就是一部与他的生活史并不完全相同的心灵史。这些印文是白石老人生活感悟的心语,充满感叹也富于智慧,记载了齐白石不同时期的思想情感变迁与心态转换,通过这些篆刻作品我们能够解读齐白石人生中更为隐秘的心路历程与艺术密码。

  1864年,齐白石出生在湖南湘潭城南的星斗塘,这是位于湖南省南部山区的一个典型的小山村,群山环抱,绿水围绕,游鱼小虾、芭蕉雏鸡是家门前常见的景物,齐白石就在这里度过了近50年的岁月。童年时期的齐白石在这片土地上玩耍识字、放牛读书,并且萌发了对于绘画的兴趣,湖南乡村这段童年生活对于齐白石的一生影响是巨大的。中年以后移居京华的齐白石一直为浓郁的乡土情结缠绕,思乡怀旧构成了他诗文书画的一个基本主题,他不止一次画自己“儿时所见之物”、“所做之事”,甚至老说梦话也要回家,这段生活成为他艺术取材的渊薮。他治印《吾家衡岳山下》,回忆《故里山花此时开也》,吟咏故乡的山水田园。篆刻《吾幼挂书牛角》就是齐白石对于童年放牧读书生活的回忆,《祖母闻铃始欢喜》记载的是儿时祖母等待他上山砍柴回归的旧事,原来每逢日暮祖母总是倚门翘首盼望放牧砍柴的齐白石归来。有时齐白石晚归,祖母很是担心,后来她就为齐白石佩戴了一枚铜铃,这样孙儿归来时就能远远听见铃声,以便了却牵挂、安心开颜。齐白石感戴祖母养育之恩,成年后铜铃一直佩戴在身上,并刻印《佩铃人》以记此情此景。

  青少年时期因为生计需要,齐白石开始了他的民间木匠手艺生涯,从11岁开始一直到27岁这段时间他学做雕花木匠,从学徒到出师独立承接生意,再到后来听从师命放下斧斤,十几年的木匠生涯是齐白石一直引以为荣的经历,他多次刻印《木人》《木居士》,以《鲁班门下》自居,进京成名以后他又治印《大匠之门》,作为丹青国手的他不但不回避这段凡俗经历,反而以此自诩甚至自豪,足见齐白石之真率。这段经历对于齐白石艺术的影响也是巨大的,木工生涯让他练就了基本的造型功夫也锻炼了腕力,以雕刻的功夫来画画,这样他才能够理解形体,把绘画当作“活儿”来做,才干得如此地道和纯粹。木刻的力度与深度锻造了齐白石绘画结实的形象与体感,还锻炼了他对于空间布局的把握能力,齐白石绘画与篆刻中对于章法的大起大落的处理,干脆利落的笔墨、运笔如斧斤、挥写如砍斫的视觉快感都与他的木刻生涯不无关联。

  27岁以后的齐白石终于正式走上了学画卖画的道路,30岁左右他已经能够通过卖画维系生计,成为一位民间画师。之后齐白石又经人介绍外出游历奔走,五出五归行万里路,为人做代笔并教画,后来他治印《天涯亭过客》就是记载这个时期他的广西之行。1909年齐白石回到家乡时已是名气大增,靠卖画生活有了改观,过上了闲适的文人生活,这段时期他读万卷书接受传统文化的陶染,逐渐从一位民间画匠转变为一位文人画家,参与当地文人雅集,与文友以诗文酬唱,参与成立“龙山诗社”并且还被推举为艺坛班首,他治印《龙山社长》以纪之,后来又把自己的书斋命名为“借山吟馆”自鸣风雅,治印《借山吟馆主者》。可是好景不长,社会动荡波及到了齐白石的幽居生活,湘潭兵匪战乱的枪声使齐白石寝食难安,1917年齐白石家中遭兵匪洗劫,他被迫远游,饱尝伤痛的他治印《丁巳劫余之灰》抒发离乡背井之无奈。

  其后经历了两年奔波的齐白石终于1919年定居北京,开始了他40余载的京华客居生活。这40余年间齐白石又经历了艺术上的衰年变法,交际名流、参与展览、出版画集,后在京华艺术院校执掌教鞭,直到名满天下。饱经风霜的齐白石对于世事早已看透,半个世纪历经三个政权更迭,虽然成就了大功名,他依然低调淡定,拒绝一些社会荣誉,仍以普通平民画师自居,以书画谋生自娱自足,坚守《寂寞之道》,并谦称自己在艺术水平上远远未得绘画三昧,治印《大匠之门》,表示自己还只是站在“大匠”的门口。同时他又治印《何要浮名》《赢得鬓须残雪》,表达了对名声的态度。

  新中国成立后,齐白石开始担任各种社会职务,广泛参与一些社会活动,他成为新时期传统文化的代表与旗帜。政府的礼遇让晚年的齐白石怦然心动,他治印《已卜余年间太平》表示对太平治世的热望,治印《学工农》《为人民》表明自己要与时俱进的心态。齐白石的晚年还有一件让他引以为荣的事,就是他多年执掌教鞭、广收门徒,所以门生满天下,他刻印《三千门客赵吴无》,自夸学生多得连赵之谦与吴昌硕也比不上他,并看到了自己的事业像禅门传灯一样继续下去。


(编辑:孙育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