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辑部故事》角儿新 事儿新 笑点新
《新编辑部故事》四位主演合影 王璇 摄
“冬宝,想什么呐?”“想戈玲呐。”这是当年知名的一则广告词儿,脱胎于1991年播出的电视剧《编辑部的故事》。该剧是我国第一部电视系列喜剧,剧中人物相互调侃、讽刺、戏谑,开启了当代电视系列片的先河。时隔21年,由北京电视艺术中心有限公司、东阳市花儿影视文化有限公司等单位联合出品的电视剧《新编辑部故事》,2月19日在北京正式开机,导演郑晓龙携黄海波、陈好、吕丽萍、王千源、井柏然、焦俊艳等主要演员,再续“编辑部”前缘。
与老版相仿,《新编辑部故事》也以《人间指南》杂志面临生存危机开始,《人间指南》被改版为时尚生活杂志《WWW》。20年,物是人非。当初编辑部的陈主编、牛大姐退休,刘书友去世,李冬宝、余德利跳槽。《人间指南》唯一的元老戈玲,顺理成章地成为主编。小生袁帅(黄海波饰演)接替了当年李冬宝的摄影席位,与编辑部两位美女——安妮和欧小米之间的感情始终纠缠不清;生活财经版编辑刘向前(王千源饰演)继承父亲刘书友的职位,其精打细算的秉性亦有过之而无不及;“90后”电脑高手何澈澈(井柏然饰演)作为WWW网站的编辑既敬业又能干;鬼马精灵的时尚娱乐版编辑欧小米(焦俊艳饰演)是典型的“80后”代表。出任运营总监的“海龟”安妮(陈好饰演)则为编辑部的空降兵,本名安红,喜欢别人叫她英文名——安妮。她时刻提醒自己要有洋范儿,却在不经意间透出骨子里的乡土味儿,反倒显得真实可爱。
如今回首,昔日《编辑部的故事》可谓群星璀璨——张国立、濮存昕、李成儒、大山、马晓晴、刘蓓、傅彪、梁冠华、韩童生……还有时任该剧编剧的冯小刚。据郑晓龙透露,新剧除邀请“编辑部老人”葛优、童正维等人客串外,还将延续老编辑部的风格,邀请众多影视明星大腕儿们友情客串,“大腕跑龙套”亦是该剧一大亮点。该剧也是导演郑晓龙“十年磨一剑”的又一力作。
第六任编剧第五轮修改
郑晓龙坦言虽然续写《人间指南》是自己多年以来的想法,但是新剧本、新故事的创作一直是个大难题。“当年像《编辑部的故事》这种跟时代结合很紧密,拿社会热点当话题的喜剧很适合做季播,但我们那会儿还不具备‘市场’的概念,播完也就完了。2000年时我就有了再拍‘编辑部’的想法,10年来前后换了好几拨儿编剧,一直都在推翻了重写,反复调整,但本子要么就是内容不够幽默、人物不够鲜明,要不就是故事缺少新意,总之始终达不到我心目中理想的状态。当年王朔那拨儿人写的剧本太精彩了,这也给我们新剧本的创作带来很大压力。另外,找话题也是个挑战,时下流行的热点天天都在变,我们要想跟上脚步,就得不断对剧本进行调整。现在第六任编剧巩向东经过近五轮的剧本修改,总算达到满意的程度。”
现实主义的“重口味”喜剧
对于选角儿,郑晓龙有自己独到的眼光和看法,“选演员我最看中的还是他们身上的表现力,包括喜剧元素。吕丽萍当年扮演的戈玲这次当上了主编,但戈玲还是戈玲,她还会延续当年的表演风格,还是观众心目中那个心直口快的女愤青;新成员里安妮这个角色戏份很重,我们也是经过慎重考虑,决定由陈好出演,她之前演过《粉红女郎》,有很好的表现,很适合安妮这个人物的外形和性格;我很喜欢演员黄海波,他外形就挺有喜感的,演起戏来又很内敛,这次在剧中他扮演的袁帅就是接了葛优演的李冬宝的班儿,我觉得他骨子里就有一种冷幽默,不用刻意表演就能出喜剧效果;还有王千源,他很有表演天分,可塑性也很强,稍微造型就可以驾驭很多角色,比如给他戴上一副眼镜,把头发再一弄,立刻就有了小知识分子的模样,跟剧中的刘向前十分吻合。”
《新编辑部故事》里,郑晓龙保留了王朔式的幽默对白,强调人物语言的幽默要有文化内涵,不能搞低俗、逗闷子式的调侃,演员在表演的时候也要把握一定的分寸和度,要真实表现出每个人物鲜明的性格特点。新剧本不但继承了“老编辑部故事”针砭时弊、幽默的言语,还涵盖了很多新的喜剧元素,包括无厘头、肢体动作、性格冲突甚至是载歌载舞等,只要是带有喜剧元素的,都会用到剧中。对于新剧的定位,郑晓龙说:“《新编辑部故事》是一部思想性强、极具现实主义精神的重口味喜剧。在符合逻辑、符合场景需求的情况下,通过善意的讽刺和挖苦等手法,对社会上诸多新鲜、热门、非主流的事件进行抨击和讽刺。制作上,要强调风格化处理——演员的表演要风格化、拍摄手法要风格化、人物造型更要时尚风格化。我希望新编辑部里的每一个成员都有一定的审美追求和思想内涵,他们应该是一群富有爱心的人。”
(编辑:伟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