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我这样笨拙地生活》生活在生活之外
“陈飞是个艺术家,他是引导人们思想的。”
——题记
真正让我爱上廖一梅的,是《悲观主义的花朵》。这本书让我看到了自己的曾经。虽然我们分属于不同的星座,她是摩羯,我是天蝎,但是小说里面每一句话我都心有戚戚。
阅读的过程中,我不得不一次次停下来,抄写那些句子,它们就像一把把锋利的手术刀,解剖着我的青春和爱情。我的痛点,我的弱点,我的无能为力,我的勇气软弱,我的骄傲妥协,她都了解。
她的方式是西式的,一个热爱王尔德和昆德拉的女子,有着不同一般的领悟与传承。
她清醒、冷静、理性、克制,而我却飘忽、游移。我们是不同的,这阻挡不了我爱她。
多年后,终于等到她的新书。
《像我这样笨拙地生活》,用她自己的解释,在“容易”和“艰难”两者之间,她永远选择后者,此之谓“笨拙”。
新书是一本合集,谈话录、随笔+小说、剧本精彩片段+未曾公开过的大量剧照和图片。
她的文字密度很大,这大概与她长期从事剧本创作有关。坦白说,我不喜欢密度太大的文字,比如朱天文早期的文章,华丽密实,每一句单独摘出来都是好句子,连在一起却让人透不过气。
廖的文字密实,却精炼,自成一体,每一句话自成体系,连在一起却顺畅自然。读她的谈话录和随笔,我必须时时停下来,不是喘气,而是反刍。
比如她说:“当我们谈论爱时,我们谈论的不是同一种东西。”类似的句子还有很多,这些句子是海面上升起的一个个美丽气泡,引诱你来到这片海域,它的任务便已完成。你要想真正了解,必须独自深入。
又如:“痛苦和欢乐是一张纸的两面,这张纸就是生活。”我们都喜欢并且热衷于“欢乐”,哪怕它们是浮躁的表象甚至虚伪的荒诞;我们本能地回避和拒绝痛苦,也就一再失去了接近真相与获得成长的机会。
不知从何时开始,我们已经厌倦了思考,厌倦了追问生命的真相,厌倦了与内心深处的那个自己对话,厌倦了激情与发问,厌倦了梦想……我们轻易就接受了世俗强加给我们的幸福准则,却还不时地抱怨着平庸生活的种种乏味。
相比于大多数的我们,廖一梅显然是个“异数”。按部就班、循规蹈矩这些“正常人”眼中再正常不过的生活,在她那里变得一文不值。“我要的不是成功,而是看到生命的奇迹。”她说。
当我们不假思索就循着前人的步调“顺理成章”走下去,到老到死才猛然警醒“这并不是我想要的人生”的时候,廖一梅却以一种审慎、严肃的生命态度,在两条小径之间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人迹罕至的那一条。这条路因为未知而充满神秘感,充满挑战,极具诱惑力。
阅读的过程中,她的“笨拙”如同一面镜子,从中我们对照着自己,反观着自己,叩问着自己。
身为剧作家和作家,廖一梅并不给出判断,她更多的是用文字呈现出可能性,你必须掺杂上十几年、二三十年的人生经验,融入你的思想、观念、情感、爱憎,才能获取你的理解。
从某种意义上说,看她的书无需看书评,评论都是别人的,不属于你。
她的书,无法用好坏来评断。有时候,你会觉得有些地方稍显晦涩,就像她的话剧;有时候,你又觉得她反反复复谈论的都是同一个话题,她用相同或者不同的方式、情绪阐述——她的悲观主义、她的任性不安、她的孤独柔软,她是厌恶标签和矫情的,可是看多了她的字,你会觉得她还真有那么点儿“矫情”。然而,这同样阻挡不了你爱她和被她吸引。
作者的智慧与阅历,让她足够成为一位消解了性别差异的引领者。新书里,充满哲思的句子遍地皆是,你会不自觉地勾画、抄写,当这些深邃闪光的思想过滤掉你的层层浮躁,你会惊异地发现,你的身体在阅读的过程中发生了某种变化。与作者对话的同时你会不自觉地反躬自问,你不断看到自己内心里那些长久以来一直被你忽略着的层面——神奇的是,这竟然如同一种全新的发现。
很多人会好奇,为什么过了这么多年,早就是孩儿妈的廖一梅,看上去依然是个天真的小女孩,眼神那么轻盈,没有被岁月染上沧桑。对此,廖一梅在新书中大方分享秘诀说:因为我一直,生活在生活之外。
《柔软》剧照
廖一梅语录
细细分辨,哪个人的生活不是由秘密和谎言堆积而成的?但是,巧妙地度过一生有何意义?不过是辗转腾挪的生存技巧,技巧越高辗转腾挪得越好就离真相和本质越远。我宁愿选择笨拙地度过一生。
——《像我这样笨拙地生活》
每个人都很孤独。在我们的一生中,遇到爱,遇到性都不稀罕,稀罕的是遇到了解。 ——《柔软》
大家顶着爱这个词,其实干尽了人间丑事。
——《她说》
我知道我终将老去,没有人能阻止这件事的发生,你的爱情也不能。我将从现在起衰老下去,开始是悄无声息地,然后是大张旗鼓地,直到有一天你看到我会感到惊讶——你爱的人也会变成另一个模样。 ——《悲观主义的花朵》
我曾经一事无成这并不重要,但是这一次我认了输,我低头耷脑地顺从了,我就将永远对生活妥协下去,做个你们眼中的正常人,从生活中攫取一点简单易得的东西,在阴影下苟且作乐,这些对我毫无意义,我宁愿什么也不要。 ——《恋爱的犀牛》
有一件疯狂的小事,不值得一提的小事叫做爱情。——《琥珀》
(编辑:伟伟)
· | 廖一梅:我欠窦唯一句"对不起" |
· | 廖一梅:曾误解窦唯 我欠他一句“对不起” |
· | 《恋爱的犀牛》将迎千场纪念演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