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小小“大篷车” 流动博物馆
四川
小小“大篷车” 流动博物馆
让群众在家门口就看得到博物馆的宝贝,是四川省博物院开动流动“大篷车”的服务宗旨。
数九寒天,年关将至,记者随“大篷车”来到自贡市,感受流动博物馆给群众带来的文化暖流。
标准的展柜、专业的讲解员、3D多媒体展示屏,由大卡车改装的“大篷车”,俨然就是一个缩微博物馆。“大篷车”还披着彩色外套,一上路,本身就是一道引人注目的风景。
据工作人员赵卿介绍,这次的展品以青铜器为主,兼有南北朝、宋代的铜器。考虑到自贡紧邻内江张大千故里,博物院还专门带来了4幅张大千字画。
虽然下着雨,前来参观的群众仍络绎不绝,很快,“大篷车”就被挤得满满的。“我很喜爱文物,每次外出旅游,总要到博物馆去看看。能够这么方便地看到文物,太高兴了!”前来参观的王茂女士兴奋地说。
在这天的“大篷车”上,共有19件真品、10件复制品。因为展示的空间有限,“大篷车”上专门采用了多媒体等新技术,将一些“镇馆之宝”展示出来。“悬浮成像系统”能够逼真地模拟出文物的全貌,惹得参观者纷纷驻足。
每次展出的地点不同,“大篷车”博物馆的展品也有所不同。
去年9月,四川博物院开展“微型博物馆进校园”活动,先后走进四川师范大学、成都理工大学、四川大学、西华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等,让大学生们零距离接触文物珍品。在成都理工大学,大学生冯柚梓说,这样的形式感觉很新颖,不用去博物馆就能了解到很多历史知识。站在展柜前,她说,这件3000年前的器物上,能很明显地看出一个象头,这证明,西周时期这块土地上就生活着大象。
“大篷车”还开进军营,开进四川地震灾区,受到热烈欢迎。在什邡,大篷车博物馆引起了孩子们的极大兴趣,还有一些孩子坐着轮椅车前来观看,“大篷车”缩短了人们和省博物院的距离。在庐山县,不少老人抱着小孙子兴致勃勃地听工作人员讲解。在巴中革命老区,“大篷车”流动博物馆还将古蜀国文物、红军文物展览一起送进大山深处的场镇和乡村,受到老百姓的热烈欢迎。
3年来,“大篷车”已累计在全省巡展50多场次,足迹遍布城镇乡村、企业和大中小学,行程11万多公里,接待观众超过122万人次。
小小的流动博物馆,承载了上下几千年的文化积淀。因为流动,珍贵文物走出了“象牙塔”;因为流动,寻常百姓在家门口就能感受到原本难得一见的历史文化瑰宝。而这,正是文化流动之后散发的魅力。
(编辑:孙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