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打动人的历史 作家赴赣南原中央苏区采风行记
这里有最打动人的历史
——作家赴赣南原中央苏区采风行记
6月28日至7月2日,在《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实施一周年之际,在江西赣州市委宣传部、赣州市文联、江西省作协的组织下,祝勇、熊育群、庞培、王十月、雷平阳、蒋蓝、冉正万、朱航满、塞壬、葛芳、凌仕江等20多位作家,组成了“文艺名家看赣州”采风团,来到赣州采访。为期五天的采风期间,在瑞金市的沙洲坝革命旧址群、中央革命根据地历史博物馆,在于都县的中央红军长江第一渡、长征出发地以及位于大余县的陈毅元帅坚持三年游击战争革命旧址,位于兴国县的苏区干部作风纪念馆等地,都留下了作家们重温历史的足迹。
出了瑞金县城,向西,走上三五公里,有个小小的村子,叫做沙洲坝。这个村子坐落在一片大得望不到边的油菜花田地中,由此可以想象油菜花盛开时节的景色。
6月29日,20多位作家来到了这里,他们并不是为了油菜花而来,为的是这里的一口红井。
红井开凿于1934年,时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的毛泽东在沙洲坝居住期间,为解决当地群众饮水难,带领干部群众开挖了一口水井。后人为牢记毛主席关心群众疾苦的恩情,在井边立了块石碑,上面写着一行朴实的字句:“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
“尝尝红井水吧,甜着哩!”参观完毛泽东同志旧居,讲解员劝告采风团成员。“这里早就家家户户通上了自来水,但全村人总是格外爱喝这井里的水。”
“你看,老百姓是最可爱、最懂得感恩的,谁是真心想着老百姓,为老百姓做事的,老百姓就永远忘不了。”广东省文学院院长、鲁迅文学奖获得者熊育群说。
无疑,这也是20多名作家集体的心声。
清晨,于都河水泛着细密的银光,几艘新旧不一的机帆船次第驶过,船儿带起的微风吹到岸边,又拂过新稻秧苗的细叶。
这似乎是在中国南方再寻常不过的乡间景致。然而,1934年的10月16日,于都河流进了中国的历史。从这天起,她变成了一条不寻常的河。
“北上,抗日,救中国!”这天,于都河上架起了八座浮桥。在瑞金的中央党政机关人员以及从各处战场上转移来的红军将士陆续集结于此,拉开长征的序幕。这天傍晚,中央红军部队分别从于都的山峰坝、东门、南门、西门、孟口、鲤鱼、石尾、渔翁埠等8个渡口过桥。当时,从县城到河边,灯火通明,人如潮涌,老百姓手里捧着滚烫的鸡蛋、千层底的布鞋送给红军战士……
“如果仅仅读历史书,无法真正了解这段历史。历史会记下人物、地点、时间和事件,但最打动写作者的,还是这些细节,和流淌在细节里的情感。作家的责任,就是不断打捞这些素材,再把这些变成沉甸甸的作品。”以哲性散文为人所熟知的庞培说。“于都到处都是‘长征’,长征村、长征小学、长征大道、长征大桥、长征广场……于都和长征紧紧相连。”
寻访星星之火何以燎原,继而将求索出的种种“必然”化为文字,正是作家此行的使命。
“一九三六年冬,梅山被困。余伤病伏丛莽间二十余日,虑不得脱,得诗三首留衣底。旋围解。”在梅岭山腰间,在大余县莽莽苍苍的密林深处,一处《梅岭三章》诗碑记录着陈毅率部坚持三年游击战争的经历。
“投身革命即为家,血雨腥风应有涯。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在碑旁,作家们伸出手指,顺着碑刻文字的勾横撇捺,一遍遍吟诵着早已熟悉的诗句。
脱下军装未久,有着海量拥趸的青年散文家凌仕江说,我写过关于西藏的散文,有很多“粉丝”,但这里,我成了陈毅元帅的粉丝。我有一些写作于川藏线、青藏线上的散文,深知在旅途中写作的艰辛,但陈毅元帅竟然能在生死存于一线的时候,把诗写得这样大气磅礴、豪情万丈,这让我不得不思索是什么样的精神在支持他?
夕阳渐斜,作家一行站在林间,无人言语,长久地呼吸着从半个多世纪前吹拂而来的猎猎山风。
(编辑:孙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