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帐号: 密码:
English日本語简体繁体

电影批评,别再自说自话

时间:2013年03月01日来源:《人民日报》作者:饶曙光

漫画   徐鹏飞

  伴随着上世纪90年代尤其是新世纪以来的市场化、 产业化进程,在好莱坞电影尤其是商业大片的冲击挑战之下,在社会文化语境和大众审美复杂转型之际,不仅中国电影创作生产的格局发生了变化,电影批评的格局也日益多元,呈现“众声喧哗”的状态。

  行业内的、媒体界的、学院里的,不同群体、不同层次、不同立场的电影批评都可以有潜力和空间,都可以发挥各自的优势对电影创作与观众欣赏产生影响,关键在于找准自身的“支点”,在立足各自疆域的基础上对流互补。遗憾的是,现在的电影批评在众声喧哗之下,多的是自说自话,少的是对话与沟通。

  比如,在新观念、新方法和大学电影教育研究的推动下,专业电影批评提供了更有阐释力的理论范式和批评模式,但也呈现出越来越强烈的理论化、学术化、学科化倾向,把形象生动、感性多彩的电影评论硬生生地变成高深莫测、枯燥乏味的理论演绎场,使得专业性的电影批评很大程度上成了一种内循环的知识生产活动,没有刺激,因而没有活力。

  要想在众声喧哗的原生态的基础上,构建有效的电影批评体系,需要我们对不同的电影批评理性对待,合理统筹。首先是要继续深化专业电影批评、本体电影批评。不管电影的社会文化语境及电影批评形态、格局发生什么样的变化,专业电影批评、本体电影批评仍然是推动电影艺术进步、发展和繁荣的重要力量,更是长远的、战略性的力量。电影批评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离开电影本体,更不能蔑视电影本体。毕竟,没有对电影本体的专业化理解,就不可能产生有深度、有说服力的电影批评。因此,电影批评首先要在专业层面坚守自己的职业身份、职业眼光与职业意识。职业化、专业化的批评家要在众声喧哗中坚持自己的独立思考和表达,规范大众文化,维护电影批评自身的尊严和使命。

  其次,要鼓励大众化的电影批评。这些年的电影批评,表现出从精英文化立场向大众文化立场的转变趋势。电影批评在一段时间里之所以受到大众的冷落,首先就在于电影批评的立场发生了问题。很多批评对于一部电影在市场上的反响、是否受观众的欢迎以及观众对一部影片的直接感受,完全是视而不见、置若罔闻,自说自话写出来的批评也就必然会遭到观众的冷遇乃至蔑视。电影批评只有回到对于影片文本的深入、细致、准确的读解中,才能有效影响和引导观众的鉴赏和消费,才能更深入地介入创作实践。

  再次,作为当下批评形态演变的代表——网络批评,需要给予充分的重视和必要的引导。博客、播客、手机报等各种网络载体上的电影批评在短时间内迅速崛起,作为新兴力量已经和正在改变我们看电影、说电影、评电影的方式,起到传统电影批评所不能起到的作用。但由于网络影评者的文化与社会身份相当复杂,再加上缺乏必要的学术准备与文化自律,网络影评呈现出较为随意、无序的状态,甚至存在着攻击性、“暴力化”倾向,亟待反思。

  当然,不管是何种电影批评,都要求批评家有独立的人品与文品,不为权力、金钱所惑。可以说,批评家自身人格的独立、自律和完善,是重建电影批评公信力和权威的重要保障。在电影工业发达的国家,一个独立于电影工业之外的、有公信力的电影批评家往往会影响到一部电影的票房,从而进一步影响电影创作,影响电影工业、电影产业的格局和走向。培养一个有公信力的电影批评家与培养一个电影品牌是同样重要的。

  当前中国电影出现的问题不仅在于中国电影产业化及其对产业化的认识都处于初级阶段,更在于我们还没有建立起与电影产业化改革和发展实践相适应的电影观念体系。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还没有建立起与实践相适应的、动态的、科学的评价体系,对电影产业现状、电影文化现状无法做出有说服力的判断。一句话,我们的批评话语系统严重落后于中国电影产业化改革和发展的实际。

  改变这种现状,需要在一个开放的体系里让专业化的批评与大众化的批评有序对流,理性对话,对不同类型的国产电影建立一个可靠的、综合性的、符合电影产业化实践的评价标准,真正发挥电影批评作为“反馈联系”机制的功能,推动电影产业健康发展。


(编辑:伟伟)